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赣台客家缘两岸一脉亲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老井 古浮桥 ■作者简介 钟东林,笔名金中,作家、评论家、策划人、客家文化学者。出版发表300余万字作品,近年转型影视与晚会策划、撰稿。是百集电视系列片《我是客家人》策划人和总撰稿,中央电视台大型原创文艺晚会《原乡情》《橙乡飞歌》及第6届东盟博览会开幕式第28届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以南康客家“鲤鱼灯”为个案
作者:张玉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客家  民俗体育  调查研究  鲤鱼灯 
描述:体育活动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1、南康客家“鲤鱼灯”最早由宫灯演变而成,产生于唐末,至今有一千多年历史。受赣南地区文化地理环境的影响,它的发展经历了鼎盛—萧条停办—恢复三个重要时期。“鲤鱼灯”是龙灯
梅州大埔客家 民居风情万种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泰安楼被称为 “大埔第一楼”。 孙中山纪念堂的堂前有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捐赠的孙中山铜像。 孙中山纪念堂内的解说牌。 《东江时报》记者谭琳 此前,从未游过梅州,但出于对梅州人勤劳能干、善于经商的深刻印象,让我对梅州这片土地充满向往之情。这回,因工作关系得以前往梅州大埔,在这里
客家文化要有智慧地保护开发
作者:杜艳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每当人们谈起深圳,总会不自觉地提到一个词——移民城市。自1980年建立特区以来,30多年间1000多万人口的涌入,让深圳缔造了一段城市生长的神话。但鲜为人知的是,深圳的移民史并非始于1980年,300多年前就已经有一支族群从遥远的地方徙来拓荒,这便是龙岗客家人。 300多年的拓荒,使得客家人和客家
山歌剧要向“母体”客家山歌吸收养分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罗锐曾老师40多年的研究汇集《客家山歌剧》日前出版 【专访】 著名剧作家罗锐曾从事客家山歌剧的编剧、研究长达40多年。他虽年届古稀却退而不休,于日前将自己40多年的研究汇集成《客家山歌剧》一书。出版之后,他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解读山歌剧的前世今生、直言其发展前景令人担忧。他认为山
梅州客家新“茶馆”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丰顺朱子文化楼落成时的盛况。 丰顺朱子文化楼坐落在风景优美的黄金镇产溪河畔竹林边。 【采风】 朱紫球 茶馆,是人们交流与感受心得的好地方。在丰顺县黄金镇产溪河畔竹林边,新开办了一间客家“茶馆”——丰顺朱子文化楼。最近,笔者光顾了这间“茶馆”,美美感受了一番。 朱子文化楼在推进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
客家清明习俗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宁江炳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继春节之后又一重大节日,较之于独特的春节习俗文化,清明节也传承下一套完满的习俗文化,它负载着包括族群、伦理、美学、民俗等丰富的内容。 清明扫墓,是纪念先人的一种形式,早在黄帝时期就已有之,《礼记·祭法》中就有记载。而作为一个节日的形成在唐代,盛行于宋代,并一直传承至今,它
英雄客家村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霞 摄 陈留弟 离兴国县城大约七里,有一座古村,村头的右边是蜿蜒连绵的山峦,远远望去影影绰绰。左边是一条叫水的大河,河水有节奏地拍打着堤岸,飞溅起串串晶莹的水珠。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村口码头上,十八级红石台阶从岸上铺展到河面。山水环抱的村庄中,散布着十八口池塘,或大或小,或圆或扁。 十八级
客家山歌里的赤子情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同乡会的活动上,巫云瑞(右四)带领乡亲们献唱山歌。 巫云瑞在舞台上唱客家山歌。 本报记者 林琳 文/图 有这样一位老华侨,年近70岁却依然执着地用质朴无华但感人至深的山歌,延续着本族群的记忆。他的名字叫做巫云瑞,1943年出生于马来西亚,1952年随父母回国定居,现任龙岗区龙城街道侨
深圳“非遗”客家凉帽濒临失传
作者:马璇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张航燕现场编织客家凉帽。 深圳特区报记者 马璇 文/图 “深圳哪里能买到客家凉帽?”最近,一位从马来西亚归来的老华侨陈立明致电本报询问此事。他说大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时,母亲曾在马来西亚买到过深圳生产的客家凉帽,此次来深圳他很想买几顶带回去送朋友,结果走了许多商场超市都没有找到,他还上网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