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85)
期刊(132)
学位论文(55)
图书(13)
会议论文(4)
视频(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585)
期刊 (132)
学位论文 (55)
图书 (13)
会议论文 (4)
视频 (2)
按年份分组
2015(2)
2014(210)
2013(103)
2011(105)
2010(88)
2009(59)
2008(46)
2007(26)
2004(6)
1999(2)
按来源分组
闽西日报(79)
其它(65)
绿叶(2)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
红土地(1)
南腔北调(名犬)(1)
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1)
語文學報(1)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
源流(1)
太:让更多游客了解客家土楼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贺新春,送大礼,胡总书记来到土楼里,土楼人家真欢喜,让我们和你的家人共庆欢乐同欢喜。” 这是永定县高头乡党委书记江太自编的一条短信。2月16日,江太对记者说,这既是一条祝福短信,同时也想通过短信将千载难逢的喜讯告诉亲朋好友和众多乡亲,让大家一起分享喜悦。 & nbsp; 江太清晰地记得,
客家傀儡戏行业公会:“公会”
作者:梁伦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闽西客家傀儡戏的历史悠久,其发祥地为上杭县白砂镇。明初,由当地温、赖、李、邱、梁诸姓先民从浙江杭州传来傀儡戏。水竹洋梁姓奉傀儡戏神田公于家堂供奉。此后,上杭傀儡戏逐渐流行于连城、长汀、武平、永定和粤东的大埔、五
龙归寨“七圣宫” 客家风情
作者:王用功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远离集镇15公里的长汀县濯镇龙归寨小山村内,有一座始建于明末的古老宫寺――七圣宫(如图 )。该座宫寺占地面积约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0平方米,为土木结构,青瓦屋面,五福门楼,飞檐翘
当代赣南畲族与客家族群关系研究:以信丰县村为个案的调查
作者:陈文红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畲族  客家  认同  文化建构  族群关系 
描述:模式,进而阐述当代畲客关系内涵。赣南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和文化区域,畲族与客家共生于此,产生了广泛的族群接触与文化涵化。因此,研究赣南的畲客族群关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通过对村这一畲客村落的研究
大話八閩?古田五龍村:客家紅土煥綠意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農曆大年三十,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來到龍岩上杭縣古田鎮,參訪著名的「紅色聖地」古田會址後,胡主席興致勃勃走進五龍村,與熱情的村民一道包艾葉飯、裹糖棗,並跳起歡快的客家舞,共同祈願生活年年好、節節高。透過現代傳媒,全球數以萬計的觀眾認識了五龍這個閩西紅土地上的客家小村落。 遺存千年客家
连城方言性质小议
作者:罗滔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本文与严修鸿先生讨论连城方言的性质和归属问题,认为连城的城关、四堡、新泉、庙前的方言没有闽语特征,不能叫“带有闽语特征的客家话”;姑、赖源话,客闽混杂,以客话为主,应称之为带有闽语成分的客家话,不宜看作是“受客家话影响的闽语”。
台湾客语现代诗田园主题作品研究
作者:吴育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田园  客家文化  客语诗  现代诗 
描述:代詩中田園主題作品產生的原因;第三章「台灣客語現代詩園主題作品的分類」將所有的作品依其內容進行分類,歸納園主題作品的主題類項;第四章「台灣客語現代詩中田園主題作品形式特色」討論詩人創作的藝術手法
罗幼新展出客家风情画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南方日报讯(记者/李)画家罗幼新作品展明日在广东兴宁市文化广场举行。罗幼新早年毕业于广州美院油画系,一直实践于油画艺术民族化。 罗幼新近年倾心于客家风情题材的创作。他的国画人物大多描绘客家劳动
港台客家鄉賢香江聚首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報訊】(記者 解玲)「源同流,聲相逑,東方之珠喜聚首」。日前,梅州聯會的會歌又在中環會所響起,該會成員以歌聲熱烈歡迎台北梅州同鄉會理事長羅台生一行到訪,該會永遠榮譽顧問羅煥昌、會長余鵬春、諮議會主席林光如,中聯辦台務部部長高級助理仇長根、處長李堅怡和胡春光,兩地客家鄉親逾60人聚首,場面溫馨
解读客家文博馆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文瑞 赣州,是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形成的摇篮。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客家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开拓耕耘。汲取着天地之精华,浸润着赣南山水之灵性,客家人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迹和文物典章。 客家文化是客家文明发展史的生动见证和记录,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多年来,一批有志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