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281)
学位论文(565)
期刊(164)
会议论文(55)
图书(35)
视频(30)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281)
学位论文 (565)
期刊 (164)
会议论文 (55)
图书 (35)
视频 (30)
按年份分组
2014(605)
2013(419)
2012(474)
2010(405)
2009(229)
2007(131)
2006(62)
2004(30)
2003(30)
1988(1)
按来源分组
其它(605)
香港文汇报(133)
澳门日报(70)
海峡导报(39)
客家与中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15)
華岡文科學報(1)
风采出版社(1)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
全国新书资讯月刊(1)
谭君铁赞誉病后康复中的著名作家程贤章—— 敢于担当“客家文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程贤章向谭君铁赠送由他主编的《中国治水史诗》。(钟小丰摄) 本报讯(记者刘世锦)昨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谭君铁利用假日休息时间,专程登门看望病后康复中的广东文学院院长、有“文坛常青树”之称的著名作家程贤章先生。谭君铁对程老长期为弘扬客家文化笔耕不辍、摇旗呐喊、擂鼓助威表示钦佩,
中央苏区的客家文化背景——在“客家精神与赣南苏区革命运动”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客家精神与赣南苏区革命运动”论坛上,罗勇在发表演讲。记者刘念海 摄 ○主讲人 罗勇 3月28日,由赣州客家联谊会主办的“客家精神与赣南苏区革命运动”高峰论坛在赣州举行。来自全市文化领域和学术界的100多位专家学者聚集一起,围绕主题进行交流研讨。 在论坛上,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
客家文化、客家文学会有大的作为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专访] □本报记者李莹实习生张兰通讯员罗卉摄影古礼贤 人物简介: 白描:男,1952年8月生于陕西泾阳。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在大学任教6年,从事期刊编辑工作18年,现为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著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文学评论等500余万字,担任多部电视连续剧编剧。代表作《一
客家规劝类民歌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宁江炳 在丰富的客家传统民歌中,有不少是“规劝”人们弃恶从善、行为检点,包括劝人夫妻恩爱、孝敬父亲、疼爱子女、兄弟和睦、勤劳持家等。这类民歌的内容符合大众的道德品质和伦理观念,也表现出客家民间艺人令人叹服的艺术才能。客家脍炙人口的规劝类民歌,是民间文学中的珍品,按内容分大体可以分为下面几类:
客家吃文化撷趣
作者:钟同福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人的饮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客家人好客,“吃”文化丰富多彩,至今,民风淳朴的赣南客家,还保留着许多“吃”的习俗。 吃汤 客家村寨,处处流传着“上屋过来下屋客”;“过条门槛都是客”的俗语。客家人好客,给外来客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客家人的“汤”了。 到客家人家中做客,热情好客的主人招待
梅州佳酿醉美客家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今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等领导在梅州调研时,兴致勃勃地品尝一线天蜂蜜酒。 今年8月,市委书记朱泽君、市长谭君铁等领导共同为珠江啤酒梅州生产基地首期项目投产推杆。 副市长陈建青在广东明珠珍珠红酒业有限公司调研。 客都梅州,山清水秀,生态优
倡导行善积德弘扬客家精神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每周话题】 ●本报记者李少凤朱庆强实习记者王雅通讯员王裕发 客家人向来倡导“行善积德”。最近,梅州网网友“雁洋-卡莱”在论坛发出帖子后,本栏于8月24日刊登了《可怜受伤流浪女,谁来帮她?》一文。经陆续报道后,这名疑患有精神病的流浪女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相关部门、热心读者、网友纷纷伸出援
两岸客家青年来相会“土楼恋曲”2012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两岸青年男女装扮成新人分发喜糖。 导报记者 黄少毅 摄 又到七夕,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两岸客家青年在人间牵手。昨晚,“土楼恋曲”在永定洪坑庆云楼浪漫上演。来自两岸的200名客家单身青年,以古老的土楼为证,手拉手心连心,共赴这场充满客家文化韵味的倾情之约,将今年的“客家好爱你”海峡两岸七夕
客家山歌队活跃社区22年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山歌队的几名队员在西湖边唱山歌。 “涯(我)斗(们)老家人,心里乐开花。唱歌又跳舞,健康享年华……”昨日,一首客家山歌从西湖边传来,吸引了路人驻足聆听。在惠城区江南街道,有一支由70多名中老年人组成的客家山歌队——— 江南祝屋巷夕阳红山歌队,这支山歌队时常会在市区丰渚园里、元妙观旁、祝屋巷社区
吴松儒:客家艺苑不老松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郑继涛 鲁 云 文/图 午后,年近八旬的吴松儒,坐在永安市罗坊乡吴坊村老年人活动中心为他专门安排的画室里,静气凝神地在磁砖上作画。一会儿,一株梅花就跃然砖上。“老吴作画,全凭想像力,上千幅作品,幅幅不同。油画布昂贵,为了省钱,他还独具匠心创造了磁砖作布的画法,同样栩栩如生,真是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