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年俗,在传承中绽放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瑞金市叶坪乡,在祖祠堂里,谢家宗亲按传统礼仪割鸡礼迎祖祭。
宁都县黄石镇,在祖祠堂前,身前摆满祭品的客家农村妇女在虔诚地等候祭祖仪式。
宁都县黄石镇,人们燃放鞭炮迎接前来祭祀的祭师们。
○记者刘念海 廖祥云 文/图
今年春节,央视“新春走基层”以“家风是什么”为主题进行了采访活动,在全国范围内
-
摘杨梅钓鱼 品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编者按 目前,博罗正全力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拟以罗浮山为中心,串联周边7镇,打造“七星伴月”型环罗浮山生态旅游带,形成博罗独特的旅游风貌。7月1日,“大罗浮旅游圈”精品旅游线路拟正式对外开放,途经该县航天育种示范基地、龙华山前荔枝公园、龙华旭日古村等景点。即日起,本报《博罗新闻》开设
-
朱泽君在世界客家文化艺术节筹备座谈会上指出 融汇世界的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昨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世界客家文化艺术节筹备座谈会。市委书记朱泽君指出,办好世界客家文化艺术节,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来梅州调研重要讲话精神,以文化建设助推我市经济转型,努力创建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的重要举措。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齐
-
雷锋传人人称活雷锋自称普通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赵喜昌。 本报记者严映霞 摄
“年二十七、年二十八、年初五、年初七都去救捞了”。赵喜昌的《救捞队记录本》清晰地记录着每次救捞经过。赵喜昌说,只要自己还能动,就不会停下来,做一名好人是他的理想信念。他还会多种乐器,是老年大学艺术团骨干成员。“我的头发长得越来越好了,或许是心态好,业余生活开心的缘故吧
-
惠州定南客家“乡音”未改 明初粤东一带客家居民扩散后定居定南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定南县客家瑞狮。
定南民居。
定南县天九镇人家。
相信广东人对定南县并不会陌生。这个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的城市位于江西省最南端,与广东省和平县和龙川县紧密相连,自古就是赣粤两省通衢的咽喉要地。但随着定南融入时代洪流,延续千百年之久的客家风情正在减淡,文化现象正趋于大同。于是,我们
-
壮大美食产业 打造客家品牌 ――连城县客家美食
-
作者:罗展阳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真没有想到,连城这么好玩,吃起来也特别美!”元宵节期间,一群群来自上海、深圳的游客们,在兴致勃勃地游览了冠豸山、培田古村落美景,领略了游大龙、走古事等客家民俗文化活动,一次次迈进连城县步行街客家美食城具有特色的饭店酒家,品尝连城白鸭等客家美食特色菜肴时,不禁发出了声声赞 叹。
连城客家美食独具
-
凌晓芳:21载潜心收藏客家花帽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凌晓芳展示她收藏的花帽。
戴客家花帽的孩子。
凌晓芳创作的客家花帽油画。
谢利生文/图
她从小受客家文化的熏陶,对客家花帽那精致的图案花纹产生了浓厚兴趣。1992年,大学毕业后的她开始了收藏客家花帽,如今20多年过去,已收藏各式绣花客家花帽2000多件,并引起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
-
闽西客家民俗文化已渐行渐远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程 辉
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其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客家传统文化彰显出无穷魅力。踩船灯、舞龙灯、舞狮灯、踩高跷、迎花灯、打花鼓、永定土楼、客家山歌等,犹如一条环环相扣的银链,闪耀着独特的光辉。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欢快、纯朴的客家民俗文化遗产正离我们渐行渐远
-
客家第一名菜名吃来自两位家庭厨娘
-
作者:郑子龙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我在煮鹅,你不要动哦。”
“我妈做的客家小吃没我做得好吃。”
现场制作客家菜,美食家评委根据其工艺与火候、口味与质感、形态与色泽等进行打分,现场决胜负颁发奖牌与证书……上周五,作为樟木头镇第十届小香港旅游文化节的重头戏之一的客家美食烹饪大赛,在樟木头新都会酒店登场。经角逐,樟木
-
迎大运,客家围屋准备好了吗?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鹤湖新居是目前龙岗最大的客家围屋。资料图片
每每世界上大型的体育盛会上演时,东道主都会精心组织,将本国、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今年大运会就将在深圳举办,作为大运会赛事的主要承办地,届时,龙岗能让世界看些什么,又让前来龙岗参赛的一万多名国外运动员、友人看些什么?
客家围屋,俗称土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