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080)
期刊(779)
学位论文(230)
图书(200)
视频(72)
会议论文(41)
人物(4)
图片(4)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080)
期刊 (779)
学位论文 (230)
图书 (200)
视频 (72)
会议论文 (41)
人物 (4)
图片 (4)
按年份分组
2015(75)
2014(1271)
2013(588)
2012(601)
2011(625)
2008(239)
2007(121)
2004(33)
2002(6)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884)
其它(384)
赣南日报(180)
客家研究辑刊(60)
源流(9)
客家(5)
资源导刊(地质旅游版)(3)
山花(2)
散文(1)
时代文学(下半月)(1)
仙霞岭上客家村 ――“小蛟洋”浙江遂昌县塘岭村
作者:傅长盛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塘岭村勤劳的客家妇女忙乎着准备菜肴招待远方宗亲。 大山坡上的塘岭村在浙江南部仙霞岭大山中,有一个叫塘岭的小村,至今说着和祖地上杭县蛟洋村一模一样的客家话,风俗比上杭农村更淳朴古老,被誉为浙江“小蛟洋”。 明末清初,上杭县蛟洋村的傅氏先祖,和成千上万的汀州府移民一起,辗转来到浙南、浙
广东客家茶文化与客家名茶品质研究
作者:卓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东  客家  茶文化  名茶品质 
描述:和市场竞争力的途径和策略,以期为促进客家茶产业的发展,抛砖引玉。研究的主要结果有: 1、首次比较系统地揭示了客家茶文化的基本内涵。研究内容包括客家茶叶的历史与种类,客家茶山、茶寺、茶亭,客家茶具
客家文化与钟理和作品研究
作者:官娇英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钟理和  客家文化  硬颈精神  漂泊意识 
描述:的身份,用文学作媒介为读者呈现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让读者领略客家文化的独特面貌,而文学也以客家文化为底色,丰富了自身的内涵,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品位。本文通过对钟理和作品与客家文化关系的研究,意欲彰显客家文化的独特面貌、深厚的内蕴,并把握钟理和作品的审美风格以及其创作因作者的理性自觉而呈现为对客家文化的超越提升,进而促进文学与文化的良性互动。 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客家文化的形成与品格,为钟理和的作品分析研究奠定一个理论基础。客家民系是汉民系的支系,经过五次大迁徙,从中原地区最终入住闽粤赣山区,因此,客家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但在迁徙过程中以及来到入住地后吸收了其它不同质态的文化,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博杂多元的客家文化。由此可见,客家文化的基本品格:适应性变异性品格。除此以外,客家文化也具有二元性品格,如既有封闭保守的一面也有开放进取的一面。对于客家文化的要素,历来各位专家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其基本观点一致即:浓厚的宗族观念、硬颈精神、和谐观、独特的客家女性意识。除论及客家文化的品格和要素,第一章还阐述钟理和的身份。这是第一章的三个方面内容。 第二章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即钟理和作品思想意蕴中渗透着客家文化的元素及其对客家文化的超越。这一章从四个方面论述。第一节是风景的描写。由于客家人集中居住在闽粤赣山区,而山区的主要资源是土地、植物,所以钟理和的风景描写突出了对土地、树木及对绿色的偏爱。第二节是风俗的描绘,主要是招赘婚、结拜同年、客家山歌、同姓不婚、求雨丧葬等仪式,第三节是客家精神,主要是从家园情结、漂泊意识、硬颈精神、独特的客家女、和谐观等方面论述。以上既是对客家文化的具体事象进行介绍评论,也对客家文化的内在精神特质进行深入挖掘,印证文学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即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文学的生命。而文学对文化还具有超越的功能。所以第四节是论述文学对文化的升华,主要有:强烈的宗族意识升华为民族意识、对文化惰性的批判、商业文明的萌芽。前面两者是钟理和作为知识分子对自己所属文化的自觉和特殊的时代背景所致,后者是台湾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的必然。 第三章阐述文化观照下的美学风格。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和简练质朴的语言两个方面论述。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主要表现在题材上选用下层人民的庸常小事、平淡人生,人物刻划上作家关注底层的弱势群体并按照生活原有的实际情况地刻划;在意象的选择上选用山区生活中与农耕劳作关系紧密的普通意象;结构上近似平铺直叙,这种创作手法的选用是客家人注重实际生存的文化传统、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对钟理和的创作影响所致。语言也不夸张繁富,这也是因为客家人居住于山区,朴素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的审美取向即以质朴为美,这种审美取向自然引导着作家的审美观。 钟理和先生一度处于日据时期,日本殖民者实行殖民主义教育欲消除民族认同、扭曲民族记忆。钟理和对客家民俗的描述有助于恢复民族记忆、加强民族认同;台湾光复后,国民党提倡反共八股文艺,钟理和对客家文化的书写也即是对民间文化的认同,对主流话语的疏离、抗拒,是对自由意志的有效表达;其时也开始流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它给台湾文坛带来丰富的表现手法同时也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如虚无主义个人主义的抬头,钟理和坚持现实义风格也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不过,钟理和先生由于处于封闭的山区,山地文化造成作家视野相对狭窄,自传色彩过于鲜明,局限于日常生活的叙写,未能从宏观上把握当时的历史进程,同时文体意识不够自觉。
