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261)
报纸(6268)
图书(1639)
学位论文(1246)
视频(445)
会议论文(346)
图片(44)
人物(6)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0261)
报纸 (6268)
图书 (1639)
学位论文 (1246)
视频 (445)
会议论文 (346)
图片 (44)
人物 (6)
按年份分组
2015(459)
2014(12412)
2013(1280)
2012(1311)
2011(1292)
2010(1112)
2009(693)
2008(568)
2007(360)
2002(49)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26)
梅州日报(1772)
闽西日报(865)
三明日报(269)
客家(74)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66)
今日中国(中文版)(22)
北京:人民出版社(5)
(5)
企业活力(1)
台湾饶平方言
作者:吕嵩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饶平  詹伯慧  杨福绵 
描述:,採訪饒平鄉親仍然聚居一起的五個方言點:中壢市過嶺里,新竹縣竹北鹿場里、中興里(六)、新竹縣芎林鄉紙寮窩、苗栗縣卓蘭鎮老庄里、台中縣東勢鎮福隆里。我採用「方言調查字表」(中國社會科學的院語言研究所
南昆山森林公园中旅游度假酒店景观设计研究
作者:吴胜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旅游度假酒店  景观设计 
描述:;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南昆山森林公园旅游度假酒店的景观设计要点:<br> 1)建筑设计要充分利用南昆山的自然景观资源,营造与南昆山独特的与植物资源相结合的淡雅、宁静的乡土化景观;<
广西民族图形在生态博物馆建筑局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邓世维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西民族图形  建筑局部装饰设计  运用研究  生态博物馆建筑局部装饰 
描述:革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生产力。”并强调:“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和博物馆建设扶持力度。”同时,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文件中,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加强文化艺术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遵循这两条政策,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并加以运用,使其不断发展创新,以体现中国民族艺术文化的魅力是笔者研究课题的初衷。民族图形是民族地区文化精神的载体,是一种文化符号。民族图形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及独特的视觉魅力是设计资源的宝库。淳朴的少数民族用刺绣、扎染、编织等方式记录了他们的民族图形,表达了他们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对生活的美好希望。笔者走访了广西、贵州、苏州等地区,经过对广西融水苗族生态博物馆、广西南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和广西贺州客家莲塘围屋生态博物馆深入调查后,发现生态博物馆的发展趋势需要建筑的更新,但其经济文化条件的研制,不适宜大规模改建建筑,就此提出了将广西民族图形在生态博物馆建筑局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研究。通过分析广西民族图形更新的意义、生态博物馆对民族图形在建筑局部装饰设计的审美需求以及广西融水苗族、白裤瑶以及贺州客家的民族图形的运用现状,阐述了广西民族图形在生态博物馆建筑中运用的必要性。民族图形的演变与再生包括民族图形的造型原理及构成方法两个方面,通过想象再造、提炼抽象和解构重构的造型原理和单独图形、重复连续和自由组合的构成方法,民族图形在运用中不断演变与发展。为了使设计达到理想的效果,民族图形的运用流程需经过了解设计主题、综合元素,精心构思、调整统一、确立装饰风格、把握艺术形式这一系列步骤的反复斟酌。民族图形的具体运用方法笔者针对前文中带对民族图形运用现状提出的困惑,借鉴苏州拙政园、苏州博物馆新馆中的优秀案例以及对各地民族图形的深入分析总结了直接运用、简化变异、平面与立面的形式置换、材料与技术的表现、色彩转换及图形文化意象表达这几种主要方法。为了进一步论证本文“民族图形在生态博物馆建筑局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相关观点,笔者引白裤瑶图形在生态博物馆建筑局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表现加以例证。通过多次对广西南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管辖区的实地考察,对白裤瑶图形在生态博物馆的展示中心建筑局部装饰设计运用现状进行分析,其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民族图形的运用有强烈的需求。