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171)
报纸(6256)
图书(1451)
学位论文(1238)
视频(387)
会议论文(355)
图片(4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0171)
报纸 (6256)
图书 (1451)
学位论文 (1238)
视频 (387)
会议论文 (355)
图片 (44)
按年份分组
2015(399)
2014(12130)
2012(1312)
2010(1111)
2009(697)
2008(566)
2007(357)
2004(126)
2003(88)
1999(19)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52)
广西民族研究(33)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1)
贺州学院学报(20)
广西地方志(11)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
广西社会科学(9)
黑龙江史志(5)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3)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
客家军事文化传统及近代客家族群的武装斗争
作者:赵明  期号:第1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族群  军事文化  武装斗争 
描述:家人充当主角的武装斗争 ,直到近代 ,愈演愈烈。然而 ,由客家族群的宗族械斗、农民战争 ,发展到有客家人参与领导的革命战争 ,则意味着客家军事文化传统的升华
客家研究的文化人类学思考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4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族群  文化人类学  田野调查 
描述:基本方法在客家研究中理应得到重视和运用
中国人口迁徙与江西的客家
作者:许怀林  期号:第4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人口迁徙  山地  开发江西  商品经济 
描述:光大。
民系理论的初步探索:客家学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作者:王东林  期号:第2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族  民系  客家  吸收性  排他性  稳定性  变异性 
描述:基本理论问题。
试论晚清赣南客家真空教
作者:张英明  期号:第4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廖帝聘  真空教  禅宗  海外华侨 
描述:晚清赣南客家人廖帝聘创立的真空教,是禅宗世俗化的产物,是客家对中国民间宗教文化的一大建树。真空教以内在超越为特征,将实在的功利性和真诚的精神追求合为一体,适应了流涉人群寻求精神家园的需要,因而得以在国内和海外华侨中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明清客家地区的经济开发
作者:周琍  期号:第1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清  客家地区  经济开发 
描述:客家是中国汉族中一个独特的民系。其所处闽、粤、赣边区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明清时期,客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垦荒辟地,开发物产,兴山利;积极发展纺织业、制瓷业和矿业等手工业;开展商业贸易,促进了市镇的繁荣,形成了客家地区的早期经济开发格局。
20世纪初期赣闽粤边区的客家社会与文化:以毛泽东中央苏区时
作者:周建新 曾过生  期号:第1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毛泽东  赣闽粤边区  农村调查  客家社会 
描述:村调查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客家社会的调查,因而这些调查对研究20世纪初期赣闽粤边区的客家社会与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客家方言与赣南民歌
作者:蔡德予  期号:第1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民歌  方言声调  吕氏春秋  节奏型  兴国山歌  音乐性  衬字衬词  旋律  客家方言  节拍 
描述: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为语言是音乐的根据。《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篇》曾记载着这样一个事例:“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方。涂山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别看这首四字歌中的后两个字是并
庙宇的地理空间分布与社会功能:粤东梅州天后信仰的宗教地理学
作者:宋德剑  期号:第4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后  地理空间  社会功能 
描述:反映了梅州从乡民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向近代商业社会、侨乡社会转型历史过程中客家人的神明信仰观念。
思考与回归:客家文化与郭沫若文学创作思想的深层构成
作者:周晓平  期号:第3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文学思想  郭沫若  新视野  多元一体  浸染 
描述:文化的深厚浸染,锻造了郭沫若的创作品格,这是郭沫若文学思想的形成原因及其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