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台湾客家传统服饰文化特质之再发现
作者:杨舜云 郑静宜 张维安  期号:第2期 来源:辅仁民生学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传统服饰  文化建构 
描述:社会:将客家妇女服饰外观置於客家社会脉络中思考,发现朴实的客家服饰反映了客家妇女需要劳动的现实,也帮助客家妇女社会角色之塑,对客家社会结构的建立和族群特性的建构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三)客家妇女
台湾地区的语言使用:语言能力与场域分析
作者:叶锡南 詹惠珍 程玉秀  期号:第1期 来源:Journal of Taiwan Normal Unvi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使用  语言移转  场域分析  母语 
描述:母语的语言沟通能力与使用情形,同时探讨了此二者与个人因素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以及使用场域之间的关系。过程中,外省族群的国语使用亦纳入分析,以作为比较的参考。 研究发现,国语及母语的语言能力与个人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有显着相关。各族群整体的语言使用,基本上验证了Fishman的场域分析理论。而台湾地区母语与国语间的语言移转程度,在三个族群间有相当大的不同。与以往相较,闽南语对国语展现了较强的抗拒,甚至有了逆转的现象;客家语则延续长期以来朝国语移转的趋势;而原住民语言朝国语的移转则似乎日益加剧。
萌生与交叠:台湾「抛采茶」之历史景观、表演套式与源流演化探析
作者:蔡欣欣  期号:第170期 来源:民俗曲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采茶戏  歌仔戏  车鼓游艺  古剧  口头传统 
描述:统;而因应着台湾「在地」商业市场的需求, 遂强化自身的表演技艺,发展演化为总结「歌舞踏谣」、「抛掷茶篮」与「即 兴题咏赋歌」的赛弄形式,俨然真有着王国维的「古剧」特色,在「开喝/ 唱题/打采」的表演套式中,展现出宛如唐「合生」与宋「唱题目」的口头 传统,以及百戏杂技的「抛掷手技J '体现了「打采」的庶民风情与「百艺竞 陈」的戏乐传统。这种洋溢着娱乐性、歌舞性、技艺性、游戏性与互动性, 由表演者与观众共同完成「表演中的创作」的「抛采茶J '在不断循环往覆的交流与品评中,达到意念的沟通与情感的共振,既能催化「热闹欢乐」的现 场氛围,为艺人提供「摄取彩资」的外快收入,甚至发挥「改运祭煞」的宗 教仪式功能,遂成为台湾日治时期到六、七0年代, 客家采茶戏、歌子戏、 客家撮把戏与车鼓游艺所「交叠」演出的历史景观。
六堆邱国桢情诗研究
作者:邱春美  期号:第25期 来源:大仁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六堆  邱国桢  情诗 
描述:慨万分,所以写下如此情诗以抒情怀。这些情诗多以连章体形式出现,有引用〈诗经} (爱情诗居十之八的经典)内容而作,流露作者真性情、不虚矫之面貌,技法亦高明,颇让人低回赞叹不已。诗,以吟咏情性为主。诗可是反映普遍人性和人生的艺术。古人作诗,诗的内容,第一个原则是自身原则, 写绝句或律诗,绝对是写发生在自己身上之事,以及自己内心之成受。若要写别人之事,则不用绝句或律诗,而使用乐府体。换言之,可说诗是诗人的日记,乐府是杂志报导。邱国祯的情诗处理也是秉比原则,而内容纯然是真情流露,毫无掩饰
统治初期日本人による台湾客家语の学习:「广东语」『台湾土语
作者:暂无 期号:第23期 来源:东吴外语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日本统治初期  客语之学习  客家话假名  四县客家语  海陆客家语  四海话  日本统治初期  客家言吾の学习  客家语かなづかい  四県客家语  海陆客家语  四海话 
描述:语」之一的客家话之掌握情形。 研究结果显示,初期客语的学习是一种实用目的,亦即为了进行土地调查 而刊载若干相关的语汇、短句和讲稿供土地调宜员於公务闲暇时参考。这些语 汇多属专门语且已死语化,语汇的汉字表记也和今日多所不同。而虽然客语假 名大致上都能正确地转写客语的音韵体系,但由於尚处於棋索试行阶段,仍可 发现不少表记上的不一致现象。另外,从假名表记综合考察,得知「第一节单 语」所反映的杨梅客家方言并非典型之四县音,而是参杂了许多海陆方言的一 种「四海话」。
产业扶贫 力推茶叶产业上台阶
作者:苏启兴  期号:第9期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茶叶产业发展县”的机遇,推动茶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自然条件优。铜鼓地处赣西北边陲,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少酷暑,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2℃,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
