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粤赣客家边区的兼业与地方社会——以龙川县长洲村、寻乌县高
-
作者:吕德文
期号:第2期
来源:古今农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兼业 地方社会 客家
-
描述:状态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由此,兼业不仅仅在规定农户的经济行为方面具有意义,还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地方社会的特征。不过,致富逻辑下的兼业与历史以来的生存逻辑下的农业兼业状况具有传承性,兼业对于客家地域社会而言,在很长时间内起到的作用是维持村庄的内聚力,维持传统的儒家社会的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商业的逻辑实际上是融入了农耕社会的逻辑之中的。
-
试论客家民系在闽粤赣边区形成的原因
-
作者:刘国梁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历史 客家人 广东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形成
-
描述:试论客家民系在闽粤赣边区形成的原因
-
客家民系在中华民族的地位与作用
-
作者:罗英祥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文化传播 启蒙教育 客家民系 边区山地开发 中华民族 爱国精神 历史地位 民族史
-
描述:南迁汉人几经财折定居闽奥赣边区,在融合当地土著后,形成了客家民系,该民系形成后,对边区的山地开发,传播行进的汉文化方面,发押了积极作用,客家人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在推动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历史)前进方面起了先锋作用,因此,客家民系在中国历史上享有非同寻常的地位。
-
客家民俗中的道教信仰
-
作者:郭子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教信仰 客家民俗 明清时期 正一派 嘉应州 梅州 晋代
-
描述:道教为中国三大宗教之一,有着悠久历史。早在三国和晋代,道教已活跃于闽、粤、赣边区,至明清时期,道教正一派在梅州盛行。据清乾隆十五年(1750)的《嘉应州志》“寺庙”记载,梅州之程乡、兴宁、长乐、平远、镇平共有道教场所观、宫庙等44所
-
客家经济协作体——闽粤赣边区域经济交流与协作纵论
-
作者:吴福文
期号:第5期
来源:发展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粤赣边区 经济协作 经济交流 纵论 客家 行政区划 龙岩市 福建省
-
描述:闽粤赣边,顾名思义是指行政区划分别隶属于福建、广东、江西三省的结合部区域。其范围历来无明确的界定,目前只是有“小三边”和“大三边”之说。“小三边”是指历史上闽西的汀州府、龙岩州,粤东的潮州府、嘉应州和赣南的赣州府、南安府、宁都州;或者是指现在的福建省龙岩市、广东省梅州市和江西省赣州市。
-
粤闽赣客家文化生态效应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作者:钟声宏 黄德权
期号:第2期
来源:人文地理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生态位 生态效应 区域可持续发展
-
描述:的,且客家地区处于广府文化、潮汕文化、湘楚文化、赣文化、江浙文化等各种文化的包围和竞争之中,处在各种文化的生态界面上,是山区各种文化生态因素综合形式的多维相空间组合,最后,提出了保护客家文化生态环境与弘扬客家优秀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
客家擂茶源流考
-
作者:薛翘 刘劲峰
期号:第4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擂茶 饮茶方式 源流 中国茶文化 唐宋时期 香料 明清时期 中华大文化 客家民系 移民
-
描述:客家擂茶源流考厦门市博物馆薛翘赣州地区博物馆刘劲峰我国是世界茶乡,在其绚丽多彩的茶文化百花园中,客家擂茶是一朵散发着山花清香的奇葩。客家擂茶,是指聚居在闽、粤、赣边区(即汀州、梅州和赣州辖地)操着带有浓重中原古音客家人的一种茶俗。笔者在这三角地带之一...
-
脉脉客家魂 敬祖穆宗地:福建宁化石壁的客家祖先崇拜
-
作者:黄建铭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宗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祖先崇拜 石壁 福建 宗地 崇拜意识 社会现象 普遍
-
描述:闽赣连结区域,客家民系逐渐形成。
-
客家文化:客家地区旅游的特色与潜力——以闽粤赣边区为例
-
作者:吴福文
期号:第1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旅游 闽粤赣边区
-
描述: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尤其以闽粤赣边为代表的客家地区旅游,在其资源与全国同质同类资源相比而不具优势的条件下,必须高度重视客家文化对于旅游的重要性,并发掘、培育和充实景观的文化内涵,才能显出特色而具有市场竞争优势。
-
粤、闽、赣客家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探析
-
作者:房敏
期号:第1期
来源:特区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闽赣 客家地区 经济合作
-
描述:粤闽赣客家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一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推动粤闽赣客家地区与周边经济发达地区的合作,以及粤闽赣客家地区各市县之间的合作,是加快粤闽赣客家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