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惠州日报>  惠阳筹建博物馆民俗古物抢先看

惠阳筹建博物馆民俗古物抢先看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6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B1版:惠州新闻

【入库时间】20131211

【全文挂接】

【全文】

何伟光介绍征集举人牌匾的情况。

何伟光介绍征集举人牌匾的情况。

加工花生油的木榨重达1000公斤。

加工花生油的木榨重达1000公斤。

用来采摘果子的沙梨篓。

用来采摘果子的沙梨篓。

第一间收藏室摆放了各种器皿。

第一间收藏室摆放了各种器皿。

百年雕花木床。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罗孝宗 王品端

百年雕花木床。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罗孝宗 王品端

为筹建区博物馆,惠阳区向社会广泛征集客家民俗文物,目前已收集到280多件。昨日,《惠州日报》记者走进惠阳区博物馆筹建办的文物仓库中,听筹建负责人何伟光讲述每一件藏品背后的故事,仿佛穿越到了惠州客家先祖的传统生活中。

藏品样样有看头,展现民众生活智慧

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内涵,惠阳区决定建设博物馆,筹建工作于2011年5月正式启动。博物馆拟选址于秋长街道叶挺将军的故里,文物陈列规划范围囊括了惠阳区地域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和文物古迹等方方面面,本土客家民俗物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块。这些东西去哪里找?筹建办采取了向民间寻宝的办法。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努力,有了不错的收获。

筹建办所在地的3间仓库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老古董:坛坛罐罐、桌椅板凳、刀叉犁耙……这些东西,都是惠州人过去常用的生产和生活用具,在现实生活中早已难觅影踪,所以样样都充满了新奇感。

瞧,那个有两三米长木制手柄、一端用竹条编织、造型像红酒杯的物件,您猜得出是啥东西吗?呵呵,它叫沙梨篓,是用来采摘果子的。梨树、杨桃等果树枝头顶端的果子不好摘,有这个工具难题就迎刃而解;一个外表普通、四四方方的木箱子,盖子封口处除了外边的一把明锁,里头竟然还暗藏机关:高低错落设计的一排插销,组成了一把防盗锁,跟现代的密码锁一般。这是古人用来保存房契、地契等贵重物品的保险箱;还有一张古人睡觉用的木架床,框架上每条柱子都雕满了花纹图案,非常精致。今天看来,不像一件家具,更像一件艺术品。

细细数来,几乎每件藏品都有特别的地方。睹物思情,记者对古人生活艺术和智慧的钦佩感油然而生。

下乡淘宝,运回藏品颇费周折

“现在已经找到284件,门类基本齐全,做陈列展览的话,也拿得出手了。不过,我们还在继续征集,目标是再找200件左右。”聊起仓库里这些宝贝,何伟光就来了劲。他的动情是有理由的,这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是他亲手淘来的,都倾注了他的心血。

文物征集的消息发布后,起初反响并不大。因为这些东西散落于乡野,很多村民也不知道消息。何伟光就利用他多年在叶挺纪念馆工作,在文化界、收藏界熟人多的优势,到处发动朋友们提供线索。有了线索后,他还得赶到乡下现场查看,了解物品的实际状况如何,有没有收藏的价值等等。

记者采访当天,何伟光一大早赶去了淡水街道洋纳村,听说那里有台过去农民种田灌溉用的老水车。上午快11时了,他才风尘仆仆赶回来。“哎,没想到保存得不好,只剩4条骨架了,看不出完整面貌。”发现那东西已没法作收藏用,他心里颇感惋惜。

为搜罗这些宝贝,一年来何伟光反反复复跑,他也不记得跑过多少次了。有时收获颇丰,有时则是空欢喜一场。找到了合适东西,运回来也颇费周折。小车装不下,大车乡下的路又进不去,一般他都是找人货车拉。一套加工花生油用的木榨,长近4米,重达1000公斤,请了好几个人,用棍棒撬动,花了大半天工夫,才弄到大路上装车。两个榨蔗糖的大石碾子,随便一个都有好几百公斤重,从乡下荒草地里弄回来,也费了不少力气。

这些老物件,在乡下早已废弃,沾满了泥巴和尘土,好些东西局部已损坏。收集过程中,何伟光都把它们一一清理干净,修补完好。

何伟光说,找老古董就得到乡下去,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多方打听,常有意外发现。那张雕花木床,就是今年正月初十,他在秋长街道周田村跟一位老阿婆聊天得知的。老阿婆也姓何,92岁高龄。她说家里有一张床,是自己年轻时的嫁妆。原来,何阿婆7岁便到了夫家做童养媳,那张床是她婆婆留给她的。照此算来,这张雕花木床至少有100多年历史了。

村民热心捐出家藏宝贝给博物馆

已收集到的280多件物品中,有一部分是花钱收购的,也有一些热心村民,得知这是用来建博物馆供大家参观的,主动不要钱,捐了出来。还有些文物爱好者,甚至主动送来了自己珍藏的宝贝,给博物馆收藏。

秋长街道一位叫何美明的村民,见何伟光找老物件,就把老房子阁楼上放了多年的沙梨篓拿了出来。何伟光问他要多少钱,何美明听说是区里建博物馆要用后说:“这东西能进博物馆,比放家里烂掉有意义多了。不值几个钱,拿去就好,不好意思要钱的。”他还把其他几样老东西一块都捐了。

所有物件中,年代最久的要数那块举人牌匾。牌匾呈长方形,保存完好,正中写着“恩科举人”等几个大字。据记载,它是清朝乾隆四十四年的,距今230多年了。牌匾本来一直是主人叶挺生祖传的传家宝,听说是拿去博物馆收藏,他也慷慨地捐出来了。

“我接触了许多村民,他们都觉得惠阳应该有个博物馆,让这些东西有个好归宿。一方面能长久保存,另一方面也能让子孙后代了解祖先的生活和历史。”何伟光说,村民的热心支持,是最让他感动的事情。筹备博物馆,千头万绪,多方奔波,对年近六旬的他来说,尽管身体很累,但能促成建博物馆这件大家期盼的好事情早日实现,他倍感自豪。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