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州将举行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方日报讯(记者/柯鸿海通讯员/罗伟章刘海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将于今年6月在梅州举行。3月19日至21日,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徐博东等抵梅参加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筹备工作会议,共同商讨高峰论坛筹备事宜。梅州市领导出席了筹备工作会议。
-
语言接触视野下的南康(龙华)客家方言词汇研究
-
作者:王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接触 南康客家方言 词汇 语言演变
-
描述:华)客家方言词汇。首先,笔者通过新老派南康(龙华)客家方言的内部历时比较,探求出南康(龙华)客家方言词汇的演变结果是:南康(龙华)客家方言继续扮演着“古汉语活化石”角色,但也产生了许多变异词、创新词;其次,通过南康(龙华)客家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粤方言的外部共时比较,探求出南康(龙华)客家方言词汇的演变原因是:在语言接触的过程中,南康(龙华)客家方言不断借入普通话、粤方言的语言成分,南康(龙华)客家方言的“异质性”不断增强;最后,通过语言接触下的南康(龙华)客家方言词汇演变,探求出语言接触对南康(龙华)客家方言词汇演变的影响是:在外来强势语言的影响下,南康(龙华)客家方言词汇的“异质性”不断加深,南康(龙华)客家方言词汇将不断向普通话词汇靠拢。
-
建议惠州申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华南理工大学客家研究所所长谭元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东江时报讯 (记者侯县军实习生陈雁茹 通讯员黄小华张琪)昨日上午,惠州学习论坛·政协论坛 “客家文化源流与文化惠州建设”专题报告会在市会议中心举行,华南理工大学客家研究所所长谭元亨教授应邀向现场1000多名听众作专题报告。
谭元亨阐述了客家民系产生的历史及文化背景,客家文化的主要特征、地位和影
-
杜鹃声声为客家 ——记《客家人》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总编辑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工作对于李慧鹃而言,就是一剂治病的良药。
本报记者曾秋玲
她来自内蒙古大草原,到深圳寻梦,从此结缘客家;她又来到客都梅州,担任了《客家人》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总编辑,她虽然不是客家人,却像杜鹃啼血一样宣传客家文化;她身患肺癌,却把工作当成治病的良药,时时牵挂着她的《客家人》杂志……
-
天河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启动
-
作者:黎亮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成为乞巧文化艺术节后又一推动文化发展引擎
本报讯 (记者黎亮 通讯员 田禾 图/记者莫伟浓 实习生陈思远)继乞巧文化艺术节之后,天河又多了一个文化艺术节——客家文化艺术节。12月23日,天河首届客家文化节在凤凰街启动,专家称,这是推动天河文化发展的又一新引擎。
当天上午,来自省、市的专家学者
-
“客家文化节”走进坪山光祖中学
-
作者:钟华生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深圳商报讯】(记者 钟华生)昨日,2011年“创意十二月”之第六届“客家文化节”举行了客家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深圳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客家文化节”的坪山分会场——坪山光祖中学,一场主题为“山歌创新面对面”的专场讲座吸引了两千多位师生的关注。杨宏海、何穗生等民间文艺专家与师生们进行了面对
-
客家菜有何特色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菜肴在榜上有名的系指梅州客家菜,它与潮菜、粤菜并称为广东三大菜系。传统的客家招牌菜是:盐鸡、酿豆腐和红烧肉。
与潮菜比较,客家菜偏重“肥、咸、熟”,这与客家人以往的生活水平和习惯有关。首先因为他们耕山住山,劳动强度大而荤食少,肥腻一点的食品能有效充饥;其次,客家人因长期粮食不足,即使比较富裕的
-
客家女妆
-
作者:郭真义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漫笔“话”客]
清末南社才子叶楚伧到汕头办报之时,作有《岭左剩觚》与《一万里山水美人记》二文,在其中对广东三大民系的女子装扮进行了比较,其最不满的是潮汕女子的装扮:
汕俗妇女尚纤趾
-
以客家之名,应客都之邀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活动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出席高峰论坛的主要领导嘉宾合影留念
汪洋、许嘉璐和曾宪梓亲切握手
黄华华与张铭清(海协会副会长)亲切交谈
李嘉在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致辞m270302
朱泽君主持高峰论坛闭幕式
作者向参会领导嘉宾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