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082)
期刊(4674)
学位论文(878)
图书(371)
视频(160)
会议论文(136)
图片(2)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5082)
期刊 (4674)
学位论文 (878)
图书 (371)
视频 (160)
会议论文 (136)
图片 (2)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164)
2014(5697)
2013(1019)
2012(1051)
2011(1005)
2009(459)
2008(413)
2004(75)
1997(7)
按来源分组
其它(1186)
人民政坛(13)
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广东党史(2)
2005台湾文学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
俪人(教师)(1)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1)
世界汉语教学(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咸宁学院学报(1)
客家围屋
作者:黄启元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长汀县涂坊镇,还有保存完好的客家围屋。围屋呈椭圆形,用封火墙砌成,除一扇大门和一边门外,全封闭,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 围屋主体前是一个300多平方米的空坪,坪前是一个300多平方米半圆形池塘。客家人在千百年的创业过程中创造了这种家族团聚和谐的大围屋,可住几十户人家。图中是围屋的主人涂竹
到葉璇「禁區」作客家英情迷麥家琪粗口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今集主題是討論男人睇女仔,家英哥笑言本身十分喜歡睇女仔,甚至對小女孩及上年紀的婆婆都好有興趣。他更大讚另一嘉賓麥家琪十分漂亮,他道:「我覺得她的性格最靚,如果只是外表靚就大有人在,但性格靚就很少了。」家英哥坦言最欣賞家琪豪爽、仗義的性格,而且還對她的粗口「情有獨鍾」,他續說:「我好鍾意她肯講粗口
客家將軍縣興國解密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許多來過興國縣的都很驚訝,這個過去地處偏僻、交通欠發達的山區小縣,在中國人民解放軍1955-1964年實行軍銜制的10年間,竟有54位興國籍將領被授予將軍軍銜,成為著名的共和國將軍縣。而在國民
话说客家木屐
作者:周继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木屐,即用木头制成鞋底的钉鞋,在上杭城乡偶尔还能看到一些中老年穿着它去散步。旧时客家人有穿木屐的习俗。 客家人穿木屐,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多年前,有个客家农民为在水田插秧时双脚不往下沉而制作了“田木屐”。较大的屐板上穿有绳带,行走时用脚趾钩住 绳带,这种“田木屐”被认为是后来木屐的雏形。而现
客家文学的张力一旦拉开…… ――读钟俊昆《客
作者:宋客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按约定俗成的理解,客家文学只能是客家文化这一源头的支流。近年来在学术界,对于客家文学的命题颇有争议。何谓客家文学?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宽泛的,认为凡是客家人写的文学作品都应算是客家文学;另一种是狭小的,认为只有客家人在客家地域写的文学作品才算得上是客家文学。 台湾诗人黄恒秋先生、广东学者
客家名楼存耕堂掠影
作者:邱德昌 刘少雄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存耕堂全景。 用鱼鳞片做成的屏风。 清代书法家宋湘书写的对联牌匾。 “九厅十八井”是客家建筑的自豪,这源于建筑的恢弘与精美,更源于对家族繁衍的自信。眼前的存耕堂,便是客家建筑文化和客家移民史的微雕。 有200多年历史的存耕堂坐落于上杭县中都镇罗溪村,占地面积达4938平方
谈谈闽西客家端午节习俗
作者:张佑周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农历四月底开始,闽西客家人就开始筹划过端午节了。首先,人们要抽空上山采摘包粽子的竹叶,还要采集葛藤、菖蒲、艾叶等晾干备用,经济稍好的人家要为孩子们添置夏衣。五月初三开始,人们就忙于包粽子、熬粽子,杀猪、宰羊、捕鱼、宰杀鸡鸭鹅兔等。五月初四之前,男人尤其是男童要剃头;初四日 下午全家人都要以艾叶、菖
连城被命名为“中国客家美食名城”
作者:邹善水 余生辉 吴振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继获得中国白鸭之乡、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等“中国牌”之后,近日,连城县又经国家相关专业评委会审批,被命名为“中国客家美食名城”。 近几年,连城县从加快发展海峡西岸区域经济入手,通过成立客家美食协会、厨师协会,建立客家美食城、培训厨师;成功举办了四 届“中国?冠豸山客家美食文化节”,先后4次组团参
我的灵魂在客家围屋
作者:叶志卫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76岁的程贤章被誉为“客家文学的一面旗帜”,他是一个地道的客家人,演讲的时候带着浓重的客家腔,客家俚语、客家山歌、客家风俗故事不时从他的嘴里蹦出来。昨日,在市民文化大讲堂,他用这些俚语、风俗生动地解释了客家文化,他说,“我的文化之根在客家,我的灵魂在客家围屋,是厚重的客家文化积淀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和
永定客家山歌
作者:王寿仁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永定是盛产山歌的地方,人称“歌谣之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将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互为交融,为传递心声,抒发情感,创作出许多极富特色的客家山歌。 永定客家山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有如姹紫嫣红的百花园,各种类型的山歌异彩纷呈,争奇斗艳,如“劳动 歌”、“情歌”、“生活歌”、“时政歌”等等,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