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225)
期刊(948)
学位论文(662)
会议论文(78)
视频(30)
图书(18)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225)
期刊 (948)
学位论文 (662)
会议论文 (78)
视频 (30)
图书 (18)
按年份分组
2015(30)
2014(1354)
2013(453)
2012(491)
2011(443)
2010(464)
2009(219)
2008(196)
2007(114)
2004(42)
按来源分组
赣南日报(181)
三明日报(114)
客家研究辑刊(81)
赣州晚报(63)
客家文博(20)
龙岩学院学报(9)
岭南文史(2)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
中国消防(1)
安徽建筑(1)
黄遵宪文学地位的形成与奠定(1899-1949)
作者:李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黄遵宪  文学地位  《人境庐诗草》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饮冰室诗话》 
描述:主吾种,续吾教”。受梁启超的影响,黄遵宪在古典诗坛中备受关注,时人撰著诗话,争收人境庐诗。从政治文化的中心上海、北京,到政治文化的边角香港;从主流报刊到非主流报刊;从维新派到一般诗人、学者;都对黄遵宪的诗作和政治事功予以佳评,黄遵宪誉满天下。虽然各家诗话都没有象《饮冰室诗话》那样视黄遵宪为第一流的诗人,但都赞赏他的域外诗和抚时感事诗,公认人境庐诗的开新价值和黄遵宪“每饭不忘君国”的可贵精神。在文学革命之前,黄遵宪不是单一的“诗界革命”偶像符号,他文学上承载的形象和意义是多元复杂的。这是黄遵宪文学地位形成的第一个阶段,他是在古典诗歌的谱系下被推崇的。 <br>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首开文学史著作论述黄遵宪诗歌的先河,围绕着“我手写我口”来表彰黄遵宪倡导白话文的贡献。胡适回溯诗界革命找寻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历史根源,而黄遵宪是诗界革命中成就最突出的一个,又有白话诗作,于是被提拔为白话文的先行者。由此黄遵宪新旧两属,既是晚清诗歌改良运动的代表诗人,也是五四新文学的先驱者,开始了黄遵宪在新文学的视野下被推尊的过程。胡适的影响下,1920—1940 年北京上海广东争相梓印人境庐诗、笺注人境庐诗、刊布人境庐遗作,于是读者翘首以盼的黄遵宪诗集和遗稿近乎井喷出现。既有黄遵宪乡人为了建构客家中原根源认同而选笺人境庐诗,亦有胡适信徒青年大学生校点人境庐诗,亦有守护文言诗传统的青年诗评家全注诗集,也有黄氏后人争先恐后地重印诗集,密集刊布遗稿。 <br> 随着诗集出版热潮和遗稿的密集刊布而来的,是人境庐诗的研究热潮,时人的文学史著、诗话络绎缤纷叙论黄诗。1920—1949 年的断代文学史、文学通史和文学专题史(总共26种)纷纷叙及黄遵宪。除钱基博的《现代中国文学史》等少数几种文学史著外,大多数文学史著(其中大多是师范、高中教材)叙论黄遵宪的角度比较单 一,内容大同小异,郑振铎、陈子展等人编撰文学史采用了梁胡二大师对黄遵宪的评述,而后的文学史著又取资郑振铎、陈子展等人撰著的文学史,如此陈陈相因,摭拾梁启超、胡适的观点而成定论。黄遵宪被众多文学史著纳入为重点作家,标志着黄遵宪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奠定了。这些文学史著经由教学,向一代学子提供了黄遵宪是一个伟大诗人、爱国诗人、白话文先驱的共同论述。这种共同论述,具有传承性,影响着一代学子的行为和思考模式,这代学子传灯接力,一脉相承,为黄遵宪持续稳定地在1949年之后保留文学史的一席地位奠定了基础。二十世纪的文学史观、文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基本上奠基于20世纪之前的三、四十年,也即是皆奠基于“近代”以及“五四”学术群体。之后黄遵宪研究,不同程度不因袭、重复、引申胡适的观点,使黄遵宪坐稳了五四新文学先驱者的地位。 <br> 与文学史著叙论黄遵宪的内容单调而重复相比,文学革命之后的七家诗话选评黄诗,虽片段只言,但是内容丰富多面,既有沿袭前朝梁启超、狄葆贤、潘飞声、陈衍等各家诗话的观点而推崇其域外诗和感事爱国诗,也有针对黄诗研究的热点问题的争议,也有从中西文学比较的角度赞赏黄诗,还有结合时代的反帝爱国的主潮来品读黄诗的诗史特色,不乏精彩而有价值的见解,由此“可知公度诗近年来已被人们热烈地研究之一斑了。”与文学史撰著者大多为五四学术社群的成员不同,诗话的撰著者虽然不是旧朝遗老遗少,他们政治观念上大都趋新,但是他们酷爱传统文学,反对尽弃文言,爱惜旧体诗,有心赓续诗学传统,有意识地运用诗话这种古老的文体来包容时代思想。从他们的诗话论评黄诗来看,与文学史著叙论黄诗摭拾他人陈言为定论相比,他们独到的见解多,内容多面丰富,精彩纷呈,显见了黄诗在民国古典诗学中仍然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br> 这就是黄遵宪文学地位形成和奠定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由新文学导师胡适接力推崇黄遵宪,推助了黄诗热。1920、1930 年代黄诗研究热潮,固然是梁启超和胡适的影响汇集而导致的,反映出黄遵宪得到新派旧派两方的赞颂,但是政治情势,“国难日深,国亡有日”的关头,《人境庐诗草》中大量的感事诗作有救亡之助,也有力地推助了黄诗的刊布和研究热潮。
