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345)
期刊(270)
学位论文(177)
图书(153)
视频(58)
会议论文(25)
人物(6)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345)
期刊 (270)
学位论文 (177)
图书 (153)
视频 (58)
会议论文 (25)
人物 (6)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70)
2014(646)
2013(437)
2012(456)
2011(460)
2009(176)
2008(164)
2006(45)
2002(12)
1999(3)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637)
其它(352)
客家研究辑刊(10)
台湾周刊(8)
广播与电视(3)
寻根(1)
建筑经济(1)
广西文史(1)
东华中国文学研究(1)
文化实践与社会变迁(1)
[2005-12-10] 五百年客家麒麟舞重見天日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小鎮千人習麒麟舞 「現在麒麟舞更紅火了,這是我壓根兒沒想到的。村村都有麒麟隊,玩的人有1000多人哩!」據樟木頭的麒麟舞老藝人介紹,現在樟木頭鎮已有17支麒麟舞隊,這些表演隊分佈在全鎮9個村委會的16個自然村。據初步統計,近10年來,樟木頭的麒麟舞上演了近1000場次。小到鄉間田舍,大到國內外
客家土楼 泥土夯成的世界遗产
作者:许志伟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天井是土楼重要的公共设施,娱乐、交流、重大活动都在天井里进行 余晖中的客家土楼 关上沉重的木门,土楼便是一处私秘的空间,拒绝陌生,不容侵犯。它外表拙朴,但功能却不简陋,似一座微缩的城池 “五朵金花”———土楼的招牌,田螺坑土楼群 土楼人家 客家人的古老城堡———土楼 文/图 
新老客家相融惠州 冬至飘起四海味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萝卜粄成为惠州市民过冬至不可少的一道小吃。 “外婆做的饺子真好吃!”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王晓男 姚木森 朱金赞 周楠 摄 今日是冬至,作为新老客家相融的惠州,冬至深受大家重视。今年冬至恰逢周末,不少家庭或企业通过包汤圆、包饺子、做萝卜粄、吃艾角等方式快乐过节。 做萝卜粄 家家萝卜粄飘香才
“梦里客家”梅州比想象中还要美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印青为读者题字送祝福 印青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本报记者 郑炜梅 高讯 特约记者 宋健军 《走进新时代》、《西部放歌》、《天路》、《天空》、《江山》、《望月》、《芦花》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以及那首唱遍梅州市内外的《梦里客家》,全都出自德艺双馨的中国著名作曲家印青。近日,印青老
赣南客家饮食文化:如何成为旅游市场新热点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记者任仕兰吴迪 美食是旅途中必不可少的。自《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后,旅游和“吃”文化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探讨的热门话题。美食或将成为今后旅游市场新的热点。那么,让我们关注的是—— 现状: 赣南客家菜让游客流连忘返 “食、住、行、游、购、娱”是构成旅游活动的六大要素,其中“食”是第一位的。
在“客家文化探源行”暨祭拜黄帝仪式上的致辞刘耀辉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市政协主席刘耀辉在“客家文化探源行”暨黄帝故里祭拜黄帝仪式上致辞。本报记者杨剑辉 摄 据统计,广东是我国客家人最多的省份,占广东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相当于江西、福建、广西、台湾等四个省(区)客家人的总和。广东的客家人,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做出了卓越贡献。近现代的多次革命运动
中国文化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余秋雨作客“客家讲坛”精彩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实习记者侯慧妮郑康伟黄汶 本报记者罗娟娟 中华文明始于4200年前 余秋雨:中华文明正式形成时间离现在有4200年,即是公元前21世纪,中华文明就成形了。一种文明成形有三个标准:一是要具备文字,二是必须有民间的聚居方式,三是有金属冶炼。在4200年前,中国就具备了这三个条件。那我们在
客家人的智慧結晶 堡壘家園—土樓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遊海島城市廈門之 欣賞過客家人極具氣派的古村後,就要去參觀客家人的智慧結晶土樓群。從廈門出本島向北,上瀋海高速,沿漳州路標一直下去,過漳州,南靖出口下高速,便可以按土摟的標牌一直到各個土樓群了。在我們要往永定初溪看「飛碟」和「導彈基地」,港中旅(廈門)國貿旅行社的金樺總經理提醒我們,港人熟
朱泽君率队调研市直宣传文化系统时指出 繁荣客都文化事业 发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朱泽君等到梅州日报社梅州网调研。(高讯摄) 本报讯 25日,市委书记朱泽君率队到市直宣传文化系统调研。他指出,客家文化博大精深、客家精神四海名扬。宣传文化部门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唱响山区科学发展主旋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充分挖掘客家文化
惠州东江戏承袭紫金花朝戏神韵 两剧种同为客家唱腔 花朝戏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963年,周总理(右一)在广州接见《苏丹》剧组人员。左一为剧中杨桂嫂的扮演者严银香(现居惠州)。 花朝戏剧目题材多取自民间传说。 惩恶扬善、忠贞爱国是花朝戏宣传的主题之一。 2008年对张向阳来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这位有着20多年戏龄的“老花朝”、紫金县花朝戏剧团团长日前从一则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