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清代粤台两地客民称谓之异同
作者:刘丽川  期号:第2期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省  福建  客家  粤东南地区  清代  客民  客家话  称谓 
描述:清初“迂海复界”后,在“招徕开垦”的共同社会历史背景下,客家人或向粤东南沿海移民,或渡海赴台湾垦殖,成为客民第四次大迁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同是操客语的粤籍族群,他们在粤东南和台湾两地得到的称谓,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是客家史上一个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
闽客方言与“脖子与下巴之间的部位”意义有关的本字
作者:严修鸿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方言  本字  部位  客家话  关系词  闽语  汉语  简称  同源 
描述:一、问题闽语与客家话是地理上相毗邻的两个方言,两者有一部分特有的关系词,可以找到早期汉语的源头,但不见于其他方言(参看严修鸿2001)。本文将讨论的“下巴以下脖子前面(以下简称‘脖子前’)”这个意义的说法,在闽客方言显然是同源的:[第一段]
客家研究院2013年大事记
作者:嘉客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大事记  研究院  方言调查  系主任  语文学  梅县  老师 
描述:一月 4-8日,台湾高雄大学西洋语文学系主任赖怡秀博士一行3人,在我院进行梅县客家方言调查。在肖文评、夏远鸣等老师安排下,先后对30余位老师和同学进行了梅县客家话录音,圆满完成了调查任务。
大山深处英雄村:豆畲
作者:黄家祥  期号:第3期 来源:红土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英雄  大山  中央苏区  自然村  诏安县  解放前  客家话  居民 
描述:豆畲是原中央苏区诏安县的一个自然村,住着张姓客属人家,解放前居民仅50余口,到如今亦不到80人。村子深藏于广袤的乌山中,微小如豆,故有“豆畲”之称,又因住地坡度较陡,又有人称其为“头斜”,客家话头斜也是最斜的意思。该村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号——“英雄村”。
关于客家话和赣方言的分合问题
作者:王福堂  期号:第1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方言  客家话  语音特点  闽客方言史  汉语方言  《方言》  客家方言  方言分区  阴平  桥本万太郎 
描述:关于客家话和赣方言的分合问题王福堂壹客家话和赣方言的分合,是现代汉语方言分区中一个存在已久的问题。1934年史语所所做的方言分区中,有客家话,没有赣方言。赣方言包括在下江官话中间,还没有分出来。是不是存在赣方言以及客家话和赣方言的关系怎样,是罗常培首...
客家人生活中的番薯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番薯  客家人  生活  中国大陆  明末清初  作物  客家话  马铃薯 
描述:食物匮乏的局面,在明末清初,
梅县方言古语词撷萃之明代时期古语词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语词  梅县方言  明代  客家话  语音特点  词汇表达  语法特点  历史层次 
描述:客家话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这是因为古汉语的许多语音特点、词汇表达、语法特点还保留在客家话中。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客家话中留存的古语词的历史层次,本刊将撷取梅县话中常用的古语词以飨读者。本期所刊载的是梅县话中留存的明代时期的古语词。
东江中上游水源话属客而非粤
作者:王李英  期号:第3期 来源:广东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源  东江  语言学家  《中国语文》  方言研究  北大教授  客家话  岑麒祥 
描述:客家音系的代表点。
客家话和日语的「汉音」:以入声韵尾/-p, -t, -k/
作者:暂无 期号:第13期 来源:台湾日本语文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日本汉音  入声韵尾  对应关系  广韵  客家语  日本汉音  入声韵尾  対応关系  広韵 
描述:和日本「汉音」有相当规则的对应关系外,并可应用在语言学习上,供从事日语教育者•学习者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