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角屋诞生“红色小上海”
-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央苏区 客家民居 长汀县 福建省 苏维埃政府 牛角 中国革命 红色 毛泽东思想 文化中心
-
描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从这里起步。它被看作是中国革命第二个转折地,它也是早期毛泽东思想的发祥地,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区,更是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它被冠以"红色小上海"的美誉。它便是位于闽、粤、赣三省边陲要冲之地的长汀。
-
云南永胜客家史研究
-
作者:叶少玲
期号:第3期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史 迁徙
-
描述:等情况的调查发现,永胜汉族使用的语言为云南官话,属于北方方言系统,未发现有人使用客家方言;丧葬习俗方面也没有发现客家人的二次葬习俗,山野间的墓穴形态也与客家墓地不同;民居建筑也无客家围屋。表明云南永胜县无客家人聚居,客家人及其后裔主要为散居。
-
曾国藩的祖籍在梅州
-
作者:白桑
期号:第3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曾国藩 太平军 梅州市 创办人 梅县 台北市 湖南 湘乡 湘军
-
描述:与客家人为骨干的太平军作殊死战的湘军创办人曾国藩,在过去绝对没有人会知道他的上代是由梅县(按即今梅州市,下同)迁到湖南湘乡定居的客家人,直到1972年间,世界客属在台北市召开第二次恳亲大会时,由于曾宝荪、曾约农姊弟到会报到,才揭开这个事实。
-
宣传客家文化 展示闽西风貌
-
作者:钟德彪
期号:第4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学研究 闽西日报 闽西客家 胡文虎 宣传报道 客家精神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人文景观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描述:宣传客家文化展示闽西风貌钟德彪闽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过,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闽西又是客家人的聚居地,这里独特的客家风情令人心驰神往,特别是这里的冠青山、土楼、百姓镇、长汀历史文化名...
-
最忆是“鱼丸”
-
作者:朱江勇
期号:第1期
来源:美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 “鱼丸” 美食 风味 品尝
-
描述:我的家乡瑞金地处江西东南边陲,武夷山南段西麓,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素以红色故都蜚声中外。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其语言、饮食、风俗、文化皆属于客家体系。其中吃的东西不仅品
-
论苏区红色歌谣与客家妇女的革命斗争生活-论苏区红色歌谣与客
-
作者:周晓平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歌谣 客家妇女 革命斗争 改编
-
描述:苏区红色歌谣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斗争时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充分用来鼓动与宣传广大苏区人民参军参战的有力工具。在这场革命斗争中,客家妇女以其昂扬的革命斗志、空前高涨的革命热情,参加了这场运动并结合喜闻乐见的客家山歌,改编与创作了不少红色歌谣。客家妇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从赣南客家的丧葬礼俗看李白的“剔骨葬友”
-
作者:盖翠杰 陈锦春
期号:第4期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白 剔骨葬友 南蛮文化 丧葬礼俗
-
描述:李白为好友吴指南举行的洗骨葬并非传统中原汉人的葬俗,故以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考察中国古代典籍所载二次葬葬俗,并用赣南客家现存丧葬礼俗相印证,可知李白深受南蛮文化的影响;而考察唐人用词习惯,则可纠正清代著名学者王琦对李白书信文字的误解,其校勘“筋肉”应为“筋骨”.
-
一品盐(火局)鸡 味绝热销赚大钱
-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科技创业月刊(创富指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肉鸡 盐 绝热 产品特点 现代科技 白条鸡 三黄鸡 违禁品
-
描述:一、产品特点:采用优质白条鸡(肉鸡、蛋鸡、三黄鸡等均可制作),在原有正宗广东梅州客家盐(火局)鸡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融入现代科技,将传统盐(火局)改为卤水卤制,加入多种中草药香料调料(不含大烟壳等任何违禁品),经过洗、腌、煮、焖、晾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独创了“二次增香”和“飘香”工艺.
-
徽章见证历史--记"军事调处执行部"徽章
-
作者:张斯媚 王新亮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价值 徽章 军事 第二次国共合作 鉴定委员会 革命斗争 叶剑英 抗战后
-
描述:这枚“军事调处执行部”(下文简称“军调部”)徽章珍藏于叶剑英纪念馆。它是抗战结束后成立的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人员佩戴的证章,记录了党抗战后的一段特殊历程,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后期在叶剑英同志领导下我党取得革命斗争胜利的见证,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于2012年被广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级文物。
-
赣南方言的历史演变举要
-
作者:郑材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普通话 历史演变 客家话 面条 赣州市 洋火 音素 典出人 世居
-
描述:明显的例证之一是:在此之前赣州市区的中小学全部用赣州话进行教学,此后才逐步改用普通话。第二次是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作战,北方党政干部南下开辟工作,便把普通话带到了赣南的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