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佗:南越割据与大义归汉研究
-
作者:戴春平
期号:第2期
来源: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越割据 大义归汉 南越国发展
-
描述:南越割据的局面以及诸多因素促成了赵佗大义归汉。赵佗大义归汉的主要原因是内部问题及外部推力等多重因素;而归汉对南越国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军事等方面都有推动作用.
-
李世熊:硬颈的客家学人
-
作者:何典
期号:第4期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学 明末清初 反清复明 隐士 油灯 主人
-
描述:明末清初,宁化泉上有这么一个隐士,他在自家客厅的桌上放了一杯清水,一盏油灯,客人来到后,要是懂得把杯里的清水倒在地上,把油灯点燃,就会备受主人的欢迎。这两个动作含了一个哑谜,正是:反清复明。这个隐士就是李世熊。
-
太平天国妇女广泛参加生产劳动的民俗辨析——论妇女参加生产劳
-
作者:廖胜 王晓南
期号:第1期
来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平天国 妇女 生产劳动 壮族妇女 客家妇女 劳动习俗 妇女解放
-
描述:妇女广泛参加太平天国的各种生产劳动和后勤工作,在客观上对解放妇女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它并不是太平天国解放妇女的一大措施,只是广西客家妇女、壮族妇女劳动习俗在太平天国内一种理所当然的延续,是广西地方劳动习俗在太平天国中的一种反映。
-
福建闽西与广西贺州客家民歌调式音列的异同
-
作者:廖旭华
期号:第12期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西 贺州 客家民歌 调式音列
-
描述:福建闽西与广西贺州客家人,同属中原汉族人的后裔,在与少数民族的杂居、融合中,形成了两地风格迥异的客家民歌调式音列,通过分析、对比,寻找出两地调式音列的不同点和相同之处,对发展、创新客家民歌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
中国民间舞蹈的一朵奇葩:梅州地区客家《杯花舞》初探
-
作者:肖灿
期号:第10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道教舞蹈 民间舞蹈 瓷杯
-
描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杯花舞是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它以其优美婀娜的舞蹈动作,清脆悦耳的杯声和客家味极浓的山歌调式改编的音乐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它以其独特的民间艺术特色成为民间舞蹈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
浅谈中国传统舞蹈教学价值取向
-
作者:陈秀媚
期号:第2期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舞蹈 舞蹈教学 价值取向 情感艺术
-
描述:在传统的舞蹈教学中,常常以教动作为主导,常采用强迫式教学法从而阻碍学生以及舞蹈艺术的发展,舞蹈艺术和所有艺术一样,应该是情感的艺术,应该以情感表现为教学价值取向,因而传统舞蹈教学可以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变。
-
从赣南客家婚礼亲迎仪式释赵太后“持其踵”何为
-
作者:盖翠杰 陈锦春
期号:第S1期
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战国策》 持其踵 赣南客家 亲迎礼俗
-
描述:《战国策·赵策》记载了赵太后送自己女儿燕后远嫁时的情景,其中"持其踵而为之泣"解说众多,莫衷一是。以刘向《说苑·修文篇》相较,并用赣南客家婚礼亲迎仪式印证,可知赵太后"持其踵"是她在女儿远嫁登车之前为自己女儿穿上新鞋的动作。
-
岭南文化视域下的广东民间舞蹈形态论略
-
作者:石钧尹
期号:第5期
来源:艺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府文化 潮汕文化 客家文化 岭南文化 民间舞蹈
-
描述:岭南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岭南文化主要以广东地区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其地域文化在动作、姿态、音乐、意境、色泽等方面赋予本土舞蹈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形态,造就了一方独特的舞蹈文化。
-
客家话中的“食”
-
作者:王秋珺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食” 普通话 义位 口语 搭配
-
描述:对于“人把固体、液体、气体纳入体内的动作”这一义位,客家话有着与普通话(口语)不完全相同的使用情况。通过对其搭配情况的总结及缘由的分析,可充分体现出客家话在传承古语上的一大特色。
-
雷州歌的起源与艺术特征探析
-
作者:陈海容
期号:第2期
来源: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雷州歌 音乐特征 唱腔
-
描述:雷州歌起源于雷州半岛,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已成为雷州历史文化的瑰宝。它与广州、潮州、客家民歌一起被称为广东四大方言歌,被列为我国131个歌种之一。本文对雷州歌的产生与演变、音乐特征和唱腔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以期对雷州音乐的深入研究和保护雷州音乐文化有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