总结吸取白裤瑶图形在王尚屯的新民居建筑局部装饰设计中运用的优秀经验,并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的建筑局部装饰设计的虚拟方案展开论述。本文通过对贵州、广西、苏州的实地考察收集大量一手资料,结合对苏州拙政园、苏州博物馆新馆等传统优秀例作的方法分析,对搜集的少数民族图形深入分析创造,并辅以白裤瑶图形的运用设计实例,结合理论分析强劲有力的论证了本文论点,使观者清晰扼要的理解掌握本文理论。本文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本文选题的创新。民族图形的应用与创新国内有许多相关著作,大都将民族图形的应用设计聚焦于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等方面,在建筑方面的著述主要集中在对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民族图形研究与分析,而民族图形在建筑局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少有深入研究的相关文献。希望本能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关注。二是本文研究的视角独特。对于体现建筑局部装饰设计的民族本土性研究,眼光大多聚足现代发达城市或国际事宜中的代表建筑。而对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地区物质条件、文化条件和经济发展限制研究者少有涉足,而恰恰这些地区蕴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璀璨图形资源。民族生态博物馆本身即为新生产物,随着其日渐发展壮大,它在民族图形资源中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不好生运用,实属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文积累了笔者近几年在各地的调研成果,拓展和丰富了民族图形运用研究视角的全面性。
原住民与台湾地区其他族群慢性病盛行率及相关因素之探讨
作者:陈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原住民  高血压  糖尿病  族群 
描述:>研究結果如下:
1.就高血壓盛行率分析,若以地區別來區分,山地地區高血壓盛行率高於台灣地區(18.0%,10.7%),若加上族群別來考量,則山地原住民的盛行率為最高(19.2%),依次為居住地
集体行动与地域性的再建构--以美浓反水库运动为例
作者:郑玉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浓反水库运动  地域性  美浓水库  空间分工  社会空间  地方发展 
描述:對於政治力、經濟力過份膨脹的反彈,而「美濃反水庫運動」正是這樣的一個事例;但在此過程中,卻也呈顯出另一層的意義,亦即地方社會在「現代化」過程中,除必須面臨的環境開發行為外,它又該如何回過頭來思考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地方本身發展的課題?因此,本論文也就是欲透過在美濃引發的反水庫運動之契機,進而探討在水庫計畫下,反水庫運動與地方面臨的發展課題之間產生的互動與回應,而”地域性”(locality)的研究概念正可提供給我們作為分析的方向。
因此,本研究的研究流程首先乃是,試圖將美濃的空間分工角色放置在戰後台灣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來加以檢視,並進一步將「美濃水庫」作為一個分析論述的中心,藉由涉入其間的作用者之間的交互作用,來釐清反水庫地域性的形塑過程,亦即藉由社會動員的過程,來探討不同的社會角色對於美濃空間的不同想像,而這些不同想像的又是如何在社會動員的過程中產生作用,並藉此凸顯美濃空間地域的特殊性;最後,則透過反水庫運動的過程來檢視美濃地方在經濟發展的空間分工角色,以及不同社會角色的衝突所建構的地域特色,又將如何藉由社會空間的互動,進而影響地區的發展路徑?
在美濃水庫興建案提出後而引發的地方反水庫行動中,我們觀察到當中央的水資源開發結合著南部工業區開發的產業政策而到來時,「美濃」理所當然地成為南台灣重化工業發展用水的「水資源輸出地」,更是「地方環境資源的輸出地」,亦即其乃是透過環境的犧牲來成就區域的經濟發展。然而對地方居民而言,隨著戰後空間分工情勢的形成,美濃以其環境資源與人文特色,作為大高雄地區觀光休閒去處的分工位置亦早於七十年代末期即已形成,因此,在既有環境生態、人文特色與產業特色下,作為一個大高雄都會區後花園的休閒觀光區分工角色的發展,也在地方上反水庫動員形塑的過程中,被地方社會團體所建構出來。因此,「美濃社會空間」的意義與角色的建構過程,在官方的行政單位與地方上以農民、養殖業者、小型服務業者、以及包括了醫生、建築業者等為主的中產階級與教師為首的文化、生態保育團體、社運份子等所組的反水庫隊伍,之間的爭論,也就在水庫對生命財產的威脅、環境生態的破壞、水資源開發的政治經濟考量、文化與地方認同以及地方發展的論述中呈現出來。
