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客家山歌传承下去
-
作者:何雪昌 卢基莹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今年5月,永定“山歌大王”李天生被省文联授予“全省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的称号,成为龙岩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民间艺人。前几天,我们前往永定县湖坑镇采访李天生,这位年近八旬的“山歌大王”正忙着给年轻人传授客家山歌的演唱技艺。 $$李天生从13岁开始唱客家山歌。“那时因为家里穷,我到离家10多公里的古竹给地主
-
我的灵魂在客家围屋
-
作者:叶志卫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76岁的程贤章被誉为“客家文学的一面旗帜”,他是一个地道的客家人,演讲的时候带着浓重的客家腔,客家俚语、客家山歌、客家风俗故事不时从他的嘴里蹦出来。昨日,在市民文化大讲堂,他用这些俚语、风俗生动地解释了客家文化,他说,“我的文化之根在客家,我的灵魂在客家围屋,是厚重的客家文化积淀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和
-
两岸客家都是自家人
-
作者:杨凯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1月12日,在第一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上,一位来自台湾的客家老者忽然问前来采访的记者:“今天是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吧?”得到肯定答复之后,他兴奋地说,让两岸客家乡亲同感骄傲和自豪的孙中山先生,正是客家后裔。$$说起客家祖先谜一样的历史,何谓“客家人”、“客家人”到底在历史大迁徙中是怎么形成的
-
两岸客家都是自家人(特别报道)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图为台湾客家乡亲为北京奥运捐赠的台湾花莲石11月12日,在第一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上,一位来自台湾的客家老者忽然问前来采访的记者:“今天是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吧?”得到肯定答复之后,他兴奋地说,让两岸客家乡亲同感骄傲和自豪的孙中山先生,正是客家后裔。
说起客家祖先谜一样的历史,何谓“客家人”
-
让客家精神赓续绵延
-
作者:安裴智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传承客家文化建设文化大省$$日前,一套备受全世界客家人、客家研究者瞩目的客家文化丛书——《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正式出版。“书系”由梅州市委宣传部与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深圳市文联客家研究室、嘉应大学客家研究所联合编纂,是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有关专家认为,“书系”的出版将会引
-
东客家 西广府 薪火相传岭南人
-
作者:徐松兰牛娜何文琦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观澜麒麟:舞了二百五十年$$早在250多年前,当观澜松元厦开基始祖陈振能来到这里时,就有了“舞麒麟”这一喜庆祭奠形式,因为在清代,陈氏族中的“舞麒麟”队伍中,出现了两名武举人和12名武秀才,其人其事在松元厦《陈氏族谱》中可见。$$观澜客家麒麟一般长5至6米,其头部用竹片等扎成,讲究玲珑精致,眼睛可以
-
论客家生态民俗文化的哲学意义及现代价值
-
作者:谢连生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族群 生态文化 和谐社会
-
描述:的基本纽带,人地和谐观念则是在艰苦环境中优化生存方式的意识。在制度文化方面,客家人的族群体系和宗族制度大体继承了中原传统,根据在新环境中生产和生活的经验,又发展出封山育林的乡规民约。在历史上,客家生态
-
还客家母亲河一江碧水 ――市人大常委会强化汀江
-
作者:李蒲河 黄俊 陈良锦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1月29日至30日,省汀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督查组到我市调查了解汀江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整治工作情况。据监测统计:今年以来,我市汀江水质优良,9个省控断面I-III类水质比例94.4%,水功能达标率为100%。督查组认为,我市汀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成效,基本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
汀江
-
“两园一基地”:客家文化传播平台
-
作者:曾强翟永鸣凌峰等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月16日,第四届“珠江三角洲地区 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 将正式在梅州举行。逢此盛会之际,梅州 文化建设的三大重点项目“两园一基地” 也纷纷接近完工,可在山洽会期间与与会 代表和市民见面。所谓两园一基地是指: 叶剑英纪念园、客家公园与东山教育基 地。三大工程分别对客家文化、历史印记
-
“鹤湖新居”飞出客家山歌
-
作者:毕国学 黄荣 黄任远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浓缩千年客家风情,承载源远流长客家文化。今天,具有近200年历史的龙岗鹤湖新居客家围屋花团锦簇装扮一新,好一幅龙腾盛世美景,好一派喜庆热闹氛围。今晚,具有浓郁本土文化特色的“深圳市首届客家文化节”文艺晚会的大幕将在龙岗区龙岗街道客家民俗博物馆(鹤湖新居)隆重开启。$$根文化与鹤湖新居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