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人生 用挚爱书写客家文化的“音乐符号” ——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许开聪、李银兰在海峡两岸客家山歌赛上原汁原味的山歌表演声情并茂
“敢久唔前唱山歌,声音又哑痰又多;敢久唔前见涯哥,情较少来忆较多……”近日,在龙岩市首届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上,由上杭县选送的客家原生态歌曲《歌有情妹有意》被评为十大金曲的第三名。听过这首歌曲的人,往往会被许开聪、李银兰这两位农家歌手
-
两岸客家韵永驻客家情——赴台参加大型电视文艺晚会《客家之歌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何 吟
尽管已是第三次赴台了,但当飞机于5月23日中午平稳降落在台北桃园国际机场、再次踏上宝岛土地时,我的心情还是激动不已。我们龙岩市汉剧团一行39人,应邀专程赴台参加《客家之歌·龙耀千秋》大型电视综艺晚会演出。
第三届“客家之歌”大型电视综艺晚会,于2012年5月26日在台湾
-
81岁老惠州杨维俭忆幼时端午 老客家忆端午 龙舟仪式好隆重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前年西湖龙舟赛。 本报记者方炳徐 摄
今年81岁的杨维俭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惠州人。说起过端午节,杨维俭马上就想起小时候观看赛龙舟的情景,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激动人心。
赛龙舟前先“抢青”
杨维俭说,以前惠州端午节的龙舟赛是在东江上举行,大概有30支队伍参加比赛,每只龙舟可以载近50人,船头放锣
-
生意不错突走佬60多员工全懵了 ■事发上排客家羊庄 ■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羊庄厨房内一片凌乱,钩子上还挂着半只烧鸡。
▲空调等值钱的东西已被连夜搬走了。本报记者杨建业 摄
本报讯 (记者黄俊书)您听说过生意还不错,老板却走佬的事吗?前日,位于市区上排的客家羊庄就上演了这样一幕走佬事件。这位“平时为人很好”的老板突然走佬,被欠下数月工资的60多名员工一下子
-
21年风雨无阻摆摊修鞋从浙江到惠州的修鞋匠杨义飞手艺好,熟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杨义飞正在认真地修伞。 本报记者叶莉子 摄
上世纪80年代,不少浙江人来到惠州,用勤劳的双手、精湛的手艺当起了修鞋匠。后来大部分人陆续回去了或到其他地方谋生,只留下为数不多的浙江籍修鞋匠,仍然坚持在惠州做着老本行。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份水村的杨义飞就是其中之一。今年是他来惠州的第
-
客家麒麟舞进维也纳金色大厅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莞清溪镇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清溪镇麒麟前往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第二届“文化中国·维也纳金色大厅青少年文艺晚会” 演出并获金奖。
清溪麒麟应邀参加澳大利亚国际旅游节。
传统的麒麟舞威武中透出吉祥。
深圳商报驻东莞记者 王海荣 通讯员 柯 坚 文/图
东莞市清溪镇紧邻深圳坪山和惠州新圩,是一个纯粹的客家镇。该镇的麒麟舞
-
坪山街道打响客家文化品牌
-
作者:谷少传 黄健 肖汉鲁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坪山在崛起,深圳本土客家文化在复兴。$$今年1—8月份,坪山街道实现工业产值80亿元、国地两税收入5.53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1.3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5.6%、59.8%和29%。其中:国税收入3.85亿元、地税收入1.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和30%。与其同时,坪山街道保护
-
客家葛藤坑传说的生命意象和史诗意蕴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廖开顺
每一个古老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史诗,或者具有史诗性的神话、古歌和传说,叙说民族的起源、生存和想象。客家不是一个民族,它只是汉民族所衍生的一个支系,形成于汉文化发达时代,因而客家没有史诗。但是,客家又是汉民族一个极其特殊的民系,辗转迁徙,历史悠久,因此,它有集体创作的反映自身历史的民间传说。
-
梅州佳酿醉美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今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等领导在梅州调研时,兴致勃勃地品尝一线天蜂蜜酒。
今年8月,市委书记朱泽君、市长谭君铁等领导共同为珠江啤酒梅州生产基地首期项目投产推杆。
副市长陈建青在广东明珠珍珠红酒业有限公司调研。
客都梅州,山清水秀,生态优
-
走近客家首府――长汀(散文)
-
作者:陈颖华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盛夏八月,我随人大考察团慕名前往客家首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闽西长汀,感受客家文化和革命圣地的光荣传统,聆听革命故事,学习苏区精神,感慨万千,收获良多。
长汀,古时称汀州,其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唐朝始为州、郡、府所在地,成为历代闽西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是福建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创造了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