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852)
期刊(1229)
学位论文(542)
图书(139)
视频(104)
会议论文(24)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852)
期刊 (1229)
学位论文 (542)
图书 (139)
视频 (104)
会议论文 (24)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104)
2014(1772)
2013(543)
2012(588)
2011(554)
2010(468)
2009(257)
2008(269)
2007(141)
1998(3)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719)
其它(668)
闽西日报(356)
赣南日报(197)
南方都市报(152)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4)
红土地(3)
快乐语文(2)
云南画报(1)
建筑(1)
名菜名镇民富 ――记“中国客家美食名镇”连城县
作者:吴福瑞 黄水林 项华宗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8月初,连城县新泉镇被中国饭店协会命名为“中国客家美食名镇”,9月13日,受中国饭店协会委托,中国烹饪大师、国家级评委童辉星为新泉镇正式授牌,该镇成为全国第一个获此命名的乡镇。镇党委书记陈金龙告诉我们:“新泉镇以客家美食为突破口,打品牌、树形象,做大做强美食产业,现在拥有了名 菜、名厨,成为美食名
景区展新颜 风劲好扬帆 ——福建土楼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旅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车辆驶进永定湖坑,一条崭新而宽敞的水泥大道便让记者眼前一亮,心底难掩兴奋之情。昨日,记者在新落成的永定土楼游客服务中心主入口大厅看到,数百名游客正在秩序井然地排队买票,许多游客则围着导游听取景区亮点的介绍。 洪坑景区管理公司经理游海波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以来,来永定土楼旅游的游客比往年增加了许多
享受发现与探索的过程
作者:钟德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人物简介 林清书,福建省武平县人,龙岩学院教授,《龙岩学院学报》主编。从事汉语汉字、客家文化研究和教学工作,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或参编论著多部。科研成果收入《汉语方言大词典》、“上海师大方言数据库”等。 【记者】林教授,你花许多时间在学术领域中耕耘,在艺术生活中探索,请你谈谈你的生活观? 【
唱响“红色”“客家”婚育新风曲 我市婚育新风进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编者按:我市坚持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将“客家生育文化”和“红色生育文化”两大品牌建设纳入创新闽西文化和社会大宣传的重要内容,取得显著成效。2008年和2009年,我市先后在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经验交流会上作经验介绍,今年又在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总结动员大会 暨人口和计划生育宣
客家“奇”吃
作者:钟茂富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人常居山中,善于就地取材选择食物。 油炸类。客家山村,村民们喜欢在一种叫葛的藤条,用刀剜取藤中居蛹,俗称“葛虫”,拇指大,洁白晶莹,一条藤多则可剜七八只,少则三四只,约摸半小时可得一盘,用油煎熟,奇香无比,是配酒的佳肴。另有一种叫“笋 虫”的,多在春日竹笋初长时,发现笋尖微黄,笋体有虫蛀出
客家芋子包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口林忠成 文/图 芋子包在永定土楼景区是广受欢迎的客家特色美食,它不带汤汁,体积小,便于携带,不用餐具可直接用手抓着吃。旅游过程里常出现无法及时就餐的问题,这种便携式小吃可解决这个难题。游客们完全可以一边欣赏壮观的土楼,一手提塑料袋,一手抓吃芋子包。 客家芋子包是永定的地方特色小吃,外
客家日常生活禁忌习俗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周继章 禁忌是人们出于对某种神秘力量的畏惧,基于某些经验、观念和情感而形成的行为指向和行为方式的自我限制。客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诸多礼俗,也产生了许多禁忌习俗。 衣服忌反着穿。反穿衣服如穿孝服,表示家中服丧事。 从衣着的颜色看,忌白色、黑色、绿色、青色,这些颜色被认为属孝色,穿此类颜
雨浓情更浓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记者 陈燕棠 廖亮璋 通讯员 刘永良 图/文 6月16日,跨越时空的“客家缘·土楼情”两岸客家民俗风情展演在世遗永定客家土楼振成楼前登场。可是,天公不作美。展演伊始,天就下起了大雨。但大雨丝毫没有影响来自海峡两岸的500多名客家乡亲的热情,雨浓情更浓,大家相聚一起,携手同台,在雨中演绎和感
客家地窖
作者:朱裕森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走进长汀县涂坊镇,许多村子的路边、屋后可以见到地窖(如图)。一般的地窖是依山而建,高度是一个大人可以弯腰进去, 深度大概1.3米,顶为圆形穹窿,四壁有明显的锄头挖掘的痕迹。 地窖,是客家人最早的廉价冰箱,恒温贮物箱,只要你有需求,随便在山边挖一个,每家人至少有一个。很显然,地窖的作用是贮物
客家名楼存耕堂掠影
作者:邱德昌 刘少雄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存耕堂全景。 用鱼鳞片做成的屏风。 清代书法家宋湘书写的对联牌匾。 “九厅十八井”是客家建筑的自豪,这源于建筑的恢弘与精美,更源于对家族繁衍的自信。眼前的存耕堂,便是客家建筑文化和客家移民史的微雕。 有200多年历史的存耕堂坐落于上杭县中都镇罗溪村,占地面积达4938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