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锡蜡家族传承秘笈
-
作者:冯嘉雪
期号:第11期
来源:南华时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从一家小小的手工作坊悄然蜕变为今日的现代化公司。 这家名为皇家雪兰莪的公司创始人是一名潮商。1885年,一个姓杨的年轻人从汕头港口越洋来到吉隆坡,与早已在那里作了锡匠的兄弟相会,并在
-
岗厦14号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山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似乎矮了些,讨好的表情还没有褪尽,晾在原处。几页皱巴巴的信纸被甩到台面。其中的一页轻轻地弹起,差点落在地上。那是当年岗厦村的回信。前一封是告知要找的人搬走了,去向不明。后面是个公函,意思是您的来信收悉,无法联系到相关人,最后一行是欢迎海外及港澳同乡回来投资。 石雨春没等父亲,快速转了身,走出拆迁办大厅。光辉房产中介的门牌刺了他的眼睛。石雨春从眯起的眼缝里看到,正有人从座位上站身,向他微笑,准备出来拦住他说话。他加快了脚步,离开了这一大片金色。他不想让人见到。更关键的是不想他们知道眼下的结果。为了争取到赔偿的代理权,三番五次找他,还送了一幅大芬村油画和一份生日蛋糕。又走出几米时,见到新贴出的告示。旁边是几个人说话,还有人拿着计算器算账。红纸上是签约拆迁户的姓名,物业面积和赔偿面积或金额。担心有人跟他打招呼,石雨春低下头,快走了几步,这时,熟悉的音乐和讲解声在身后响起,在您的大力支持下,岗厦将被改造成为中央配套功能区,成为深圳特区又一创举。想到这片城中村很快将变成高楼大厦,与他们一家再无关系,父亲从此没了话题,没了寄托,还有他和弟弟渴望的奇迹,将永远不能出现,石雨春鼻子酸了。他不知围着岗厦街走了多久,才意识到脚已经疼了。 之前他就对父亲所谓的老房子赔偿半信半疑,还说过打击的话,可现在想法不同了。如果不是因为穷,在东北两个儿子都没工作,没出路,父亲不会动这根筋,打这份歪主意。电视里说,深圳要办大运会,岗厦村拆迁,许多居民一夜间成了亿万富翁,连一些海外的华侨也回来认祖归宗。父亲说过他这辈子都在等这一天。搞到当年材料,就能拿到一大笔钱。石雨春觉得父亲的样子鬼鬼祟祟,聪明人一眼便能看出破绽。 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石雨春突然觉得自己必须懂事,真正地承担起长子的责任,不能再按着父亲的思路想事做事了。否则人生就被彻底耽误了。 很快石雨春就听见了不远处的声音。是父亲把放在口袋里用于庆祝的酒,喝了半瓶,没出办事大厅他就已经醉了。是保安把他赶了出来并拖到了大街上。他抚着岗厦的那棵百年老树站起身,踉跄着走到了满是油渍的大排档前,对着吃饭的人高声说,“去过东北吗,天又高又蓝,四季分明,白菜是白菜,猪肉是猪肉,不会像这里热得要死,雪也不下,青菜怎么做都不好吃。”说话的时候,汗在他的脸上淌出两条小沟,沾了些灰土。石雨春见了,吓出一身冷汗。他快速闪进人流,准备早一点逃回家中。 平时石雨春宁愿跑到楼顶发呆也不回家。所谓的家,在文化大厦后面的岗厦村。除了没有离开的本地人,这条街住满了租房客,包括开出租的攸县人,四川帮,关中汉子、各种手艺人,修鞋,补衣服、卖水果的小贩和摩托仔们。还有一些做那种事的女人。她们像是刚醒过来的精灵,闪着发亮的眼睛,活跃在午夜街头。石雨春父子的出租屋便在其中。每月四百,不包水电费、卫生费。在关内,除了清水河一带,这里的房价应该最便宜。石雨春不喜欢回到这里有原因。平时少话的三个男人,挤在同个房里很是尴尬。光了大半个身子,会发现彼此的丑。先是父亲见了弟弟蓝色的纹身和两根被打断的手指,想叹气又不敢叹的样子,心里很烦。过去弟弟长得还算英俊,手指因打架断了之后,像是变了个人,脾气暴躁,就连相貌也发生了变化。弟弟经常死盯着石雨春的大腿和胸部,让他不自在。时间久了,自然会生出事端。好在石雨春什么事都忍着,不发作。平时他就有点怕弟弟,主要是弟弟阴郁的神情。本来石雨春还有个地方可以睡觉,只是这两天,弟弟像是发现了什么,也可能是对房子的事有预感,烦躁不安。石雨春有些怕,只好回来住,就是白天也不太敢去那个地方,毕竟隔壁住的是阿文,他不想给她带去麻烦。 原本是间仓库,用于放些节日时用的灯笼和彩旗。