而從地方發展的角度觀之,水庫的論述分析在官方的行政部門與地方社會間,也正透過不同的發展規劃而開展—開發單位水資會(局)獲致來自相關行政單位的協商與妥協下,而賦予其對於水庫開發與地方發展規劃之正當性,因此,在技術中心主義下,美濃的未來將是以水庫周邊(包括了黃蝶生態公園與遊樂設施)為中心,鎮上古蹟與客家文化為輔來發展,而在地方支持水庫興建者秉持著「水庫帶來地方繁榮」的訴求中得到大力聲援。然而,地方上凝聚的反水庫力量,卻以其不同的環境經理視野,建構出不同於官方的地方發展方式,其中以「愛鄉協進會」為主導的地方營造工作,則呈現出地方文化與產業發展的遠景,而在地方為數眾多的農民對於經濟生產的期待中得到共鳴,並也同時增強居民的認同基礎;此外,更結合著養殖業者、地方服務業者與無數眾多的文化、生態人士對於「以地方既有元素帶動觀光事業發展」的訴求,增強以地方自身特色來延續其作為大高雄都會區觀光休閒度假基地的發展共識。
因此,反水庫運動對於美濃的一個意義,也正是提供了一個台灣鄉村(美濃)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一種地方再發展的機會;然而在美濃,這種地方的發展與空間意義的重新界定,則是透過涉入水庫爭論中的官方與地方不同的社會群體所建構與呈顯出來的,因而透過反水庫運動的社會實踐也就使得涉入美濃這個地域社會空間的社會關係再行重組,並且也在更廣的區域層級中,在與水庫議題關連的外界社會團體間,以奠基在客家族群文化、水資源的分配與區域環境議題上進行串連,而使得美濃的社會空間特性被突顯出來。因此,將美濃這個地域視為一個社會空間單位,我們也就是透過將地方上的反水庫行動視之為其地域性轉化的契機,而在這個抗爭過程中,來檢視不同的行動者之間的關係如何在這個論述領域中交互作用,而呈現出這個社會空間所被再現的意義。
广东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与产业化研究:以传统工艺美术与视觉产业
作者:刘根勤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化、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等一系列形式上对立的概念——自身所蕴涵的产业与经济价值,正越来越多为主流话语所发现,并致力于发掘。<br> 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对它的研究至少需要两种单纯的学科背景:一是文化研究,二是产业研究。前者由哲学、史学、文学包括衍生出来的美学、新闻学等组成,重在价值理性的发掘;后者则包括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组成,强调工具理性。文化产业研究的正道,应该是在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寻觅一个合理的结合点与平衡点。<br> 本文希望在文化史与文化传播的范式下进行文化产业的探索。<br> 以广东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岭南文化”,是个性极其鲜明极其容易辨识而又非常具有开放与包容特质的文化圈:广州、佛山、肇庆的同城化建设,很大程度是因为它们同属于以白话为基础的“广府文化”;对比它,粤东“潮汕文化”呈现出较大的异质性,这种文化的族群认同更高,对传统的传承与移植更深入;岭南文化的另一大宗是客家文化,这种文化更具有农业文明的色彩,具体在广东境内,它与潮汕文化水乳交融而又关系微妙。在这三大文化体系之外,人们还可以发现:以韶关为中心的悠远的禅宗文化与密集的移民故事,构成了粤北文化的主流;“三大民系”之外,以湛江、茂名为中心的粤西文化,尤其是冼夫人的故事,也在广东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些都是广东文化与文化产业研究的基本图景。<br> 这些概念有一个特征,就是在时间的向度上相对静止,处于某个稳定的横截面上。比这些更具有生命力的,是这些文化元素和作为整体的文化体系的动态发展,包括从传统到现代的文化起源、文化积累、文化传承、文化变迁、文化传播、文化漂泊、文化遗存等精神现象,它们构成了极其丰富而美妙的人类精神生活图景,也是当下文化教育与大众娱乐的重要题材。<br> “现代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但它却是文化产业研究重点要解答的问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按照启蒙思想家的标准,符合理性的人的需求的,是有价值的。按照当下西方话语的说法,便是“普世价值”。那些能让人慎终追远、赏心悦目、心性充实、体质健康的,都是优秀的文化,都可以成为产业,转化为应有的收益。<br> 在现代性的眼光解读下,独具特色的广东传统文化会产生不同以前的审美价值。而文化产业在相当意义上属于“内容产业”,经过全新阐释的传统文化,会成为现代文化产业的优秀内容,并且有助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文化形象的建设。<br> 广东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又有较充分发展的现代经济与技术体系。当下最迫切的现实需求是在两者之间,建立一套较可行的对接桥梁。本文为此选择两种代表性的行业进行实证分析。<br> 传统工艺美术产业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有重要地位,体系也蕴涵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传统工艺美术产品与技艺,可以凭借“艺术授权”与“品牌授权”等方式,与现代制造业以至产业集群接轨。<br> 广东拥有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文艺表演、民间传说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这里影视、动漫、网游等视觉文化产业高度发达。通过文化体制的改革,加强编剧队伍建设,提供优秀的文艺脚本,可以发扬广东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经济效益,也能提升广东视觉产业的文化水准,真正实现“讲广东故事,传岭南文化”的诉求。
