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文化研究丛书》序刘耀辉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俗话说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而有中国人的地方都就会有客家人。客家人,是中国汉民族中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一个系统分明而又颇有特点的民系、群族。客家民系在历史的大迁徙中形成,在宋元以来的历次中国社会大事变中,表现出崇文尚敬、爱国爱乡、勇于奋斗、敢于拼搏的文化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繁荣,一
-
在“客家文化探源行”暨祭拜黄帝仪式上的致辞刘耀辉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市政协主席刘耀辉在“客家文化探源行”暨黄帝故里祭拜黄帝仪式上致辞。本报记者杨剑辉 摄
据统计,广东是我国客家人最多的省份,占广东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相当于江西、福建、广西、台湾等四个省(区)客家人的总和。广东的客家人,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做出了卓越贡献。近现代的多次革命运动
-
客家文化研究中的“惠州形态”问题——兼答钟毅平文章之商榷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近日拜读钟毅平文章(见9月11日《惠州日报》《围屋是客家文化解释性符号》,以下简称“钟文”)很受启发,钟文对《惠州日报》8月23日本人所撰《围屋通过祖祠血缘保护家族:从客家文化“围屋性”看客家人的“前世今生”》(以下简称“杨文”)予以充分肯定,认为是惠州近期客家文化研究中的“佳果”,“自备一家之说
-
月入过万高薪背后是“高辛”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日前,几位工人在安装市区人行天桥的扶手电梯。 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城市的天空朦胧亮,有一群人开始忙碌起来,骑着电动车在城市穿行。
他们是重体力劳动者,有些人月薪过万。这些高薪的异地务工人员朴实、低调,他们对于常年风吹日晒、一天工作十一二个小时,对尘土飞扬的工作环境毫无怨言。他们希望的是,揣着厚厚的
-
亦诗亦歌走神州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今年的南国书香节上,凤凰台“文化大观园”主持人王鲁湘到惠州举行讲座时,他热切地希望下一次南国书香节的书展里有更多惠州作者写的书。他这种希望会不会燃烧起更多的人写书、出书的欲望呢?惠州“新客家人”刘建民的《鸿爪集》在广东人民出版社惠州出版公司具体操办下,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便是很好的回应。
-
打“客家牌”发展乡村游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市旅游考察团在漳州、潮州等厦深铁路沿线城市考察。本报记者魏怡兰 通讯员惠旅宣 摄
乘坐厦深铁路动车,到沿线探访乡村旅游。随着厦深铁路的开通,沿线颇具客家乡村旅游特色的城市被贯穿起来。为推动惠州与厦深铁路沿线城市进一步交流合作,4月22~25日,市旅游局组团前往福建省龙岩市、漳州市和广东省潮州市等
-
百年老屋多处坍塌该客家民居为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图:博罗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小图:年久失修,房屋破烂不堪。
在博罗县湖镇镇东风村林屋村民小组,有一座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客家民居。该客家民居曾经为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1946年6月撤销。近日,记者走访了解到,时至今日,这座古民居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主体建筑依然保存完好,
-
糖环油角年糕热销惠州民间传统应节食品独具客家特色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市民在购买惠州传统的糖环、蛋散、油角、米糕等过年食品。 本报记者朱如丹 摄
惠州人过春节都会做一些传统食品,除了白切鸡、酿豆腐、焖鱼外,还有慈姑炒腊肉、咸菜焖猪肉等。此外,还有当点心或零食食用的油角、糖环、油果、蛋散等。这些带有浓浓年味的食品,让人感受到了春节的浓郁氛围。记者近日在
-
叶挺将军纪念园9月对外开放惠阳每年投入千万元修缮和保护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叶挺纪念馆鸟瞰。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采集
崇雅书院、挺秀书院、会水楼、育英楼、叶挺故居、高恬波故居遗迹……红色史迹遍布惠阳各地,蕴含革命历史内容,涵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时期。这块红色的土地上遍布了革命者的足迹,洒满了仁人志士的热血。一批批来自惠阳和全国各地与海外的共产党
-
传统文化赐予别墅以灵魂由客家民居带来的别墅文化,将都市繁华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惠州,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往来于此,这座岭南名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由客家民居带来的别墅文化,将都市繁华热闹与乡村安逸清幽两种生活方式完美融合。人们在追求城市中心方便的同时也追求 “在别处”的诗意生活。客家民居文化的根深蒂固,也让不少开发商看到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