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054)
期刊(415)
学位论文(276)
图书(69)
视频(26)
会议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054)
期刊 (415)
学位论文 (276)
图书 (69)
视频 (26)
会议论文 (15)
按年份分组
2015(26)
2014(657)
2013(193)
2011(221)
2008(101)
2005(16)
2004(11)
2000(4)
1999(1)
1992(2)
按来源分组
其它(330)
南方都市报(61)
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
医学信息(2)
福建史志(2)
经济与社会发展(1)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
玄奘资讯传播学报(1)
中国沼气(1)
中国地名(1)
漫画家刘兴钦之研究
作者:陈虹毓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漫画  漫画家  发明家  台湾乡土  文化创意产业 
描述:法有明顯的區別,不但缺少辨識性,也少見台灣元素融入其中,無法分辨和確立出台灣漫畫的特色所在。
過去台灣長期受到大中國意識的壓抑,台灣本土文化和價值被刻意忽略。隨著台灣民主的進程與戒嚴的解除,台灣意識日益高漲,台灣文化開始受到關注與肯定,在肯定台灣價值之餘,許多人開始重新檢視台灣的本質是什麼?台灣的特色又在哪裡?一九六〇年代的鄉土文學運動與一九七〇年代的鄉土藝術運動,不約而同從台灣的鄉土開始,如火如荼的展開尋根的運動,許多的作家、畫家、雕刻家都創作了大量的作品來積極回應。在漫畫家中其實也早已有了積極的反應,其中最具成果與影響力的當是劉興欽。出生於新竹客家小山村大山背的劉興欽早在一九五〇年代即已建立了他獨樹一格的特色,他慣用平易近人的幽默與自嘲式的漫畫,深刻的描繪台灣農村以及剛轉型為工商社會的種種,不但風靡了台灣的人們,其濃厚的鄉土特質,更讓人回味無窮,是最具台灣鄉土特質的漫畫家之一。
本研究乃針對漫畫家劉興欽做全方位的研究,包括他的生平與漫畫學習歷程;漫畫創作風格與技法的表現;尤其關注劉興欽如何型塑阿三哥與大嬸婆等極具台灣特質的鄉土人物,並將台灣其它鄉土要素巧妙的融入漫畫之中,創造出極具台灣風格特色的漫畫。此外,也將劉興欽漫畫在科學教育、道德教育所發揮的貢獻;他的發明家角色以及他在當今文化創意產業所做的貢獻等等,皆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為台灣本土漫畫家的研究,立下一個標竿。
土地与认同:美浓地区客家垦拓传说之研究
作者:林欣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地  认同  美浓  客家  传说 
描述:土地的共同認知。本文從傳說角度以美濃一地關於地區性發展的「墾拓傳說」為主要探討對象,其中又擇瀰濃地區的「動聖顯」傳說、龍肚地區的「地形的破壞與再造」傳說以及關於整個美濃地區的「神明救難」傳說三大類
台湾新世代作家甘耀明、童伟格乡土小说研究
作者:吴绍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世代作家  乡土小说  甘耀明  童伟格  客家族群  家族史 
描述:作位置,開始回顧並審視自己與土地的關係,從事富有個人風格特色的創作。
本論文即以新世代作家甘耀明、童偉格之鄉土小說為研究對象,首先,分別察看作家鄉土書寫中的元素,以及所呈現之問題意識,接著再以空間語境、時間意識、人物社群、創作手法作等面向,比較評析兩人的鄉土小說。
甘耀明的鄉土小說涵括創新的鄉土想像與族群文化中舊有的信仰價值,摻雜後現代的表現手法、後殖民的思想意識,拼貼、挪用民間文學、歷史氛圍及族群文化;信仰體系的部分,則體現在對土地、自然、神祇的崇拜,以及對生命哲學的思考,甘耀明在書寫虛構與真實錯綜的鄉土世界中,含納著族群主體性的建構。
