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州文史 第17辑 客家文化研究与梅州名人故居
-
作者:陈定开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梅州文史 第17辑 客家文化研究与梅州名人故居
-
“五色话”使用现状及其濒危的原因
-
作者:韦茂繁 韦树关
来源:中国首届人类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五色话 使用现状 汉语方言 壮语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 语言成分 民族语言 壮族 壮侗语 混合语 中间状态 一种语言 平话方言 民族成分 乐乡 客家方言 差异 北方方言 桂柳话 县志
-
描述:。之所以称“五色话”,按当地的说法,是因为这种话夹杂了壮语、土拐话(汉语平话方言)、桂柳话(汉语北方方言)、麻盖话(汉语客家方言)等多种语言成分。冠以“五”,乃言其多也。作为一种民族语言,“五色话”正处在“民族语→混合语→汉语方言”转化的中间状态。
-
客家家長對家庭文化傳承的認知與態度: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
-
作者:羅美蓉
来源:国立嘉义大学2005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客家文化 多元文化教育 文化傳承
-
描述:多元文化教育傳承。在變遷的社會,多元文化教育如何在家庭中與逐漸轉型的社會調和。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歷程不同,家庭文化的潛移默化、世代傳遞是文化傳承的基本,父母乃是扮演文化傳承的重要角色,本文透過訪談了解家長對於家庭文化傳承的態度,去執行家庭教育中多元文化教育傳承面貌的探索性研究。 近年,客 家族群意識抬頭,社會風氣漸趨開放多元,傳統文化的傳承推廣蓬 勃。文化教 育復振,學校的文化傳承教育,推行以來諸多的疑慮、困擾,於是 本研究企圖 探討學校教育以外的家庭教育中,多元文化教育傳承。在變遷的社 會,多元文 化教育如何在家庭中與逐漸轉型的社會調和。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 的歷程不 ?┄勌矴?輁 ? ?┄???〉?輁 ? 扮演文化傳 承的重要角色,本文透過訪談了解家長對於家庭文化傳承的態度, 去執行家庭 教育中多元文化教育傳承面貌的探索性研究。 的家庭教育中,多元文化教育傳承。在變遷的社 會,多元文 化教
-
苏区教育与区域社会:以闽西苏区为例(1928—1934)
-
作者:袁年兴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共产主义教育 客家文化 革命教育 闽西革命根据地
-
描述:。所以,土地革命时期发生在闽西地区的那场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活动,其实质就是它所承载的外来文化与闽西传统文化之间互相冲撞与互相融合的过程。 闽西地区是客家人的发源地和聚居地,客家先民在长期辗转、耕植
-
總統施政評價的影響因素探討 -一個貫時性與橫斷性共同資料的
-
作者:白瑋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貫時性與橫斷性共同資料分析 總統施政評價
-
描述:我們更全盤瞭解施政評價影響因素的架構。最後,研究發現,時間、經濟環境、事件、政黨認同與省籍皆是總統施政評價評價的影響因素:1.隨著時間的流逝,總統施政評價有衰退的趨勢。2.在好的經濟環境時,總統施政評
-
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
作者:余美珠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森林旅游 评价体系 资源开发 福建省
-
描述:森林旅游区、闽西客家红色文化森林旅游区;对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开发,分析了不同类型森林旅游区的特点、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的差异,海滨森林旅游区可开发成为以海滨海岛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森林旅游区;山野森林旅游区可开发成为以山地森林...
-
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
作者:闫兴亚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科学发展观 区域一体化 闽粤赣边 客家区域
-
描述:、类型、条件、主体、内容、原则及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对策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试图建立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体系。为了验证此理论体系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以构建闽粤赣边客家区域旅游合作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我国
-
重庆市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型研究
-
作者:王付丽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生儿 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基因突变型分析
-
描述:型。其中有20多种能发生溶血。正常的G-6PD生化型为B型,非洲人群中有一种酶活性降低的变异型-A。在我国迄今至少已发现G-6PD香港型、广东型、客家型、苗族白沙型和台湾型等40多种B型G-6-PD变异
-
高雄市城市意象行銷之研究-以愛河為例
-
作者:鄭美緣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區行銷 城市意象 愛河
-
描述:的方式,邀請幾位產、官、學的專家,研討出未來愛河環境意象之經營策略,以期能永續經營,帶動整個大高雄地區的經濟發展與繁榮。經由專家學者的問卷調查,本研究提出以下的看法:1. AHP研究架構第二層之排序為
-
文化互动与边际写作
-
作者:张源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林海音 多元互动 “家本位”意识 女性认同 边际写作
-
描述:。
第二章,穿越劫波的精神方舟。林海音身上多元的文化基因并非是相互游离的精神元素,而是在反复撞击的过程中构成了一个互动的文化体系,这突出地体现为由客家人的“反客为家”理念、传统文化的“人伦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