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深圳商报>  东客家 西广府 薪火相传岭南人

东客家 西广府 薪火相传岭南人

作者:徐松兰牛娜何文琦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27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挂接】

【全文】

观澜麒麟:舞了二百五十年$$早在250多年前,当观澜松元厦开基始祖陈振能来到这里时,就有了“舞麒麟”这一喜庆祭奠形式,因为在清代,陈氏族中的“舞麒麟”队伍中,出现了两名武举人和12名武秀才,其人其事在松元厦《陈氏族谱》中可见。$$观澜客家麒麟一般长5至6米,其头部用竹片等扎成,讲究玲珑精致,眼睛可以转动,口或以翕合,在舞动时传神达意,其身子用绸布镶着闪闪发光的鳞片。舞动时,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两人配合默契,以此把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伴奏的乐器有锣鼓等打击乐以及唢呐、二胡等。麒麟成了趋吉避祸的吉祥物,无论是祭祀祖宗神灵,还是乔迁新居,抑或是结婚生子、过年过节,“舞麒麟”都是观澜客家人必不可少的祭奠仪式。解放前,每到春节,松元厦的麒麟都会经深圳、盐田、沙头角,一路舞到香港。$$据观澜二中退休校长邱运鸿介绍说,当年,观澜的大村都有自己的麒麟队,大年初一,麒麟队从各自的村落出发,一路舞来,舞到哪个村,哪个村就会争相请喝茶、请吃饭,麒麟队最后在墟街汇合,共庆大年。现在,观澜街道将舞麒麟这一民间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每到过年,都会组织舞麒麟表演。$$水上迎亲:渔家妹妹船头坐$$深圳昔日本是南海边上的一个小渔村,虽然现在已成现代化大都市,但是渔歌、灯会的古朴风情,依旧是令人回味无穷的风景线。水上迎亲和舞草龙就是最具特色的两种民俗,寄寓了水上人家心中的美好向往。$$南澳的“水上迎亲”礼俗相传有400年的历史。过去,南澳的渔民以船为家,渔民的子女到了男婚女嫁时,新郎家的船泊左边,新娘家的船泊右边,船头对船头,而且要求新娘家的船头要高过新郎家的船。船身要挂三角旗、挂长礼炮、挂喜帐,船上锣鼓喧天、炮竹声声、热闹非凡。以后渔民们陆续在岸上盖房,故此传统迎亲习俗,慢慢地转移到了岸上。迎亲队伍从最初之时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150多人。划船队员多为渔家闺秀、大嫂姑婶,她们且舞且进。动作模拟出海摇橹姿态,新娘新郎站在队伍的中间偏后位置,伴郎伴娘手打花伞站其左右。$$“辞沙”祭妈祖:岭南文化独具特色$$赤湾天后宫“辞沙”祭妈祖习俗是岭南地区汉族群众的一种民间传统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也是研究妈祖文化和岭南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深圳南山赤湾天后宫位于深圳市小南山麓,倚山傍海,始建于宋代,是历史上广东省最大的天后庙。明天顺八年(1464年)《新建赤湾天后庙记》载:“天妃行祠,海滨地皆有,而东莞则有二,一在县西百余里外赤湾南山下,凡使外国者,具太牢祭于海岸沙上,故谓‘辞沙’”。从明代开始,“辞沙”盛时有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近20万人参加,这一传承500多年独有的“辞沙”祭祀妈祖习俗延续至今。$$后来盛大的祭祀活动从沙滩转移到宫庙,整个祭祀活动前后持续多天,参加者最多达数千人。第一天傍晚,人们先是在山门平台上用竹片纸糊搭成一个4米高的巨像。次日上午由8人敲锣击鼓,吹奏唢呐,在大殿内外1000多人按指挥叩首祭拜,祈祷天后娘娘保佑。第三天晚上,大家把纸糊的巨像抬到院内的广场上燃烧。第四天上午举行盛大祭拜仪式,整个活动达到高潮。$$万丰粤剧:自编自演传清音$$万丰潘氏秉性聪颖,酷爱粤剧,能编能唱远近驰名,早在上世纪40年代,这里就孕育出著名的粤剧演员潘有声和潘冰常,还有唱平喉的武生女演员孙倩玉等。万丰村党支部书记潘强恩告诉记者,1993年万丰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村级农民专业粤剧团——万丰粤剧团。十来年间,一个村办业余文艺团体变成了全国闻名的专业文艺表演团体,多部戏还获得中央和省市的奖励。