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形象传播及其电视媒介策略
作者:郭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旅游形象  策划传播  电视媒介  闽西客家 
描述: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等较为全面的旅游形象系统;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如何运用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旅游形象的宣传和推广。
多民系交集背景下惠州地区传统聚落和民居的形态研究
作者:吴少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惠州地区  传统聚落  传统民居  民系  典型特征  非典型特征  融合 
描述:统聚落和民居建筑的研究,是立足于广东三大民系──广府、客家、福佬,在这里交集的特殊历史背景。从社会文化学入手,探讨不同民系的聚落、民居在远离各自文化的核心区,来到一个文化的边缘交汇区,如何适应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在受到其它民系文化的冲击下,如何保留他们的传统价值内核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有别于原有民系典型特征的并适应新环境条件的民居系统。文章首先从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概况出发,分析了惠州地区传统聚落、民居发展的整体环境背景,并认为广府、客家、福佬这三个民系在这里交集的状况是研究惠州地区传统聚落、民居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从人口的发展和迁移的历史、各民系在惠州各个地区的分布,以及它们的之间的相互接触与交融状况,分析了各民系的聚落和民居发展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历史基础。文章的主体部分将分别对三个民系的聚落、民居的类型和形态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与各自民系核心地区的传统聚落、民居的典型特征做纵向比较,来分辨惠州地区传统聚落民居中哪些是延续或继承的原来的典型特征,哪些是在典型特征基础上受到新的外部条件影响发展而成非典型特征。它们同时所拥有的这种典型与非典型特征正好折射出在特定的环境里,什么东西是得到了继承、什么东西发生了演变的,探索其中继承与演变的机制原理与方式,对我们都是很有现实意义。最后通对三大民系传统聚落、民居类型进行整合分析,探讨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通过一些典型实例来论述它们之间相互影响而融合发展的状况,进一步提炼出惠州地区传统民居的根本特征。
《汉乐筝曲四十首》的音乐形态与演奏风格研究
作者:黄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筝  汉乐筝派  《汉乐筝曲四十首》  罗九香 
描述:派有九大流派(陕西筝、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内蒙筝、福建筝、伽倻筝)。这么一个独具代表性的乐器我们理应积极的给予传承和发展下去。近几年来,古筝的传承和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习筝的人有了显著的增加,但是大多数人却只注重演奏技巧却不注重理论的学习,未能把握好各派的特点,只有加强理论的学习才能更好的提高演奏技巧。客家筝派是九大流派中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流派,客家筝韵味十足,它的成熟与发展都是依赖着广东汉乐。客家筝乐不仅是古筝演奏流派中重要的一支,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人的迁徙使客家筝乐融汇了南北文化于一体,具有独特的曲调风格和演奏技法。