广西生态旅游产品体系优化研究
作者:薛珊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旅游产品  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优化研究  广西 
描述:1.分析了广西生态旅游资源、市场和产品现状通过RMP分析,对广西生态旅游资源、市场和产品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指出广西在开发和优化生态旅游产品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生态旅游
合江方言语音研究
作者:曾艳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合江方言  语音  《广韵》  入声  归属 
描述:为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古晓母、匣母与遇摄合口一等相拼时读作[f]声母;古影组字大都读作零声母和[(?)]声母;古泥组字在今洪音前读作[1]声母,在今细音前,大致的分化规律是泥母字读作[(?)]声母
广东佛教文化地理研究
作者:岳辉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佛教文化  空间扩散  文化景观  地方感  广东 
描述:佛教文化对地方文化的深刻影响,从而提出保护佛教文化对于地方感的塑造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和分析,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1)广东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相对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佛教能够在此地立足传播
客语儿向言语的字调声学研究
作者:张国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checked  tone  glottal  stop  tone  space  clear  speech  tone  Infant  Directed  Speech  入声  喉塞音  声调空间  清晰言语  声调  儿向言语 
描述:」的聲調分析卻是亟待耕耘的。文獻上針對國語(Liu, Kuhl & Tsao, 2007)和粵語(Xu, 2008)「兒向言語」的聲調聲學研究,發現「兒向言語」整體聲調往上提升,並伴隨聲調的高度發音(hyperarticulation)。值得一提的是,以上研究均未觸及漢語方言中重要的聲調特點,即「入聲」(checked tone)所可能產生的變化。此外,MIPhI Model (Sundberg, 1988)指出,「兒向言語」超音段層次的高度發音,會在嬰孩12個月之後呈現減緩的趨勢。因此,本研究不但是客語「兒向言語」的先聲,更能填補以往「兒向言語」研究在「入聲」方面的不足,並檢視MIPhI Model在聲調語言的適用性。根據張月琴(1995)的聲學研究,四縣客語有六個聲調,分別是陰平(高升)、陽平(低降)、上聲(高降)、去聲(高平)、陰入(高降)及陽入(高平)。配合[i]、[a]、[u]三個元音,本研究共設計了18個雙音節詞,目標字均置於前字,以避免變調產生。藉由Praat語音軟體,本文將16位客家母親的「兒向言語」(嬰兒6~30個月)及「成人對話」予以分析,試著去檢視媽媽對嬰兒說話時,會如何改變聲調的聲學參數-基頻曲線(F0 contour)、基頻均值(F0 mean)、基頻範圍(F0 range)以及基頻斜率(F0 slope)?結果發現,客語「兒向言語」的語音聲學特徵有:聲調提升,聲調音域變寬,聲調升降急遽、聲調曲線明顯等效果。至於「入聲」的變化,因「陰入」與「去聲」同屬「高平」調,在「成人對話」裏,其聲學描繪體現為二條幾乎重疊、帶有微降走勢的基頻曲線;然而「兒向言語」的「陰入」曲線卻分布在較高頻的區域,與「去聲」之間有著明顯的聲學間隔。我們認為,客語「兒向言語」高平調的舒入對比,在基頻相關參數上的變異,肇因於入聲音節結構中的「塞音尾」。在世界眾多的語言裏,「塞音尾」不僅和「喉塞音」(glottal stop)的出現有所關聯,且常為後者所取代(Ladefoged & Maddieson, 1996)。「喉塞音」的發聲特徵是:聲門突然地緊縮(Kingston, 2005; Tang, 2008)。由於聲帶緊張度增強,而產生高調作為「喉塞音」的伴隨現象(Ohala, 1973; Zhu, 2004)。其次,本文試著從超語言(paralinguistic)及語言的角度,去詮釋客語「兒向言語」所做的聲學改變。「維持注意力」及「促進情感溝通」是其主要的超語言功能。語言功能方面,除了感知(perceptual)上,聲調訊號的突顯(salient)之外,「兒向言語」聲調空間(tone space)的擴張,使得整體音位(phoneme)格局間的聲學距離拉大,進一步暗示「兒向言語」可能是一種清晰言語(clear speech),讓嬰兒更容易區分不同的聲調。最後,本研究聲調高度發音的結果,和文獻上聲調習得的年齡相呼應;同時意味著,MIPhI Model在超音段層次上的假設,需考量到印歐語言之外的聲調語言來予以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