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972)
期刊(579)
学位论文(204)
会议论文(17)
视频(15)
图书(8)
按栏目分组
报纸 (972)
期刊 (579)
学位论文 (204)
会议论文 (17)
视频 (15)
图书 (8)
按年份分组
2015(15)
2014(696)
2013(175)
2012(222)
2011(226)
2009(96)
2008(98)
2007(49)
2006(28)
1996(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1)
客家研究辑刊(37)
嘉应学院学报(20)
客家文博(7)
民俗研究(2)
西江月(2)
四川戏剧(2)
环境杂志(1)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修辞学习(1)
台湾六堆客家人“还神”祭典仪式研究
作者:谢宜文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祭典  仪式  台湾  客家地区  代名词  岁时 
描述:一、前言“还神”,在客家地区是个代名词,通常指晚上行“拜天公”或“行礼”。“还神”祭典,是客家人岁时祭典中重要的祭典,通常是在晚上深夜子时开始进行。虽然“还神”祭典是客家人重要的生命礼俗,可是祭典时除了主事的礼生、引生,其他人对仪典的礼程看似熟悉实质却是生疏的。
漳州张氏德远堂“安龙清醮”仪式
作者:张慧卿  期号:第6期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漳州  仪式  文物保护单位  东南亚国家  别具一格  台湾地区  国家级  新加坡 
描述:为巩固宗祠庙号“龙势”,促进宗族繁衍,达成族众祈求地方平安、外出谋生顺利的愿望,张氏德远堂一直保留着“安龙清醮”习俗。
仪式与象征:凤凰山半山客春节民俗感怀
作者:郑观蕾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凤凰山  潮汕地区  民俗  春节  象征  仪式  明代中后期  南山区 
描述:他们迁至潮汕地区时,“福佬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在人口和资源上占据优势,因此,“半山客”大多分布在资源较贫乏的山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半山客”与“福佬人”毗邻而居,在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上相互渗透和融合。
“妆古史”仪式探析
作者:肖艳平  期号:第3期 来源: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民俗  “妆古史”仪式 
描述:者大为震惊,笔者试图通过选取其中一个田头村妆古史民俗仪式进行分析,力图探寻赣南客家仪式盛行的原因。
普庵信仰研究述論
作者:王水根 杨永俊  期号:第2期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普庵信仰  客家  仪式  民间宗教 
描述:究奠定了基础.然而,普庵信仰研究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研究力度小,宗教界关注度不够,研究视野狭窄,研究方法固化等.普庵信仰研究要取得更大的突破,需要很好解决现有研究成果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客家戏剧在台湾:以客家剧本《吴汤兴》为例
作者:段馨君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三脚采茶戏  客家大戏  荣兴客家采茶剧团  《乙未丹心─吴汤兴》  仪式 
描述:荣兴客家采茶剧团的客家大戏舞台剧演出《乙未丹心─吴汤兴》作为研究对象,从客家戏曲在台湾的演进、仪式与戏剧的关系、与此剧团的表演,来探讨客家戏团今日的发展,剧本意涵分析,以及表演方式、角色诠释、音乐与
宁化石壁客家妇女的“接珠”“回佛”仪式
作者:钟晋兰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妇女  仪式  石壁  宗教信仰  佛教寺庙  三明市  清流县  连城县 
描述:道教官观在当地文献中有许多记载,实地调查也是随处可见。
台湾汉人(客家村)之中元节:关于祖先祭祀之初步报告
作者:植松明石 川濑由高 陈思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祖先祭祀  汉人社会  中元节  台湾地区  客家  农历  仪式 
描述:月二十日午夜)将会“开鬼门”,即将冥府的鬼门打开,冥府的孤魂开始徘徊游走;到七月末,这些孤魂又将重回冥府。因此在这期间,需要为来人世乞食的孤魂、人鬼而祭祀,这便成了中元节的中心仪式:普度。
客家民俗节庆的蜕变:以台中东势新丁粄节为例
作者:魏瑞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策行销  赛丁粄  祭祀圈  新丁会  仪式 
描述:有限的文獻中,應證東勢新丁粄節慶文化的歷史進化過程,探討新丁粄文化與當地區域祭祀圈的連結關係。第三章論述「新丁會」的祭祀組織,及趣味性的「賽丁粄」活動;從早期、中期到後期,從傳統到現代作一完整敘述。第四章則論述傳統的地方節慶活動,在公部門政策引導下,主導地方活動的進行,透過實證調查來分析,分別從文化、社群、經濟、政策各項層面,剖析東勢新丁粄的變與不變。第五章則對本文作一個總結與建議。 研究發現,東勢新丁粄節從傳統到現代的歷史轉變當中在文化層面上,仍保留純樸的敬天地、崇自然、重人倫的精神。社群層面上則顯示出本項民俗已由個人領域走入社群的共同參與。經濟層面上,活動在知名度的提升後,所帶來的人潮商機,讓當地產業經濟明顯活絡。在政策層面上,因為公部門的參與及重視,讓客家文化與產業聯結,在地資源與傳統資產,藉由文化經濟發展的概念,透過具體商品行銷與意義的論述,呈現客家文化符號建構與體驗,但同時也因為民主社會的蓬勃發展,導致文化節慶活動的現場成為政治人物的宣傳舞台。
梅州佛教香花的结构、文本与变体
作者:王馗  期号:第158期 来源:民俗曲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客家  佛教  仪式  香花  结构 
描述:梅州佛教香花的结构、文本与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