童偉格的鄉土小說涵括強烈的空間映像與時間意象、家族三代的生命經歷、以及對反義詞概念回環往復的處理。單調的地景與潮濕的氣候、空漫逝去的自然時間與因等待而留停的心理時間、祖父輩、父執輩、我輩中男性與女性與鄉土之間糾葛的情結、反義詞中「忘與記」、「生與死」的探照,童偉格在書寫成長記憶的鄉土時空中,凸顯出家族世代感。
兩人的鄉土小說同步向前關懷,分殊向外詮釋,創作中有相同的關懷意識,卻以逆反的面向創作,拉張了新世代表現鄉土的版圖;鍾情於家鄉,著力於物象上、精神上的鄉土書寫,更可察見台灣鄉土如何投射在新世代小說家的生命情境與創作歷程之中。
客家民俗节庆的蜕变:以台中东势新丁粄节为例
作者:魏瑞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策行销  赛丁粄  祭祀圈  新丁会  仪式 
描述:有限的文獻中,應證東勢新丁粄節慶文化的歷史進化過程,探討新丁粄文化與當地區域祭祀圈的連結關係。第三章論述「新丁會」的祭祀組織,及趣味性的「賽丁粄」活動;從早期、中期到後期,從傳統到現代作一完整敘述。第四章則論述傳統的地方節慶活動,在公部門政策引導下,主導地方活動的進行,透過實證調查來分析,分別從文化、社群、經濟、政策各項層面,剖析東勢新丁粄的變與不變。第五章則對本文作一個總結與建議。 研究發現,東勢新丁粄節從傳統到現代的歷史轉變當中在文化層面上,仍保留純樸的敬天地、崇自然、重人倫的精神。社群層面上則顯示出本項民俗已由個人領域走入社群的共同參與。經濟層面上,活動在知名度的提升後,所帶來的人潮商機,讓當地產業經濟明顯活絡。在政策層面上,因為公部門的參與及重視,讓客家文化與產業聯結,在地資源與傳統資產,藉由文化經濟發展的概念,透過具體商品行銷與意義的論述,呈現客家文化符號建構與體驗,但同時也因為民主社會的蓬勃發展,導致文化節慶活動的現場成為政治人物的宣傳舞台。
The Effectiveness of Hospital
作者:張煥禎 張玉坤 李淑美 陳美芳 黃美菁 彭竟琳 顏慶雲  期号:第4期 来源: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糖尿病  醫院式個案管理  區域醫院 
描述:於23-84歲(平均52.5歲)、男性(58.3%)稍多於女性、其中65%為本省客家籍。六類自我照顧認知與行為達成率分別為:自主服藥91.3%(藥認知正確率25.4%)、低血糖處理23.3%、血糖監
抄本客家吉凶書儀“餪女”禮俗研究
作者:韓碧琴  期号:第21期 来源:興大中文學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餪女  盥饋  探房  抄本客家吉凶書儀 
描述:齊之際,始改為三日饋女;則司馬光《書儀》定庶人盥饋禮儀,實啟後世「餪女」、「盥饋」轇轕之因。女家送食以表溫暖,降及後世,日趨繁縟,有長達整月者,非僅食物之餽,且有財之贈;儀節豐儉,端視個人之貲,加以
土楼与社会环境的研究
作者:濮芳芳  期号:第15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无主次之分,我们便可以推断,他没有注意到汉族民系文化间的差别,不了解客家土楼和闽南土楼的貌合神离.一般说,客家圆寨平面布局中隐藏着三堂屋轴线意识,因为客家别强调聚族而居方式中必不可少的尊卑秩序.闽南圆
祈愿如潮--台南三山国王庙的建筑文化与历史脉络
作者:张俣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南三山国王庙  韩文公祠  潮州  客家  粤籍移民 
描述:」的祈願,不只表現在信仰對象的挑選上,也表現在其建築文化上。該廟獨特的風格特徵,追溯起來,也隱然藏身這種「如潮」的願望中,體現在建築文化表現的質層面。粵人移民傳統社會中處於領導地位的文人與官員,較傾
社会经济变迁下的客语学习及其困境之研究-以杨梅镇大同国小为例
作者:黄文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变迁文件分析  质性研究  访谈  文件分析 
描述:」,即家長共同參與學校母語課;社區母語義工常態性進駐學校,參與學校的母語教學及相關活動,使社區、學校形成母語語言巢;學生也主動走進社區,經由對社區母語情境的親近,強化客語的學習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