-
台湾客家父亲的父职认知及子女教养信念:以育有学龄子女的父亲
-
作者:姜惠文 陈银萤
期号:第5期
来源:家庭教育与谘商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父职 教养信念
-
描述:认知方面,年轻一代客家父亲在亲子互动关系上有着与上一代显着的改变,父亲强调自己要学习和孩子的沟通、陪伴子女;倾听和日常聊天被视?比赚钱更重要;而且不再像上一代父亲的含蓄与压抑,面对子女的良好表现会给予热切地口头鼓励。受访父亲对子女教养信念则包含了:对内要敬重父母、手足相亲;对外则要重视礼貌做个守规矩的小孩。在客家精神於家庭教育中的保留与传承上,「祭祀祖先」、「孝顺」、「讲究伦理、辈分」与「节俭」等都是被年轻一代客家父亲认?在教养子女中值得持续的重要文化价值。最後,研究者以「自我内心脚本」及「人际间脚本」的论点深入讨论年轻一代客家父亲的父职角色认知发展。
-
统治初期日本人による台湾客家语の学习:「广东语」『台湾土语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3期
来源:东吴外语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日本统治初期 客语之学习 客家话假名 四县客家语 海陆客家语 四海话 日本统治初期 客家言吾の学习 客家语かなづかい 四県客家语 海陆客家语 四海话
-
描述:语」之一的客家话之掌握情形。
研究结果显示,初期客语的学习是一种实用目的,亦即为了进行土地调查
而刊载若干相关的语汇、短句和讲稿供土地调宜员於公务闲暇时参考。这些语
汇多属专门语且已死语化,语汇
-
BEAUTIFUL LANTRERNS IN THE ZH
-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焦点·风土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正热闹地抢花灯呢。?? “抢花灯?? ”是?? “化灯?? ”的一部分,和一般花灯的游园性质不同,忠信花灯有一个相当特别的吊灯仪式。按照当地习俗,当年生了男孩的人家要在祠堂里吊花灯,从正月初九吊到正月
-
构建互动网络 培育公民社会
-
作者:李梅 杜文平
期号:第4期
来源:企业导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主要项目有活化社区营造组织、社区营造资源整合、原住民新部落运动、新客家运动及医疗照护服务社区化。 二、台湾社区价值观重建的关键——社区大学 1.台湾社区大学发展概况。台湾的社区大学是台湾
-
“北欧人把自然定义为日常生活最宝贵的能源”
-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城市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任何个设计作品放到地球上的空间里,都会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建筑空间受到外围环境的影响,但同时被设计的建筑本身也会改善外在环境对于空间的诸多控制。这些看似被哲学化的建筑美学追求,在Dagur
-
THE TIME OF SUJIA WEI
-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焦点·风土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成了客家人的身份证?苏家围这本厚重的书,也许能提供十分有价值的答案。一部苏氏族谱,记载了苏氏宗族的历史渊源,也是客家人迁徙史的辅证。这里的18座府第式的明清民居,隐含了客家人对阴阳风水学的理解和对
-
南台湾的古迹(一)
-
作者:暂无
期号:第44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路采“双龙戏珠”的造型,十分罕见。而朝天宫凌虚殿的窗扇木雕则运用了“螭虎团字”,以成双成对的螭虎构成“功参造化,德配乾坤”的联句,造型出神入化,雕工细腻,堪称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朝天宫的正殿
-
古筝悲情乐曲中的按揉音和滑音分析
-
作者:张亚琼
期号:第13期
来源:成才之路·中、大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客家筝派、潮州筝派多用按揉音,河南筝派多用按颤音)。以下将把这二者合为一种技法进行分析,暂且统称为“按揉音”。 1.按揉音之音色 在古筝悲情乐曲中,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原本可以用右手
-
品文山,品人生
-
作者:黄俞奋
期号:第2期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山 青花瓷 人生 词句 歌曲 辉煌成就 伏笔 出身 升起 传统文化
-
描述:句?是谁,编织出了如此美妙的意境?他,便是人称“周杰伦背后的男人”——方文山。 方文山,别名方一杯,出身于台湾乡村,擅长作词、编剧,现供职华人版图出版社总编辑。他自认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以拥有四分之一客家血统为荣。他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有着独特表达的人,他善于在历史和空间的转换中去诠释自己的音乐理念。除了创作歌词外,他还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风格——“素颜韵脚诗”,无论是填词还是写诗,其创作语法和思维角度都自成一派,自称——“方道·文山流”。 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又有多少人能像方文山这样,在“浑浊”的环境中依旧“一尘不染”,坚守着自己的风格呢?为金钱不停地追求,为虚名不停地向上爬的那些词作者,随着所谓的“潮流”,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梦,丧失了本只属于的自己的独特见解。而方文山,明明知道这是个是诗歌贫乏的时代,却以独特的坚持,创造了独特的诗歌世界!正如《半兽人》中所歌颂的——“坚持自己的信任与见解,才是真正的英雄!” 如今的方文山已闻名各地,而他的过去又是如何的呢?方文山出身于农村,并没有受到高等教育。
-
古城赣州:那些你不知道的往事
-
作者:东田
期号:第7期
来源:旅游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州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蒋经国 赣南 江西省 历史文化底蕴 旅游城市 浮桥 市民生活 宋高宗
-
描述:家历史文化名城。 江南宋城,古色赣州,闲适的小市民生活 赣州早在公元前201年的刘邦时代就已经设县,到隋代时更名为虔州,到宋高宗绍兴23年改为赣州。赣州三面环水,整个城市被章江、贡江两条江水所环抱,章贡二江在赣州合流为赣江,赣州的“赣”因此而得名。历史上许多名人雅士曾在此流连,大哲人王阳明曾在此讲学,辛弃疾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吟诵的也正是这里的景色。走在芳草萋萋的古代宋城墙头,走过那已经有800多岁的古浮桥,章江、贡江流水脉脉,三江六岸星火点点,赣州的清雅、从容和闲淡便随着这微风和流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赣州的老城十分集中,步行可以走完大多数的景点。郁孤台、八镜台、古城墙、古浮桥、灶儿巷、文庙等等,每个都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一台一墙一砖都有着一段故事。 赣州三面环水,桥水相连,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