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047)
报纸(4705)
学位论文(920)
图书(833)
视频(257)
会议论文(208)
图片(5)
按栏目分组
期刊 (5047)
报纸 (4705)
学位论文 (920)
图书 (833)
视频 (257)
会议论文 (208)
图片 (5)
按年份分组
2015(260)
2014(6350)
2012(1033)
2010(815)
2009(451)
2008(434)
2007(235)
2004(73)
2001(21)
1997(5)
按来源分组
其它(1454)
嘉应学院学报(157)
农业考古(57)
政协天地(34)
广东艺术(19)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中国名城(4)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中国政协(2)
民间法(1)
浅探赣南畲族家训族规的社会文化功能
作者:蓝希瑜 张德亮  期号:第1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畲族  家训  族规  功能  文化互动 
描述:赣南畲族家训族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具有启裕后昆、文化传承、调适整合、社会政治等功能 ,其内容可以诠释畲族的形成过程和与汉族历史密切互动的特征
客家社会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读《客家宗族社会
作者:欧阳宗书  期号:第2期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宗族  客家社会  文化研究  宗族的功能  宗族制度  客家文化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客家先民  经济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 
描述:《客家文化丛书》中的一部。全书共分"客家宗族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客家宗族社会的结构","宗族的功能"、"宗族的裂变"四章,运用精炼、流畅、优美、亲切的语言,把客家宗族文化置于整个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
正是山花烂漫时:永定县培丰镇群众文化活动亮点纷呈
作者:赖德成  期号:第2期 来源:海峡通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群众文化活动  永定县  客家土楼  国家大剧院  世界文化遗产  2008年  福建土楼  文化内涵 
描述:先河。
文化与乡村社会:以萍乡小枧傩庙和傩事活动为例
作者:罗勇 凌焰  期号:第6期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萍乡  傩庙  傩事活动  乡村社会 
描述:通过对萍乡小枧傩庙的历史和相关的傩事活动的描述和分析,揭示出了傩文化在乡村长期存在、发展的原因和傩文化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同时对隐藏在乡村傩事活动背后的权利关系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台湾与福建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
作者:庄英章 潘英海编  来源: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台湾与福建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
客家民间美术的地域之养与民俗文化内涵
作者:罗奋涛  期号:第17期 来源:大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间美术  地域  民俗文化 
描述:客家民间美术根植于客家人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而作为客家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客家民间美术融入了深邃的民俗文化内涵,它以客家民俗文化活动作为的创作基础,而客家民俗活动又以客家民间美术为表现形式,二者相互依存、融汇交织。
浅谈永定客家三大民俗活动
作者:吴恒亮  期号:第14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永定  客家  民俗  活动 
描述:永定客家人传承了中原文化,始终崇尚华夏中统文化,从而保存了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的主要特征同时容纳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这种独特的客家文化鲜活体现在永定民俗活动等载体中,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世代传承下来。
基督教与近代客家
作者:左芙蓉 肖文评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大家庭  近代  客家地区  专家学者  基督教  中华民族  社会  历史  文化 
描述: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客家人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他们的历史、文化社会、宗教等问题成为研究的对象。本文试通过考察近代基督教在客家地区的传播,探讨基督教对客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公王与社公:客家村落的保护神
作者:刘大可  期号:第4期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公  公王  神明信仰  福建  祭祀仪式 
描述:公信仰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
小县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定南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几条经验
作者:谢瑞山  期号:第6期 来源:理论导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产业发展  定南  文化系统  文化活动  文化娱乐场所  公益性文化事业  文化设施  珠三角地区  南县  客家文化 
描述:近年来,定南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采茶剧团、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文化娱乐项目不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