作者:曾慧  期号:第1期 来源:岭南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革  资本主义工商业  发展私营经济  第二次革命  国家资本主义  生产力发展水平  农业合作化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  责任制 
描述:,是工业化对农业的要求。第三,是巩固工农联盟的需要。第四,是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通过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
成都龙泉驿“百年契约文化”学术交流会综述
作者:胡开全  期号:第6期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龙泉驿区  成都市  学术交流会  契约文化  综述  民国时期  契约文书  客家社会 
描述:档案转化为文化产品”的背景下,龙泉驿区档案局(馆)遂与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合作,于2012年底在巴蜀书社正式出版了《成都龙泉驿百年契约文书(1754-1949)》(以下简称《龙泉驿契约文书》)。该书精选293件珍品档案,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原色影印、标点断句、繁体字原文实录,对生僻字词进行必要注释,再配以《东山客家小山村复原图》、《龙泉驿民国地名图》、《分类索引表》等,形成一本共计500页、70万字的精品图书。此书一经推出,很快被学界关注。2013年8月29、30日,由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政府、中共龙泉驿区委宣传部主办,龙泉驿区档案局、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三家共同承办了成都龙泉驿“百年契约文化”学术交流座谈会,邀请省内外学者参与研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中华文化论坛》、《西华大学学报》、《成都大学学报》、《文史杂志》等学术刊物的主编、副主编亦应邀出席。
台灣客家服飾工作坊資源與現況之探討
作者:徐秀如  期号:第2期 来源:餐旅暨家政學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服飾  工作坊 
描述:瞭解客家服飾相關工作坊之分佈區城、人力組織、營運狀況及相關基本資料,以建置台灣客家服飾相關工作坊之資料庫,做爲產業化輔導之依據。資料收集方法是採自填式問卷郵寄調查法。樣本的取樣方式採取非機率型之滾雪球抽樣法。問卷調查共寄出數量爲303份,而有效問卷數量實爲101份。問卷所收集之資料分析方式是以描述性統計分析中之次數分配、描述性統計分析量及交叉分析法。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客家服飾相關工作坊,都是屬獨家小規模方式經營。對於產業的經營方式,業者仍限於所謂的「產品觀念」,卻忽略了「行銷觀念」的重要。一般而言,客家服飾相關工作坊業者,都秉持著延續及推廣客家文化的理想而開設工作坊,但對於現況及未來的工作態度與想法,卻呈現出負面情形。這也強調出只有將客家服飾相關工作坊產業轉型經營及提升經營觀念,才可改善此局面。
“接珠”唸佛風俗之性別文化初探:以閩西寧化石壁陳家村爲例
作者:黃萍瑛  期号:第162期 来源:民俗曲藝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接珠  性別文化  佛教  婦女研究  客家 
描述:請僧、尼誦經祈福,卻又延請道士作道場,還有佛女或佛頭媽媽等人物,唸佛不但須擇吉日、備齊新衣,更有諸多禁忌。此似乎與一般「正規」的佛教傳統文化有所差異,著實值得吾人作進一步的研究與抽絲剝繭的分析。 本文之所以以石壁鎮陳家村爲例,主要因陳家村幾乎男女多有接珠的慣例,是攸關接珠風俗之性別文化議題討論的一個很好著眼點。爲能深入瞭解此一風俗,筆者蒐集相關的資料並實地進行田野調查。本論文架構,首先將說明複雜的接珠內涵,嘗試釐清一些概念或相關名詞,及儀式專家之間的差別和村民參與的情形;其次,就筆者實際參與接珠儀式及後續的唸佛佛場,試圖勾勒整個儀式過程,使讀者有概括性的知悉;再者,嘗試揭櫫接珠唸佛風俗其儀式所隱含的象徵意義與目的;最後,企圖分析接珠之俗所揭示的性別文化差異,以凸顯該習俗所蘊藏之性別文化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