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869)
期刊(1703)
图书(248)
学位论文(229)
视频(110)
会议论文(34)
图片(4)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869)
期刊 (1703)
图书 (248)
学位论文 (229)
视频 (110)
会议论文 (34)
图片 (4)
按年份分组
2015(115)
2014(2181)
2012(579)
2011(555)
2010(528)
2009(192)
2008(196)
2007(103)
2005(19)
1988(1)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1083)
其它(424)
闽西日报(224)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
八桂侨刊(3)
时代文学(2)
科学时代(2)
银行周报(1)
广东党风(1)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第二届“五龙客家风情园”杯赣州客家民俗风情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为了更好地展示赣州客家民俗风情和五龙客家风情园的魅力与风采,以摄影带动赣州和五龙客家风情园旅游,江西淦龙集团、赣州市摄影家协会和赣州市老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第二届“五龙客家风情园杯”赣州客家民俗风情摄影大赛,现面向社会征稿,欢迎全国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参赛。 一、拍摄主题 以体验“赣州客家民俗风情”和“
我市将全力建设粤港澳交流合作(梅州)示范点 着力提升客家文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钟洁华)记者从昨日上午召开的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全力建设广东省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梅州)示范点,以客家山歌、广东汉剧、民俗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文博展览为交流项目,大力弘扬客家文化,提升客家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海内外客家人的归属感和认同
客家方言节目:有“牛”何必驶“马”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民间智库 (草根视角, 挑刺或建言) 人们常说,“越是地方的,就越是世界的”。类似“沙河粉”“沙田柚”“大理石”、“酥醪菜”、“广东音乐”、“京剧”这样一些地方色彩浓厚的名称,之所以能为人们所熟知,并经久不衰,就因为它们不但“土”味十足,而且“特”立独行,无可替代。 而贵为去
客家研究知名人士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畅谈梅州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曹优生)国家文化部最近批准梅州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的一件喜事,也是建设世界客都、打造文化强市进程中的里程碑。日前,就我市成功获批设立国家级客家文保实验区的重要意义,以及下一步应如何继续做好客家文保实验区的传承和保护工作等问题,记者采访了客家研究方面
“客家摇篮”江西赣州成为台商创业热土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新华社记者沈洋 章利新 李兴文 编者按: 架赣台交往之桥,铺经贸双赢之路。’2010赣台(赣州)经贸合作研讨会于9月23日至25日在我市举行。此次赣台会成果显著,500余名台湾嘉宾客商应邀参会。大会共签约台资项目108个,签约资金81.9亿美元,涉及电子电器、生物科技、电动汽车等领域。此次赣台
普通话、客家方言和韩国语汉字音的语音对比研究
作者:黄金宝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普通话  客家方言  韩国语汉字音  语音对比研究 
描述:随着客家人由北迁南以及受南方各方言的相互影响,变成了南方方言之一;同时,在“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思想的影响下,客家人受北方方言语音变化的影响也不大。因此,客家方言和韩国语汉字音一样,保留着很多上古汉语语音的特性。而作为现代汉语的普通话是建立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的。反映北方方言系统的《中原音韵》和反映中古语音系统的《广韵》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管是汉语还是韩国语,在上中古语音构拟、语音史以及语音发展变化的研究中,汉语各方言和域外译音(韩国、日本、越南等汉字音)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对普通话、客家方言和韩国语汉字音进行对比研究,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 本文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编写的《汉语方音字汇》所收录的3000字作为语音材料,在对这些字在普通话和客家方言,韩...
梅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作者:曾志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客家文化  生态旅游  旅游观光 
描述: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推进城乡和谐协同发展,有利于促进对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是有效帮助农民脱贫奔康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抓手,是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现实需要。<br> 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并运用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和SWOT分析等方法,在综述乡村旅游的概念特点、研究现状、发展意义和成功模式等基础上,论述、分析了梅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基础和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提出了梅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目标和对策等,试图为梅州市乡村旅游的科学发展和实现乡村旅游开发对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推动等提供一些参考。<br> 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探析了梅州市乡村旅游发展问题,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要求,从农村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出发,坚持‘以农为本、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多方参与、市场运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结合扶贫开发和生态镇(村)建设等,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优化乡村旅游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实现以旅助农、以农兴旅、农旅结合、城乡互动”的发展思路和对策;二是开展了梅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探索研究。提出了“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选择和设计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构建具有不同功能的乡村旅游功能区,加强乡村旅游接待中心和示范基地、专业村(镇)的建设,创意游览主题,构建具有组团式、规模化、品牌型、生态型等特征的梅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等思考。<br> 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和现状分析入手,在总结国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析梅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SWOT),提出梅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方法是:运用旅游、农业、生态和文化等专业理论,采用野外考察和文献搜索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介相结合、文字描述与图像展示相结合、现状分析与规划预测相结合等方法,进行交叉式研究,完成最终成果。<br> 论文的基本结论是: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将农村的一产、二产资源转化为新的旅游产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有利于实现农村劳力就地转移,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有利于整合资源,实现“以旅促农、以旅助农”;有利于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乡村旅游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实践途径。梅州市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和“绿色崛起”,必须解决好农村发展的问题,努力实现城乡的共同富裕与和谐发展,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是其之有力的抓手和有效的途径。<br> 第一章为前言,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思路和主要内容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和经验简析,包括乡村旅游的概念与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成功个例等内容;第三章为梅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SWOT分析,包括梅州市乡村旅游资源与发展现状概述和SWOT分析等内容;第四章梅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与目标,包括开发原则、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发展模式及产品开发等内容;第五章为梅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主要探究梅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措施等;第六章为结论与讨论,主要探讨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些共性思考等。
梅州 《客家意象》四市巡演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梅州客家文化之旅活动近日将拉开帷幕 本报讯(记者全杰通讯员钟伟光)记者昨日获悉,由广东省委宣传部、梅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10梅州客家文化之旅”活动将于近日正式拉开帷幕,主要内容是通过组织
梅州文化产业机遇与挑战共存,业内人士希望在新的形势下找准重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李莹李锦让  [加大力度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最近,省委召开十届七次全会,研究部署新时期“文化强省”建设工作。日前,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省委全会精神,提出加快建设“文化梅州”,打造“全国文化名城”的步伐。本报今日起推出加大力度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系列报道,敬请读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