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旅游 生态特色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朱建华记者陈济才任继众
6月22日,赣县城南新区、贡水之滨,赣南客家名人公园里,一群来自赣州城区的中学生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客家名人。
2010年是赣县的客家生态旅游年,桃花节、樱花节、杨梅节,节事连连,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赏玩。今年1月至5月,来赣南客家名人公园接受教育或旅游的游客超过20万人次
-
客家与土地革命战争研究
-
作者:傅柒生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客家与土地革命具有密切的关系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一支重要民系,客家人优秀的民系精神突出地体现在它的开拓精神和革命精神,换言之,客家精神的精髓是革命的精神,正如日本著名学者山口县造在《客家与中
-
风光旖旎之宝岛台湾
-
作者:孔见
期号:第6期
来源:健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 原住民 阿里 海浪 客家 海风 少年 阳光 天空 导游
-
描述:台湾面积约三万六千平方公里,呈南北狭长形,位于亚洲大陆东南方,太平洋西岸东亚岛弧间,北邻日本、琉球群岛,南接菲律宾群岛。台湾人口主要是汉人和原住民,汉人中又以福建、广东等内地人为主。由于兼融闽南、客家、
-
“艺能”表演与民俗文化——王耀华《客家艺能文化》引发的思考
-
作者:张锦华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俗文化 艺能 历史文化 文化底蕴 客家文化史 民俗活动 文化人类学 相互作用理论 文化内涵 文化模式
-
描述:“艺能”表演与民俗文化———王耀华《客家艺能文化》引发的思考张锦华“艺能”的概念中国自古有之,如《史记·龟策传》、《后汉书·方术传》等,后来转而在日本出现并使用。王耀华在中日音乐比较的研究中萌生重新起用的念头,并通过词源考证和学理考究而在《客家艺能文...
-
台湾国语词汇与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的对比及几个有关问题
-
作者:周志远
期号:第3期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词汇 国语 现代汉语普通话 台湾 大陆 词形相同 有关问题 地域方言 高山族 分词
-
描述:先使用的是两种汉语方言:闽南方言和客家方言。本世纪初,大陆推行国语运动时,台湾正值“日据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强制台湾人民说日语,同时禁止他们说汉语。因而直到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时,台湾居民中能说汉语的人极少。年轻的只会说日
-
客家“擂茶”
-
作者:邢湘臣
期号:第4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擂茶 三生饮 “五四青年节” 女主人 三八妇女节 客家妇女 少数民族 生津止喝 自然疗法 清热解毒
-
描述:客家“擂茶”客家“擂茶”,是我国湘、赣、闽、粤和台湾一带客家人最普通,也是最隆重的一种待客礼节,实为茶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以古朴醇厚见奇趣,以保健疗效见奇功。“擂茶”,它不同于日本的茶道,也区别于我国南方各地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而以其独特奇异的烹茶技...
-
长沙餐桌上的一抹台湾风情
-
作者:王一辰
期号:第20期
来源:up向日葵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模糊印象。 由于台湾海岛的地理特性和特殊的历史背景,形成了台湾菜的多元化体系。如果要为台湾菜做一个粗略的描绘,台湾与福建,两省同出一源,所以闽菜是其根基,同时融汇了粤菜、客家菜的烹饪手法,又先后受荷兰、日本的文化影响。
-
用客语写作的第一位客家女诗人:杜潘芳格
-
作者:张典婉
期号:第8期
来源:书香两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母亲是虔诚基督徒,童年曾随留日攻读法律的父亲在日本居住,直到上小学年纪回到台湾。11岁时,读诗读到形容莲蕉的花很红,如“血样的颜色”这样的句子,心里一惊,不断思量琢磨“血”字用得警譬动人,可见当时幼小的她早已对语言文字敏感了,特别是对诗的感动尤其敏锐。
-
淘街客家纺商城欲做大家纺电商“大蛋糕”
-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经济展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纺 蛋糕 商城 纺织服装市场 经济学家 发达国家 行业协会 经济体
-
描述:据经济学家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按发达国家惯例,进入成熟期后,家纺在纺织服装市场的份额可达三分之一,如日本就高达40%。据中国家纺行业协会调查,
-
黄遵宪与排佛
-
作者:张小聪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排佛思想 黄遵宪 爱国主义思想 《日本国志》 救国救民 先进人物 康有为 梁启超 章太炎 民俗志
-
描述:在其著作中的两处,一是《日本国志》中的《民俗志四?佛教》;二是五言长诗《锡兰岛卧佛》。由于他并没有明确提出该思想,因此也往往容易被研究者们所忽视。笔者试从上述两处对黄遵宪的排佛思想作初步探析。[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