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晚清客籍外交官:他们的兴起与活动
作者:钟剑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清  客家  外交官  群体 
描述:系网中,这种网络的存在使他们得以以群体的方式而出现。本文试图从群体的角度对晚清客籍外交官群体兴起的原因与活动作一番综合考察,以期对此一群体的现有研究有所推进。
探讨台湾北部客家八音打击乐音乐内容
作者:邱文芳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部  客家八音  打击乐 
描述:傳承方式、打擊樂樂手的音樂內容等。也訪問兩位不同地區的打擊樂樂手,分別為北區客家會的蕭阿安老師以及和成八音團的袁明瑛老師,比較其音樂內容的差異。
试论客家文化生成的地理与社会条件
作者:张佑周  来源: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生产方式  家族式生产  半农业半手工业  客家文化 
描述:成,而随着客家地区人口增殖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又形成半农业半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并直接导致客家人走出山门,
台灣客家婦女服裝傳統與創新應用之探討
作者:陈鸿助 廖元民 陈誉云  来源:第五届两岸纺织科技研讨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女裝  傳統  創新 
描述:家傳統女裝有了傳統到創新及新活力的融入.本文採文獻整理的方式,探討客家女裝從傳統到現代與創新應用的發展過程,進而研判其未來趨勢.
台湾北部海滨客家聚落的地域特质:以台北县北滨与东北角为例
作者:郑碧英  来源: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方式并保有异于漳州的客家习俗在东北角与北滨定居下来自成一家,但累世同居的客籍氏族在长期夹杂在漳州人强势力大之影响,现今却也无奈地留下客家母语失传的遗憾。
华侨损资办学是侨乡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新时期客家侨胞与梅州
作者:刘向明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侨乡  高等教育  发展  梅州市  华侨损资办学 
描述:本文认为,改革开放20年来,梅州教育之所以有极大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到侨胞各种形式的支持,文章论述了侨胞支持家乡教育的方式和原因,并提出今后如何引导侨胞支持家乡教育的新思考。
对建筑地域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作者:杨怡楠 吴悦 李雪玲  期号:第7期 来源:山西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筑特点  地域性  可持续发展 
描述:首先对客家的居住文化作了介绍,然后阐述了客家土楼的建筑形制、空间布局、地域材料与传统技艺、生活方式的特点,最后叙述了客家土楼的影响与启示,从而促进中国居住建筑的良性发展。
中国民居欣赏
作者:魏礼洲  期号:第5期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蒙古包  客家土楼  古民居  北京四合院  西北黄土高原  窑洞  冬暖夏凉  房屋  蒙古族  居住 
描述: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人居住的房屋的样式和风格也不相同。在中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蒙古的蒙古包和福建、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
客家饮食中的原乡情结
作者:罗舜芬  期号:第3期 来源:江西食品工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饮食  原乡情结 
描述:种心结,客家人在接受当地食材现实的同时,非常巧妙地利用了食物制作方式上的相似性,圆了自己的思乡情结,找到了以他乡为故乡的情感契合点。
中国最美山寨游
作者:ESSA  期号:第9期 来源:城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居建筑群  文化底蕴  村落  火山  培田  生活方式  福建省  客家  丝绸  明清时期 
描述:当山寨成为网络热门各词之时,那些真的美丽山寨还藏在深山无人知。虽然流行词山寨另有含义,歪打也许能正着,那些异域生活方式山寨游也许能让你的长假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