石雨春收拾整理过,放了一张能睡觉的铁床。一墙之隔是间大房子,里面有三张双层铁架床和几台电话。平时关紧了门,看不出具体做什么。第一次被那种声音吵醒的时候,以为在做梦,再后来才听清是女人的声音。那个下午异常安静。窗外伸进一长一短两根树梢。阳光洒在地上和一盆花上,让他有了美的享受,似乎也有了深圳人的感觉。后来听见了隔壁的声音。开始像哭,然后是笑,哭和笑掺在一起似乎有韵律,一声两声,身体迅速有了反应,瞬间变得无比雄壮。在这种声音里,他放纵了自己。 阿文是这间声讯台的领班。 那一天,没有太阳,连云彩似乎也离人很近。这样的时间里,他认识了阿文。他使劲说笑话,想让她笑。尽管阿文不笑的时候也很美。这是他一贯的作法,即使是心里在哭,嘴上也能讲出笑话来。他还能模仿赵本山,范伟,赵丽蓉说话。他拿自己都没办法。“你这是没有安全感。”胡玉则这样评价石雨春。他听了,半天说不出话。长这么大,还没有人这样了解白己。 当然在家里他不会这样。他只会愁眉苦脸,或沉默不语,一句笑话都说不出来。他不愿意见到父亲那双深陷的眼睛,总偷偷看他,似乎有话要讲。被他盯过的脸,如同被马蜂蜇过,发紧甚至是痛。有几次石雨春甚至发了火说,“你不能看电视啊。”他指着正播放减肥器的电视机继续说,“总是看我干什么,我脸上又没长钱。” “我没看啊。”父亲闪开眼睛的同时急着辩解,脸还红了,后来还是没有改变。“全是变态佬!”他在心里骂了一句。对于这个家,石雨春一点办法也没有。 见到阿文当晚,他显得闷闷不乐。反倒胡玉则心情很好,主动给石雨春按摩捶背。即使这样,还是觉得胡玉则的声音有些做作和刺耳。激情后,眉头留下两条皱纹,直到出了门,都还没有消失,包括那些小动作也显得与年龄不符。 心里有了阿文之后,他变得小心谨慎。胡玉则的眼睛无处不在。除了担心阿文受到牵连,他更害怕丢掉眼下这份好工作。 快进家门时,胡玉则的电话便打了过来。 不想接。他猜想这个女人又空虚了,需要慰藉,或者知道了房子的事想安慰他。他不需要安慰,也不想和任何人说话。为了结束这段关系,早在几个月前就减少了与胡玉则见面的次数。结束担惊受怕的生活后,内心里,他对生活做了安排,大大方方追求阿文,然后在阳光下恋爱,享受属于自己的深圳生活,他甚至有预感,再不行动就来不及了。总之他的内心因为阿文有了很大的变化。 先是内心变化。他开始变得现实,包括不再扮酷,多数时间不再去梦想一夜间变成富人。他还能到街上拣些便宜货,比如快收早市的肠粉和前一晚的面包。两块钱买三份,全家的午餐也有了。运气好,还能碰上有肉或有蛋的。 再次是外表的变化,他的装扮已恢复正常,不再像电视里的香港人深圳人,把自已搞得有别于常人。 他觉得与深圳已接上了地气,不再陌生和客气。 石雨春想到深圳发展,除了老房子,还有一个理由,那便是,他不喜欢东北。东北已经没什么可以留恋的。现在谁不向外跑啊。海南云南威海深圳广西,哪好向哪去,哪远去哪,中途也不停下。父亲厂里的烟囱被吊车拉倒、拆掉之后,他的小城像是没了坐标,让他找不准方向。他觉得自己投生错了,应该生在富庶的深圳,而不是已经萧条落寞的东北。在东北,用他的话来说是猪狗不如,活得窝囊,抬不起头。他越是不喜欢东北,便越想成为深圳人。当然,他指的是有户口有房子,落地生根那种,而不是和他一样漂着的打工仔。这样想的时候,连脚上也迈出了深圳人的韵律。见到本地人,竟有种说不出的亲和说不出的喜欢。从心里喊出一句,“你好,我都系深圳人。”对方瞪着他,扭了头,跟同伴骂了他一句,“七兴!” 他听了也不生气,而是友好地笑笑,在心里喜喜地补上一句,“我想同你们好啊。”他用的是深圳普通话。听见自已短促的句子回荡在空中,石雨春内心非常愉快。想事做事,也有了感觉。 为了让自己像个深圳人,有一阵子石雨春想把名改了,弄成石阿什么的,南方味十足。他觉得即使深圳的农村也好过东北。后来打听过,有难度,只好在口头上改了。“你们叫我阿春吧。” 改了之后,说话做事也渐渐找到感觉,就连人家的冷眼和排斥也会觉得好,是讲文明。过去他多么自卑啊。父亲做不了深圳人。自己却可以经过努力变成深圳女婿。这样一来,父亲与深圳还是能够有某种联系。有了这样的计划之后,他不断学习白话、客家话,除了跟本地人沟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稀释自己口音中的土味。为此他把电视上学来的江浙话、四川话湖南话也放进来,只要摆脱卷舌、大楂子味就行。除了粤语、客家语那种韵味让他着迷。他喜欢深圳
-