万丰粤剧团自编自演的《大潮》,记录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万丰在改革浪潮中的一系列变化,曾在1998年下旬应文化部邀请晋京演出;小粤剧《一件羊皮褂》于2001年获全国“戏剧群星奖”;《爱在青山》以东江纵队北上抗日为背景,叙述的是一曲动人的爱情故事。$$松岗赛龙舟:百年历史祈福平安$$松岗街道赛龙舟的传统从清朝延续至今,每年端午节松岗的当地村民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龙舟赛事活动。松岗镇的17个村都有自己的龙舟,每年一到端午节,五指耙水库就挤满了人,最多的时候有10万人参加。在端午节前的一个月,参赛者必须进行严格的训练,下水训练前又要选一个好日子,然后再选一位村中资格最老且年龄最大的做代表,在村中祠堂为该龙船画龙点睛,接着由教练师傅为龙船“抽龙根”。“抽龙根”就是把龙船的头与尾中间用一根粗麻绳拉紧,以表示平安之意。比赛当天由妇女们把亲手做好的粽子和姜茶送给参赛队员品尝,并由最老资格的代表宣布比赛开始。$$比赛分两阶段进行,即预赛和决赛,比赛采用四航道,有400米、500米、800米直道竞赛。参赛队成员由领队1人,教练1人,划手20人,舵手、锣手、鼓手各1人,以及替补队员2人组成。竞赛前由组织方向各参赛队赠送大烧猪一头。以代表比赛取得好成绩和平安顺利之意。竞赛时间都确定在每年端午节上午。$$松岗龙舟赛的传统活动在广东沿海地区乃至港、澳地区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客家凉帽:美丽传说代代传$$相传几百年前,在连年战乱中,从北方逃来的难民中有位皇亲贵族公主,逃到南粤一带的一个小山村,敌兵追杀过来,这个山村正在织篾的几位篾匠,机灵地把织竹帽的半成品扣在逃来的女难民头上,旁边的客家妇女用黑布头巾往竹帽上一搭,挡住了脸庞,拉她们在田里劳作,躲过了一劫。$$这是关于深圳客家凉帽的美丽传说。这一传说并无史料可查,但有据可依的是,3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客家妇女要和男人一样下田种地,那时的妇女不能随便抛头露面,戴上有帽帘的凉帽外出就可避免违俗。此帽经过不断改良,慢慢发展成今天的客家女性专用的凉帽。客家凉帽戴在头上,从帽穗颜色可以区分是未婚还是已婚。未婚女孩的凉帽花带花穗是白色,已婚少妇花带花穗是红色,中老年妇女多用青色、黑色或红绿黑杂色。女孩子出门、下地、赶集,都是拿白色穗带凉帽,绝不拿其他颜色的,哪怕是母亲的或临时戴一下。宁可不戴,也不让人误会。$$布吉街道甘坑村中有座凉帽山,此山种有几百亩单竹,该竹粗大,节长,易开篾,织出的“帽壳”均匀、原色好。甘坑凉帽鼎盛时期,建有专业凉帽厂,全村男女老幼都为凉帽厂加工织造,其中相当一部分“帽壳”会卖给石岩镇郑屋围村的郑义和,郑义和一家4代都做凉帽。郑义和长子郑佛全介绍说,甘坑凉帽帽帘打褶并缝纫3行线是他爹的发明,其他地方包括大鹏凉帽帘不打褶,只一块布帘围过,没那么好看。由于凉帽制作辛苦,郑义和的子女再无人愿意从事这个职业,再加上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旅游帽后,甘坑凉帽厂萧条歇业,“义和凉帽店”工艺随着老人逝世而一起消失。现在的甘坑村,不但没有了制作凉帽的竹子,连开篾的篾刀都找不到了。而地道的深圳客家凉帽的后续工艺,也只有郑义和的老婆,85岁的廖亚友还可以完成。$$客家山歌:声声吟唱别具韵味$$客家山歌源远流长,通俗易懂,既有民歌的通俗,又有诗歌的雅致。大鹏山歌、石岩客家山歌、龙岗皆歌等客家山歌已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不仅与客家人生息相伴,共同度过了沧桑岁月,同时也见证几代客家人的风雨辛酸、欢乐安康,诠释了独特的文化风情。几位山歌高手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些美丽山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浓郁的客家乡土风情。$$大鹏山歌主要流传在深圳东部的大鹏、南澳等地,分为“问答歌”、“咸水歌”、“地名歌”等,地名歌主要唱大鹏的地名,问答歌唱词滑稽,唱调却十分优美婉转。咸水歌唱词没有固定格式,也没有一定的曲谱,多是清唱。66岁的欧进兴老人年轻时被公认为“大鹏山歌王”,他嗓音洪亮,还能即兴编词演唱。他告诉记者,自己是放牛娃出身,对大鹏山歌始终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介绍说,“其实山歌中还有哭嫁歌,男女青年用山歌表达爱情时就更有趣了。