专家为客家歌曲把脉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郑丽虹)昨天下午,一曲曲动人心弦、韵味绵长的创新客家歌曲在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音乐厅唱响,第四届深圳客家文化节在这里举行了“创新客家歌曲展示点评会”,著名音乐人方天行、陈小奇、陈洁明、姚峰、姚晓强等到会对现场播放和演唱的创新客家歌曲进行了精彩点评,并一致认为创新给客家歌曲带来了新的生命
翔安办客家文化节 金门同胞也参加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前日上午,客家文化进社区活动,在翔安新店镇溪尾回汉小学内举行。活动由市社科联、市客家经济文化促进会与溪尾社区合办。 原汁原味的客家山歌、幽默诙谐的相声小品、来源生活的民俗表演,让上千居民领略到了客家文化魅力。 当天,金门昔果山一百多名余氏宗亲会的成员,也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借机回到溪尾余氏祖庙
土楼“三杰” ――记永定客家土楼的三位民间艺人
作者:何雪昌 卢基莹 李添华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李天生: 唱响山歌情满怀 “八月十五看月光,看到鲤鱼腾水上;鲤鱼唔怕飘江水,连妹唔怕路头长……”在土楼里我们看到这位年逾八旬“山歌大王”正在演唱客家山歌《八月十五看月光》。这回响在土楼里的歌声,音调雄浑,节奏沉 稳,饱含着深情意,凝聚着希望…… 1955年7月,李天生在县“千人山歌擂台赛”上
观澜田园客家风情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想要远离城市的喧嚣,找一个好去处,那就到深圳观澜山水田园农庄吧。这里没有川流不息的车辆,没有工业社会的汽油味和轰隆声,也没有钢筋混凝土构筑的高楼大厦。步入山水田园环保农庄,您可以闻着清新扑鼻的泥土芬芳,品尝农庄自产的种种美味佳肴,也可感受到客家文化浓浓的乡土气息。 在山水田园农庄,您可以享受森林沐
永定新旧移民之客家话比较:以杨梅镇秀才窝与蘆竹乡羊稠村为例
作者:徐雨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羊稠村  新移民  秀才窝  永定  客家话 
描述:與目的,並交代文獻回顧等;第二章為永定新舊移民客家話之語音系統,分別對秀才窩及羊稠村的語音系統做交代;第三章將研究主體之永定客家話與中古音做比較;第四章分別從聲母、韻母及聲調三方面探討新舊移民永定客家話的語音特點;第五章研究二者音類之間的關係,包括聲母發音部位和方法的不同如何影響韻母的表現、不同聲母系統的歸併類型,及不同韻攝間的合流與平行現象;第六章是新舊移民永定客家話詞彙比較;第七章為結論,交代研究發現與成果及不足之處。秀才窩與羊稠村乃尚未被發現的永定客家方言點,以二者為研究主體之立意在替客家研究增添新版圖。且今下台灣新移民的研究多只關注於以新娘身分隻身來台的東南亞新移民女性,並未把焦點放在羊稠村這樣一批「大陸新移民家庭」上。以新移民的研究對象而言,忽略了這一批本身即為「唐山公」、「唐山嫲」的羊稠村永定新移民;以新移民研究範疇來說,以往只注重在文化方面,未有深入對語言的研究;再以語言學界研究而論,台灣語言學界尚未出現以新移民語言為對象的研究,故本論文在新移民及台灣語言研究方面,有將研究視角向不同對象及範疇邁進之新意。
客家惭愧祖师神像造型粤东闽西至台湾的转变
作者:王志文  来源: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善目佛教高僧神尊造型;相反,台湾所看到的惭愧祖师造型,却是:“头戴王爷冠,身着文武装,跣足坐王位。举剑斩魍魉。”这样杀气腾腾的武将造型,实在无法与祖师公联想在一起。这其中有许多未解的谜,等待我们去发掘与探寻。河洛客随着客家研究的兴盛,也渐渐为人们重视。但是,因为时间的久远。生活习性的融合,母语的流失,使得这方面的研究更显得困难。有时研究区的受访者,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族群身分认同,若不细查很容易被误导。幸好汉人对神鬼的敬畏,使其宗教教信仰有强烈的保守性。在“前礼没除,后礼没设”的心态下,可以将许多昔日的社会文化、生活习惯、风俗民情冻结在其中。彷佛一把开启时光隧道的钥匙,提供我们探寻过去的线索。但是在台湾地区,信徒却都分布在河洛语优势分布的地区,主要在南投县草屯、中寮、竹山、鹿谷、埔里一带,这些说河洛话的信徒。围绕在原客家人信仰的惭愧祖师周遭,特殊的信仰现象,代表着不同于其他原乡祖籍神的信仰崇拜意义。本论文利用现在仅有的文献数据,再配合田野访谈,在南投县中寮乡惭愧祖师信仰密集的地区,以曾经回原乡祖庙谒祖的地缘性村落大庙长安寺为例。以及惭愧祖师信仰的原乡区,粤东梅州祖庙灵光寺以及闽西永定湖坑镇,两岸三地神像的造型变化为例探讨,从原乡唐山过台湾,到台湾南各族群之造型差异比较。
客家民俗展演起欢歌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叶东兴刘雨华记者刘念海文/图 上刀山、车马灯、跑马飞、单人蚊帐戏……一幕幕经典的客家民俗展演,令游人眼花缭乱,惊叹不已!原来赣州本地还有那么多精彩的民俗文化散存于民间。 为了把当地鲜为人知的民间民俗文化发扬光大,开发、促进、发展、提升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拉动旅游内需,近日,安远县在风光旖旎的东江源头三百
上页 1 2 3 ... 8 9 10 ... 23 24 25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