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水千山总是情: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暨第十一届赣台经
-
作者:郭晶
期号:第5期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峡两岸 合作交流 客家人 经贸合作 交流合作 文化交流 台湾 客家文化 论坛 国务院
-
描述: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省委书记强卫,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等共同启动活动。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中其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省长鹿心社,全国台企联会长郭山辉,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
-
妖娆"赣风":大型歌舞剧《赣风》进京展演庆国庆
-
作者:郭晶
期号:第4期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歌舞剧 江西省 文化部 展演 地域特色 总设计 国庆 大型 青花瓷
-
描述:……<赣风>精彩纷呈.作为中宣部、文化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活动的剧目,她将在北京天桥剧场尽晨妖娆,对江西的名山、名水、名人、名胜进行全方位的艺术展示.
-
红色经典发新枝八子参军上舞台: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
-
作者:邓高正
期号:第1期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歌舞剧 参军 赣南 采茶歌 故事 观众 大型 客家文化 赣州市 红色经典
-
描述:》自2011年11月8日举行首场公演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舞台演出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跌宕起伏的剧情更是感动了无数男女老幼。在社会各界,尤其是艺术领域专家中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每一位观众的心都在随着故事连接在了一起,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 故事讲述的是五次反“围剿”时期的苏区瑞金,一位八个儿子的母亲,忍痛将所有孩子都送去参加红军,最终八个儿子全部阵亡的感人故事。剧情是根据当年赣南苏区发生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全剧共分五场,分别是:扩红模范、送子出征、七子阵亡、痛打满崽以及母子永诀。独具赣南采茶风格特色的舞曲演出,与现代化的歌舞剧风格获得了完美的结合。 当年故事的亲历者早已不在,但是人类之间最真实的情感却不会被时间、社会的变迁所磨灭,成千上万的观众通过这一部源于历史改编的采茶歌舞剧,思想和精神上获得了升华。
-
走进上犹看门匾
-
作者:少燕 王琳
期号:第2期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文化 张九龄 迁徙 上犹县 生态良好 绘画艺术 为人处世 唐玄宗 高风亮节
-
描述: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西部有一个人口30万县——上犹县,它于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年)置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客家摇篮赣州市属的纯客家县之一,具有十分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客家门匾",就是这里的客家人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传承和发展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门匾源自汉
-
菜肴美味中的文化魅力
-
作者:许小轩
期号:第5期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毛泽东 望月 客家人 菜肴 酒文化 茶文化 滋味 兴国 中文化 认识事物
-
描述:出差去兴国,与当时的县社联主席胡玉春一见如故,成为了好朋友。他请我去吃"四星望月",说店老饭的母亲便是当年给毛泽东烹制"四星望月"的主厨,传承的是正宗手艺,可以让我品尝到地道客家菜的滋味。在老街的矮屋,我举箸品菜,粉蒸鱼鲜辣嫩香的滋味由舌尖向齿颊延伸,温柔地慰藉着味觉,并直达记忆深处……或许,只有客家人才能做出这样的美味?看桌上几通简
-
闽西行:龙岩印象
-
作者:笑妍
期号:第20期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闽西 客家文化 客家人 革命老区 土楼民居 生态文化 红色旅游 游客 母亲河
-
描述:心——长汀,如今已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代表客家文化的汀江客家母亲河、独一无二的土楼民居和以寻根谒祖为主题的客家母亲河公祭、客属恳亲大会等活动,牵动着一颗颗怀古的心.
-
速写米粒:米粒勇夺《星光大道》周冠军获金铁霖大赞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2期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高亢、豪放、甜美、欢快,把这首经典的蒙古族歌曲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得淋漓尽致,独具特色。第二关是才艺表演环节。米粒上演了古典与现代融合颇具震撼的激光舞,光与影的完美结合,首次呈现在《星光大道》舞台上,就连主持人老毕也现场即兴向米粒学跳激光舞。在这之前米粒没有专门学过舞蹈,为了准备才艺表演费劲了周折,练习舞蹈的过程中肌肉多次拉伤。但是,为了更好地在舞台上表现,她坚持练习,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在比赛现场博得了满堂喝彩。第三关是家乡美环节。为了能够通过央视的舞台展现江西的特色,米粒精心准备了一首井冈山红色经典歌曲《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并且特地从井冈山革命老区请来歌曲原生态版本的原唱江满凤和她一起表演。据了解,这首歌曲是江满凤的爷爷——已故老红军江治华,依据自己亲身经历创作并遗留下来的歌词,江满凤用当地客家山歌的曲调改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