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时期客家与山区农业的开发:以闽粤赣边区为中心
-
作者:周智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客家 山区 农业 开发
-
描述:产技术,大力发展山区粮食生产,引进推广适应山区的优良作物,充分发展山区商业性农业,注重利用山区生态资源,从而创就了自身特色的农业经济,对山区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生计模式转型探析:以客家古村三僚文化
-
作者:周建新 张勇华
期号:第6期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客家 三僚村 文化生态旅游 乡村生计模式转型
-
描述:介绍了客家古村三僚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况,分析了三僚村乡村生计模式转型的原因,认为三僚村个案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自身力量,积极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抓住政策资源和社会资本向农村倾斜的时机,将乡村生计模式转型与新农村建设对接的理念。
-
广西客家与中原文化——从《诗经》说起
-
作者:彭会资 彭强民
期号:第6期
来源: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中原情结 创新精神 农业文明 建筑礼乐
-
描述:首次将根在中原的客家人与代表中原文化的<诗经>联系起来,阐明非凡的客家中原情结及其蕴含的创新精神,客家人传承中原农业文明及其向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新走向,客家建筑礼乐中的中原文化因子以及对和的崇尚,从而展示强大的文化力.
-
客家古民居与构建和谐社会
-
作者:毕剑
期号:第6期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古民居 人聚空间 和谐与生态 和谐社会
-
描述:客家古民居是客家先民在进入赣闽粤三角边区后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和社区环境所创造出的一种民居形式,它处处透着和谐,时时透着生态,是一种和谐的人聚空间,具有我国目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典型特征.
-
三僚与风水文化
-
作者:罗勇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僚村 风水文化 传承
-
描述:风水的正宗代表.三僚留下了许多颇有价值的风水文化遗存,被学者们誉为"风水文化的博物馆".它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三僚在风水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也为人们深入研究"原生态"的风水文化提供了物质载体和重要实验场所.
-
客家饮食的文化内涵
-
作者:肖莹
期号:第20期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饮食 文化
-
描述:客家饮食文化不仅包含着客家民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信息,而且蕴藏着该民系的人生态度、生存理念和思维方式.客家饮食文化除包含了许多中原饮食文化的因子外,更多地体现了客家社会特有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客家文化特性.
-
天时地利,粤北山区旅游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
-
作者:李明龙
期号:第10期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北旅游 黄金机遇 政府政策
-
描述:粤北山区是广东经济最落后的地方,也是自然生态保存最好的地方。连绵的山峦、蜿蜒的秀水、独特的客家文化、禅宗文化和民族风情构成了多彩的旅游资源。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建立、武广高铁的开通、中国丹霞的申遗成功,加上政府扶持政策的及时出台,粤北山区的旅游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
-
梅县民间客家山歌现状调查研究
-
作者:温丹妮
期号:第20期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现状 多元化
-
描述:全文分三个部分论述梅县民间客家山歌的现状,分别为:山歌本体、歌手和听众。结语:由于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原生态形式的山歌已经消逝了,而作为表演形态的山歌却依然存活于梅县民间的舞台上,并且它会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以适应其社会环境的形态继续活跃着。
-
赣南闹元宵 客家人的狂欢节
-
作者:钟小春
期号:第2期
来源:旅游纵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文化 赣南 元宵节 客家民俗 传说 原生态 宁都县 狂欢节 早期
-
描述:"在隐隐约约的远方,有我们的源头,大鹏鸟和腥日白光,回忆和遗忘都是久远的。对着这块千百年来始终沉默的天空,我们不回答,只生活,这是老老实实的、悠长的生活。"这是诗人海子的传说。在赣南的宁都,这个被称为早期"客家摇篮"之地,客家人将传说原生态地传承下来。
-
梅州市城镇化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
作者:罗迎新
期号:第4期
来源:热带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市 城镇化 问题 对策
-
描述:重要载体,是创新“生态梅州”的重要途径,是创新“文化梅州”的孕育温床,提出了梅州市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包括制订城镇发展规划;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建立城镇体系;创新城市管理制度,实施“经营城市”策略;重视文化遗产承传与保护,塑造客家民居建筑风貌特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