艺术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城市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 熟悉的“土楼公舍”这一次降落在展厅里,它是设计师身体力行解决现实问题的典型案例。在中国郊区迅速城市化、低收入人群经济住房需求大量增加的现状下,都市实践巧妙借用客家民居土楼的模式,对空间利用和现代
-
客家人的“春牛”节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地区“鞭春牛”古风的场景再现
在客家地区农村有句俗语“牛是农家宝,农田旱地干活少不了。”可见牛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旧时也就有过牛节的习俗——“春牛”节。
春牛节,是客家地区的古俗遗风。在农耕文明时代,农村的牛是相当重要的畜力。客家人又多居住在山区,各地对牛的崇拜比较普
-
传承古法客家曲艺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乌石酱油 木鱼歌 歌本 客家木鱼 乌石 白切猪脚
陆川位于广西省东南部,是广西客家重要的聚居区之一。这里不仅有好吃到让人咂舌的乌石白切猪脚、乌石酱油,还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客家木鱼歌。
乌石佳酿古法传
到了陆川,一定要尝尝当地的客家名菜——乌石白切猪脚。一碟切得薄薄的猪脚,看似没什么特别,制作的
-
客家民俗盛宴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胡家新/图 钟德彪/文
永定县陈东乡每年举办“四月八”大型民俗活动,祭祀玉封公王、一品夫人、郎君舍人和祖师菩萨。
祭祀活动从初七开始,到初九正式结束,共三天。
据传,东晋末年,地方割据,农民负担沉重,崔、卢、王、谢四大家族中,卢氏家族的卢循领导农民起义,历时11年,沉重打击了东晋王朝的腐败统治。起义
-
客家牵猪哥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猪哥即公猪。为什么叫猪哥,这是因为客家人崇尚自然心地善良,他们辗转南迁到某地定居,以族群为主开辟生活家园,相对人丁稀少,便与一切动物为友为邻,于是便有了虾公、鹞婆、猪哥之类的尊称。牵猪哥即放猪种。公母猪交配时女人不敢围观,特别是女孩,大人会叫她回家——这是规矩。
猪是从动物驯化而来,仍具有天生野性,
-
寻访客家民居20年 只为记录独特风情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赶鹅的老人。(翻拍)
一群妇女戴着客家凉帽在劳作。 (翻拍)
惠阳秋长会龙楼。(翻拍)
今年4月,马春玉拿到了个人摄影专辑《客家乡情》。
今年4月,65岁的马春玉拿到了中国视觉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个人摄影专辑《客家乡情》,20年的民俗摄影积累终付梓问世。马春玉老家在辽宁,虽然不
-
清远人才“新客家”的榜样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张俊
读了夏明凯的事迹后,让笔者颇为感动的是,夏明凯作为20多年前清远引进的医疗领域的骨干专家,一路走来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始终引领相关学科不断前进,“传帮带”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他将勤勉奉献的一生永远定格在了清远的医疗事业上。可以说,清远医疗事业发展到今天,像夏教授这样的骨干人才发挥了关键作用。
-
客家擂茶的制作与功效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记者 朱裕森 通讯员 李克优 图/文
茶与配料放在特别的擂钵(陶器,钵体内有槽纹)中,捣细后冲水成为悬浊液或糊状的一种茶,人们称它为擂茶。擂茶是既解渴又充饥的一种吃茶方法,流传地区很广,尤以客家最为流行。
客家擂茶的由来,传说是东汉建武年间“五溪蛮”叛变,顺源水长驱直入,克郡攻县,汉帝几乎全军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