汉乐筝曲有丰富的曲目,是研究我国民间音乐的宝贵资料。如《出水莲》、《蕉窗夜雨》、《崖山哀》等乐曲不仅为国内所熟悉,而且早已流传于东南亚一带。本文立足《汉乐筝曲四十首》这本著作,来研究客家筝派的艺术特点。《汉乐筝曲四十首》是史兆元在跟随罗九香先生学习古筝时根据罗先生的传谱整理出来的,收录了四十首具有代表性的汉乐筝曲,从这些筝曲之中可以很好的诠释汉乐筝曲的艺术特点和音乐风格。通过对这本书的研究可以得出客家筝乐的风格与特点,以及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因此本文从广东客家筝乐的历史以及罗九香先生的演奏特点入手,展开对《汉乐筝曲四十首》的音乐形态和演奏风格研究。
试论崇文重教之风对于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作者:周琳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崇文重教  客家  形成  发展  作用 
描述:崇文重教作为客家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客家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它对于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发展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分别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崇文重教之风对于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作用;崇文重教的传统对于推动客家民系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保持崇文重教的传统对于客家族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信仰、族群与政治:台湾枋寮义民庙十五大庄形成史及其传播
作者:罗烈师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祭祀圈理论  宗教信仰  中国  族群  台湾省  枋寮义民庙  义民信仰  政治参与 
描述:义民是台湾客家的核心信仰,其中又以新竹县新埔镇的枋寮义民庙影响力最大。本文重新思考台湾汉学人类学的重要理论“祭祀圈”,以十五大庄的形成史及其传播为素材,说明这一信仰过程中所包含的族群与政治力量。
寓意团结和谐 塑理想生活:九届园博会台湾园侧记
作者:程朔  期号:第6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地区  理想生活  和谐  寓意  侧记  中国国民党  吴伯雄 
描述:占尽地利的台湾园,坐落在紧靠园博园南大门、毗邻主题馆的一块小高地上,占地6500平方米。主建筑形似客家围楼,楼外周遭皆被绿色掩映。园区入口矗立的巨石上,镌刻着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亲题的“台湾园”三字。
通霄地区的客家族群在语言使用上的隐形行为初探
作者:冉明珠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族群  隐形行为  谈话适应理论 
描述: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法,針對通霄地區,會說兩種以上語言(其一須為客語)的客家人,以「參與觀察法」及「深度訪談法」探究客家族群隱行為的現象及原因。研究結果發現,報導人在語言使用上的隱行為,包括「他說
都市客家隐形化现象之析探-以中坜市为例
作者:吴蕴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语使用  族群认同  隐形化  都市客家 
描述:一一找回來,最重要是透過全市社區民眾和關心客家人的社區民眾參與,讓中壢市民眾都了解到客家文化的美和客家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並且能提供行政機關在日後相關政策擬定與規劃時的參考,藉以減緩都市客家隱
“马来西亚客家形象大使”诞生19岁少女夺冠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9岁的叶皓贤(中)夺得“马来西亚客家形象大使”冠军。 “2012马来西亚客家形象大使”诞生了。成功进入决赛的12位佳丽,在台上使出浑身解数,以期摘下后冠。 冠军由身材高挑、现年19岁、就读中六的学生叶皓贤夺得,她也同时获得“最佳友谊小姐”奖以及“最佳人气”奖,共赢取3个奖项。 亚军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