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城客家人与仫佬族文化融合探析
-
作者:袁丽红
期号:第2期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仫佬族 族群互动 文化融合
-
描述: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与仫佬族杂居的客家人长期以来与仫佬族相互通婚,互通有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民族交往的深入,客家人与仫佬族在民间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出现文化融合的现象,这与两个族群的人口情况和族群特性有关。
-
长沙餐桌上的一抹台湾风情
-
作者:王一辰
期号:第20期
来源:up向日葵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模糊印象。 由于台湾海岛的地理特性和特殊的历史背景,形成了台湾菜的多元化体系。如果要为台湾菜做一个粗略的描绘,台湾与福建,两省同出一源,所以闽菜是其根基,同时融汇了粤菜、客家菜的烹饪手法,又先后受荷兰、日本的文化影响。
-
遗传学
-
作者:暂无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遗传学 脱氢酶基因 遗传不稳定性 蛋白质组分 棉花叶片 胁迫条件 黄萎病菌 酶学特性
-
描述:黄萎病菌胁迫条件下棉花叶片的蛋白质组分析;中国人肺鳞癌nm23H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的研究;台湾客家汉族手肤纹学研究;烟碱脱氢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酶学特性研究。
-
客家活化石:客家民居小探
-
作者:肖复兴
期号:第5期
来源:炎黄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活化石 建筑形式 实用功能 文化传统 中原文化 防御性 血缘性
-
描述:除了明显的防御性,血缘性是土楼最大的特性。这样的建筑形式与布局,既有了当时为了防范他人以便自身生存的实用功能,又有了对于远离家乡对自己文化传统坚守的信仰,以及团结人心的泛宗教的仪式作用。外包装的巨大圆形,如同包子的皮,包裹着的内容还是传统的中原文化。
-
浅谈粤北客家民居一例
-
作者:吴嘉亮
期号:第24期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文化 建筑 围楼
-
描述:任何一种建筑形式的产生与完善,都与其处于当地的历史条件与环境条件息息相关,本文粗略的介绍满堂围,作为客家传统民居的其中一种形式,是如何生成并保存至今。其建筑形式何以具有的种种特性产生的来龙去脉及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
浅谈禁忌语
-
作者:王展采
期号:第2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禁忌语 行业语 闽北 闽西客家 黑话 迷信思想 词语 委婉语 民族性 太监
-
描述: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处处同社会发生密切关系,不管社会生活中出现什么现象什么事物,语汇中就会出现相应的词语。随着时代发展变化,有些似乎消失,然而它仍然流传在穷乡僻壤里,活在人们的口头上,尤如人类语言的化石,其中很值得引起注意的就是禁忌语。
-
梅县方言的结构助词
-
作者:林立芳
期号:第3期
来源:语文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语法 结构助词
-
描述:本文讨论梅县客家方言的几个常用结构助词。在对大量语言材料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语法学和语用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些助词在各种语言结构中的分布情况作尽可能详尽的描写,同时通过它们相互之间的比较以及与普通话相应助词的比较,深人探讨各自的语法意义和用法特点,从而展现梅县方言的,一些语法特色。
-
地方剧种中方言的艺术张力
-
作者:童爱娜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剧种 艺术张力 20世纪50年代 方言 语言构成 群众语言 山歌剧 地方戏曲 地方特色 生活气息
-
描述:为,除了其意韵独具的地域音乐外,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山歌文学在艺术表演中的巧妙运用,也是其中,—个重要的方面。客家方言是客家人民智慧的展现,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群体的审美倾向,可以说,语言艺术运用的好坏,决定山歌剧目的成功与否。
-
客家方言的翻译
-
作者:何明清 王长兴
期号:第27期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特征词 谚语 “三句半” 翻译
-
描述:客家是中国汉族民系中一个独特而又稳定的民系,以操客家方言为主要特征。客家方言保留了大量古词的音调,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方言对研究中国汉语言及世界语言都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客家特征词,谚语和独具客家特色的“三句半”出发浅谈客家方言的翻译。
-
论客家文学的内涵与外延:以闽西客家古代文学为例
-
作者:兰寿春 王海华
期号:第4期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学 内涵 外延 闽西客家
-
描述:本文分析近二十年来学界对客家文学界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援引闽西客家古代文学作家作品实例,从作者、题材和语言三个方面探讨客家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对客家文学的作者身份、语言形式、题材内容和本质属性做出明晰的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