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6)
期刊(16)
学位论文(2)
视频(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6)
期刊 (16)
学位论文 (2)
视频 (1)
按年份分组
2015(1)
2014(22)
2013(7)
2012(9)
2011(9)
2010(7)
2009(2)
2008(4)
2005(1)
2000(1)
按来源分组
东江时报(4)
其它(3)
羊城晚报(2)
百科知识(1)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长篇小说选刊(1)
天下杂志(1)
语言研究(1)
现代世界警察(1)
杂文月刊(1)
(地方風味)客家食“茶”
作者:賴晨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食“茶” 生命源於水,健康源於茶。客家話中吃、喝、吸都叫食,故曰:食茶。客家人以山為家,得天獨厚,茶源豐富,此外,山區謀生艱難,瘴癘邪毒良多,食茶保健乃為人生要事。 講究的是擂茶。作為品粥的擂茶是客家一枝獨秀的飮食民俗奇葩。作擂茶時,擂者坐下,雙腿夾住一個的陶製擂缽,缽內多粗糙紋路(為了擂茶
粵東客家仙茶“遇暑升溫”
作者:宗申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粵東客家仙茶“遇暑升溫” 入夏以來,廣東連續發佈藍色高溫預警。面對“居高不下”的天氣,市民想盡辦法消暑降溫。而被海外僑胞稱為“仙茶”的竹殼茶此時便成為了人們降暑的法寳。 竹殼茶是客家地區特有的傳統保健茶,在當地已流傳近四百年。因其用竹殼包紮成五個連珠葫蘆狀又名葫蘆茶,內含鴨腳木葉、葫蘆茶、雞骨草
八旬老翁创客家山歌教育下一代他的客家山歌集——《徐平民歌集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闲时,徐平老人和妻子在家里聊天,日子过得简单而快乐。东江时报记者黄尉宏 摄 ■东江时报记者黄尉宏 在惠阳区淡水曲岭窝,住着一位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已20多年的老人徐平,打起快板唱客家山歌是他乐享晚年的最大爱好。他今年83岁了,20多年来自创了近百首客家山歌,内容多是爱国题材和惠阳20多
《八子参军》:客家风情的艺术集成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记者刘青 特约记者欧艳芬 激越的唢呐声破空而来,大幕在《十月怀胎歌》的“孕”舞中轻轻拉开。“公婆吹”、做肚兜、纳鞋底、送郎调,矮子步……在《八子参军》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曲调都是那样熟悉和亲切,《八子参军》可谓客家风情在舞台上的艺术集成。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薛若琳评价道:“《八子参军》
客家妹12年独撑一个家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她把自己当做“铁人”。每天早上6点起床,做饭,帮不能动弹的丈夫按摩,照顾好儿子和年迈的公婆,不管刮风下雨,扛着锄头就出门;天黑了,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又开始为丈夫忙活。 近日,龙岩长汀县铁长乡党委、政府表彰“十大模范家庭”,陈六金一家荣获“孝老爱亲模范家庭”称号。 每天起早摸黑 陈六金
香港乡贤林峰的客家文学情结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虽然居住在香港,但对家乡蕉岭却有着深深的情结,不仅经常写到家乡的山水人文,而且经常回到蕉岭,与家乡的文学界人士一起,研究文学,传播信息,推介客家文学,在香港和蕉岭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两地的文学发展作出不懈努力。他就是香港诗词学会会长、世界蕉岭诗书画人联谊会顾问林峰。  回乡寻找
“《八子参军》也可以说是一部客家大戏”——解读大型采茶歌舞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1月7日,大型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术报告馆进行首次对外彩排。该剧大量运用“矮子步”等赣南采茶戏特有的舞蹈动作,展现浓厚的赣南地方特色。记者吴悦 摄 ■核心提示 11月7日,大型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首次对外彩排,剧中对白充满本土乡音,如“样么子搞(怎么办)
以“六堆”精神凝聚客家族群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六堆客家人拥有自己的运动会 六堆义民“忠义祠” 2010年10月9日至16日,梅州市农业交流考察团一行19人,应台湾有关方面邀请,赴台进行为期8天的交流考察活动。 魏宇文教授在体验客语自学 追溯客家先民的来台历史,最早大约可以推溯到明郑时期,据说他们最早
罗香林 客家君子 赤子心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955年罗香林出席阳明山会议,与蒋介石握手。 本版撰文:雷辉 范承刚 以史学为终身职志 罗香林初入清华学的是经济,几个月后转入历史系,立志以史学为终身职志,此生之愿,在于“中华文化的发扬,民族道德的流传” “读书贵为国家谋学术独立,不有创获,胡以立世,吾儿其自奋发!”父亲这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