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8)
期刊(5)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8)
期刊 (5)
图书 (1)
按年份分组
2014(5)
2012(1)
2011(3)
2010(2)
2008(2)
1999(1)
按来源分组
东江时报(3)
南方日报(2)
惠州日报(1)
梅州日报(1)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1)
侨报(1)
文明与宣传(1)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1)
客家研究辑刊(1)
相关搜索词
祈丰与禳灾:略论赣闽粤边区客家族群巫术救灾的农耕习俗
作者:邹春生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族群  赣闽粤边区  习俗  禳灾  农耕  救灾  巫术  研究成果 
描述:近年来,客家研究出现了一种可喜的趋势,即从原先主要集中对客家族群的源流、方言和客家精神等问题的探讨,逐渐转移到客家族群的社会生活等问题上来,并且产生了一些很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然而,综观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对客家族群祈神禳灾习俗的探讨,极少有人问津。
向人民交出一份明白账:四川省抗震救灾款物监管纪实
作者:袁震  期号:第1期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川  抗震救灾款物  政府工作  抗震救灾工作 
描述: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如何管好用好抗震救灾款物,确保其用于灾区和受灾群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党和政府形象,关系抗震救灾的大局。
96年闽西“八·八”抗洪救灾纪实 抗洪战歌
作者:傅如通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96年闽西“八·八”抗洪救灾纪实 抗洪战歌
八旬翁写客家山歌哭玉树 徐平老人还捐出2000元善款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侯县军 通讯员潘爱清)近日,家住惠阳淡水的83岁老人徐平为玉树写下一首客家山歌,号召大家出钱出力救灾民,同时从退休金中掏出2000元捐给灾区同胞。 4月14日晚上,家住惠阳区淡水街道的徐平在电视机前看到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他深感悲痛彻夜难眠,随后写下一首客家山歌《青海地震感受诗
新论摘编
作者:暂无 期号:第7期 来源:文明与宣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伦理思想  “比较优势”  道德基础  落后国家  文化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品  竞争力  竞争优势  文化普遍主义  劳动成本 
描述:工作积极性?是效率的道德基础在起作用。 第二个例子、遇到特大的自然灾害时,如 1998年中国遇到特大洪水灾害时,为什么国民有这么大的凝聚力,发扬抗洪救灾的精神,互助友爱,拼命工作、抢险?是效率
金秋慈善基金会新春联欢 客家妹钟雯被聘慈善大使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广东省金秋基金会前天举行新春联欢慈善活动。影视歌三栖明星钟雯在现场被聘为该慈善基金会形象大使。广东省金秋慈善基金会(原广东省叶剑英基金会)致力于资助发展老年人文化、保健、康乐等事业和资助弱势群体,包括救灾扶贫助学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为让更多年轻人加入慈善事业,该基金会聘请“客家文化大使”钟雯为形
苏花公路灾变第八日 24名失踪者依然杳无音信 回家陆客家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搜救员27日在苏花公里寻获的物品被送至宜兰运动公园。中央社 赴台寻亲的创意旅行社失踪陆客团家属27日前往苏花公路灾区,进行祈福,并哭喊亲人的名字。中央社 台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廉(右)27日接见大陆海协会副秘书长张胜林(左)。中央社 台湾苏花灾变搜救28日进入第八天,各搜救机
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艺术展评审结束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评审工作。本次展览共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O名,三等奖15名。包括获奖作者在内,共456人人展。 此次评奖在兼顾不同风格、不同取法的基础上,强调创新与学术意义;关注有实力、有成就、有潜力
梅州籍广州驻兴宁扶贫干部王晓燕荣获“羊城十大杰出女性” 客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罗娟娟 昨日,“羊城十大杰出女性”出炉,广州市司法局驻兴宁凉伞村扶贫干部王晓燕荣登“十杰”宝座,成为媒体追捧的焦点之一,并被誉为此届“十杰”中最外柔内刚的典型。这个从兴宁围龙屋走向大都市的客家女子,以她一直以来特立独行的方式,向人们诠释了一个既与众不同又一脉相承的“客家妇女”。 在广州
新老客家聚一起乐度晚年随子女来惠州定居老人融入惠州环境,生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昨日下午,吴文腾在市老年大学创作书法作品。 本报记者丘思远 摄 “我们这帮老人在惠州生活一点也不会感到寂寞,唱歌跳舞写字绘画都能结识一大帮友人,惠州本地人个个都很热情。‘老客家,新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这句话我有深切的体会。”江西省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吴文腾老人2006年随儿女到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