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173)
期刊(1233)
学位论文(345)
视频(84)
图书(31)
会议论文(19)
图片(1)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173)
期刊 (1233)
学位论文 (345)
视频 (84)
图书 (31)
会议论文 (19)
图片 (1)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84)
2014(1546)
2013(461)
2012(460)
2011(439)
2009(189)
2008(185)
2007(85)
2006(46)
2005(14)
按来源分组
其它(436)
南方建筑(9)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6)
大舞台(5)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4)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
中国新闻周刊(2)
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
鸡西大学学报(1)
山西教育学院学报(1)
救救大万世居
作者:曾海城 陈文才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有着220年历史的客家围屋大万世居。 ●一些地方种起了瓜果。 ●老房子的墙体严重失修。 ●除了老祠堂修缮得较好,旁边的老房子都缺少有效修缮。 ◎以前坍塌的房子就算了,现在好的房子要保护好,再塌下去世居就没了。 ———曾在大万世居居住过的居民曾利华 ◎现在深圳的文物破坏和
救救大万世居
作者:曾海城 陈文才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以前坍塌的房子就算了,现在好的房子要保护好,再塌下去世居就没了。 ———曾在大万世居居住过的居民曾利华 ◎现在深圳的文物破坏和古村落消失的速度太快了,跟“深圳速度”有一拼,让人很痛心也很无奈。 ◎政府不应只做表面文章,要多听取民间的声音,把对文物的保育和对文化的传承工作落到实处。 ——
惠阳筹建博物馆民俗古物抢先看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何伟光介绍征集举人牌匾的情况。 加工花生油的木榨重达1000公斤。 用来采摘果子的沙梨篓。 第一间收藏室摆放了各种器皿。 百年雕花木床。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罗孝宗 王品端 为筹建区博物馆,惠阳区向社会广泛征集客家民俗文物,目前已收集到280多件。昨日,《惠州
历史印记:酒城犹见客家之光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由梅州客家人温镛(温荣盛)及其后人传承至今超过四百年的泸州老窖池群及生产场面。 走出国窖广场的展厅,可以看见温家重修的"龙泉井"。 在国窖广场的墙上,反映温家百年风云的浮雕清晰可见。 至目前,泸州老窖池群是全国唯一被列入国家"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国宝"白酒生产企业。 至目前
看赣南围屋读客家历史(上)
作者:李胜雄郭玉玲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或沧桑等待、或沉默静守,成为历经岁月的客家人留存在这片土地上极具客家特色的实物载体之一。时间这双神奇的
快去博罗龙华探幽访古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喜讯:该镇旭日村成功入选由国家住建部、文化部等联合评定的首批中国传统村落。此前,该村已获得广东省特色古村
到良井来一趟客家文化之旅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霞角村古老的客家围屋内,如今杂草丛生。 闲暇时到一个幽静的地方走走,是不少都市人的梦想。离市区只有20余公里的惠阳区良井镇,就是一个寻幽探古的好去处。400余年历史的甘泉古寺,与参天古树相依为伴,清幽静谧;霞角村5大清代围屋,处处透露着独特的客家风情;还有闻名的草鹅及“三黄一胡鸡”,刺激着
梅州雁洋镇桥溪村:再现客家建筑古韵
作者:范琛 袁丁 柯鸿海 翁尚华 许国义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梅州市梅县雁洋镇桥溪村民居。资料图片 从梅州著名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雁南飞茶田景区驱车入山,盘旋走过一段段蜿蜒曲折的山路,约十分钟光景,就到达桥溪古韵景区。 据了解,桥溪村是梅州东北部雁洋镇的一个自然村落,位于广东阴那山五指峰西麓。村庄四面环山,不少客家古建筑坐落其中,极少有游人打扰
两岸名厨 连城“论勺”
作者:吴林增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导报讯 (记者 林增 鹏波 通讯员 水林 析兴 文/图)昨日,经过两天的角逐,第二届全国海峡客家烹饪大赛在龙岩连城县落下帷幕。 此次大赛有来自海峡两岸的28支代表队、160多名选手参加。最后,台湾苗栗代表队的刘菊英,大陆的饶桂兴、蒋志明、刘爱勤等两岸客家名厨获得“客家菜十大烹饪高手”称号。 获得
客家谚语趣谈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谚语是一种在群众中流传较广的固定语句。客家谚语非常丰富,包括气象、农事、时令等等。谚语生动、精练、质朴,韵味隽永,朗朗上口,易记易传,具有鲜明的方言和地域特色,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因此,谚语又被誉为“语言之花”、“智慧海洋的明珠”。 与雷有关的谚语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无多。雷打冬,十只牛栏九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