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梅州日报>  山歌剧要向“母体”客家山歌吸收养分

山歌剧要向“母体”客家山歌吸收养分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18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5版:客家

【入库时间】20131211

【全文挂接】

【全文】

罗锐曾老师40多年的研究汇集《客家山歌剧》日前出版

【专访】

著名剧作家罗锐曾从事客家山歌剧的编剧、研究长达40多年。他虽年届古稀却退而不休,于日前将自己40多年的研究汇集成《客家山歌剧》一书。出版之后,他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解读山歌剧的前世今生、直言其发展前景令人担忧。他认为山歌剧必须扎根客家这片土地

本报记者李少凤

人物简介:

罗锐曾,1945年生于梅县,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事客家山歌剧创作已40多年,先后创作上演了十多部颇具影响力的大型山歌剧。作品曾获文化部文华剧作奖、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作品奖、中国戏剧节优秀编剧奖、中国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省“鲁迅文艺奖”、省“五个一工程”作品奖等奖项。部分作品被搬上了银幕、荧屏。

“一身泥香飘舞台,不逐纷华不媚俗。”山歌剧形成至今已有六十年左右的历史,它披着田园风情和山野气息,伴随着泥土的芳香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日前,由我市著名编剧罗锐曾研究汇集的《客家山歌剧》出版发行。业内人士称其“为山歌剧今后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精神根基,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为此,本报记者采访罗锐曾,了解客家山歌剧这一新剧种的形成渊源、发展轨迹、未来走向,及对其生存境况提出的一些思考。

“梅州是客家山歌剧的发源地和主要传播地”

记者:罗老师,您好!您从事客家山歌剧的编剧和研究已有40多年,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客家山歌剧的发展足迹。

罗锐曾:客家山歌剧形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被誉为扎根客家土地的一朵“芬芳的山茶花”,梅州是这个剧种的发源地和主要传播地。解放初期,粤东客家地区群众文艺活动空前活跃,各县纷纷成立常年演小山歌剧的民间演出团体,引起了各地党委和文化部门的重视。1955年,梅县组建了半专业性质的梅县业余文工队,后来改称为梅县民间艺术团。该团创演的山歌剧《巧相逢》参加省现代剧目汇演,引起轰动。1958年,该团被上调汕头专区,成立汕头专区山歌剧团,期间演出的《牛郎织女》、《彩虹》等山歌剧获各界高度评价。随着影响越来越大,河源、龙岩等客家地区也先后成立了山歌剧团。1965年,汕头与梅县分设专区,汕头专区山歌剧团划归梅县专区,也即后来的市山歌剧团、现在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成为山歌剧种实验性、示范性的艺术表演团体。

文革时期,山歌剧一度出现停滞。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迎来改革开放新时期,山歌剧也随之进入振兴发展期。在八、九十年代涌现了一大批专业山歌剧编创队伍,到上世纪末,所创作的《虹桥情》《漂流的新娘花》《啼笑冤家》《山稔果》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得到社会的高度赞誉。记者:几十年来,业内专家对山歌剧种属性进行了多次研讨活动,至今仍未有明确定论。这种情况下,山歌剧的道路走向又该如何探索实践呢?

罗锐曾:确实是这样,山歌剧的身份地位一直挺多争议。1962年,一次大型座谈会上提出一个大方向:山歌剧可以向新歌剧和戏曲学习,但既不完全向新歌剧靠拢,也不照搬戏曲的模式。之后几十年,还多次举行了关于山歌剧种如何发展的研讨会。我认为,山歌剧的发展要坚持向“母体”客家山歌靠拢,要更好地吸收母体的营养,保持和强化剧种的特性,保持地方性和民族性。越具地方性的艺术就越具世界性。山歌剧在借鉴姊妹艺术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不能使自己变成“新兴的老剧种”或流行艺术,失去自我,没了应有的特色。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如果离开了特色、离开了根基,生命就有限”

记者:多年来,梅州在省艺术节上屡获大奖,引起了专家瞩目、同行热议、媒体赞誉。这个现象甚至被称为新世纪之初的“山歌剧现象”。山歌剧取得了蓬勃发展,其生命力在于什么?

罗锐曾:从2002年到现在,仅十年时间,我市创作了《等郎妹》《山魂》《桃花雨》《合家福》等六部大型山歌剧并参加省艺术节演出,连续四届获得剧目一等奖。梅州也因此被省领导、专家称为“戏剧创作的一片热土”,市山歌剧团被省媒体称为“省艺术节拿奖大户”、“地方院团翘楚”。

我觉得,山歌剧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地方特色鲜明、很接地气。山歌剧的根基在民间,无论演什么题材,必须把民间特色和地域文化底蕴演绎出来。山歌剧表演程式上自由,生活气息浓,老百姓看着舒服,它既可以演古装戏,也可以演现代戏。在一度创作上,山歌剧最明显的剧种特征是文本的唱词和山歌音乐。观众感受到浓郁地方特色的唱词和音乐就会觉得亲切、动听,引起共鸣。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如果离开了特色、离开了根基,生命就有限。“剧种的生存,人才是第一因素”记者:面对新时代新需求,山歌剧如何寻求新发展?罗锐曾:在新的形势下,山歌剧要健康地成长发展,首先它的生存环境很关键。山歌剧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各级领导一贯的重视、关心和扶持,这是外部环境。今年7月文化部出台了《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这也是个外部环境的利好消息。内部环境则需要良好的艺术氛围,这既要有从业人员文化情感的投入和坚守精神,又要有优秀管理人才组成强力领导班子来营造。其次是对剧种要有两个认知:即地位和文化的认知。山歌剧是土生土长由客家人创造的地方剧种,在广东客家语系的三个剧种(含采茶戏、花朝戏)中,覆盖面最广,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是客家文化中的一个极有价值的品牌。而正因为山歌剧由客家山歌发展而来,她无论在语言体现还是在音乐体现上,无不在展示客家文化底蕴与人文精神。

记者: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繁荣,都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目前,我市新一代编剧成长起来了吗?新一代演员的成长情况又如何?

罗锐曾:“人才”确实能决定一个剧种的繁荣发展。目前,山歌剧有了一定的受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会越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而山歌剧这一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剧种一定会越加受欢迎。但目前我市在“编导演”人才方面的建设堪忧。目前的情况是,专业编剧队伍在萎缩,剧团已无编剧人员,站在一线的只有戏研室一两个人在挣扎,导演力量更是薄弱,多年来一直都是外请。而音乐创作队伍建设尤其严峻。山歌剧的音乐创作人员必须深谙民间山歌音乐,培养难度高,目前从事专业创作的也只有一两人。

表演队伍相对好一点,但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经过多年磨炼,以杨苑玲、潘倩、潘锡岳、叶柳华、廖明星等为代表的一批一线演员正在成长;忧的是随着一些骨干演员的隐退,力量有所削弱。剧种的生存,人才是第一因素。当前亟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这三方面人才的培养工作。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