男方和女方各找来一帮山歌能手,一般是男方在屋内,女方在屋外,展开一场精彩的山歌对战,非常热闹而有趣。”此外,86岁高龄的叶永亮至今山歌还能随口而出,被誉为大鹏山歌的“活化石”$$石岩客家山歌是流传于宝安区石岩镇(街道)客家人聚居地的民间音乐,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66岁的池官华被当地人称为“客家歌王”。他告诉记者,自己亲眼目睹和切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便想到了用客家山歌来抒发内心的感受。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活动,他总要用五句板的客家山歌一展歌喉抒发情感。近几年来,他创作客家山歌达100多首,其中《石岩新人新气象》、《三个代表暖人心》、《羊台山上飘红旗》等都在当地脍炙人口。$$黄氏宗亲:万人同食“大盆菜”$$深圳福田沙头下沙村有500多年的历史,村民都姓黄,4000多村民中,一半以上旅居海外和港澳台地区。下沙“黄氏宗亲会”历史久远,从宋代一直流传至今。每年举办两次祭祖活动,以敦亲睦族、弘扬祖德为宗旨,盛况非凡,并且融入到“世界黄氏宗亲总会”之中。祭祖活动最大特色就是吃“大盆菜”。$$据了解,“大盆菜”其实是南粤沿海地区一个古老的习俗,但是把大盆菜作为一个品牌推到极致境界的在深圳就是下沙。下沙人吃“大盆菜”的习俗延续到现在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大盆菜已成为下沙文化灵魂的载体。从1995年起,下沙人元宵吃“大盆菜”的规模越来越大了,2002年正月十二,下沙人摆宴3800桌,宴请世界各地宾客6万多人,在村文化广场摆设传统元宵盛宴“大盆菜”,并以此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关于大盆菜的起源还有一个历史故事。南宋末年,9岁的宋少帝以及追随他的一众兵将,在元兵的追杀之下向南逃,逃到香港九龙一带时,已经到了半夜而且天又下雨,士兵们又冷又饿。当地的老百姓于是把自己家里的食物都拿出来倒在一口大锅中,让宋兵们饱食了一顿。以后,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每逢年初,都会从家里拿来各种各样的食物,倒在大盆里面一起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吃“大盆菜”的习俗。$$2004年,“黄氏宗亲会”在下沙召开,参加会议的宗亲代表团90个,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大盆菜作为一种文化开放和文化交流活动,连接了黄氏客家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也沟通了海内外黄氏子孙。$$舞草龙:南澳渔民显豪气$$舞草龙是南澳街道极具特色的风俗,原始于明代。每年正月初二的晚上,渔民小伙子用草扎成“巨龙”,一节节加起来后长达二三百米,再在这条“巨龙”身上插满燃烧的香火。随着“巨龙”游动,乐队敲锣打鼓,穿街过巷,声威极为壮阔。龙身舞动之时,上下闪闪发光,犹似一条火龙在翻腾动荡。舞草龙是南澳渔民极为喜爱的一种活动,舞龙者的豪气、观舞者的热烈,构成了一幅宏大的,生机勃勃、万众欢腾的画面。$$与常见的舞龙表演不同,草龙舞的创始者是渔民,草龙舞因而充满了浓郁的渔民文化特色。据原南澳公社渔民大队支部的老书记李容根老人介绍,长年生活在船上的渔民最怕的就是海上刮起的龙势风(即龙卷风)。为了祈求大海风平浪静,渔民们出入平安,大姓家族的老大联袂在开年初二组织男性渔民上山割野草(剑草)扎成龙状,燃放鞭炮,朝海尽舞。舞毕,将草龙点燃化为灰烬,意指龙投大海、保佑渔民四季平安。$$在新一代草龙舞的传人里,李容根老人的小儿子舞的是龙头,两个在香港读大学的孙子会舞龙身。虽然后代都没有继承老人舞龙珠的衣钵,李容根老人还是称赞子女们很“乖”。“我是有次在吃饭的时候说我年纪大了,跳不动草龙舞了,儿子们体会到我的心意,就非常听话地接替我跳草龙舞。”好在近几年来正月初二的草龙舞活动已经渐渐成为了南澳镇独特的一项观光旅游活动,每年由街道文化站出钱举办。“明年我的儿子和孙子也要从香港赶回来过年,还要参加草龙舞。”李容根老人充满期待地说。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