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295)
报纸(6267)
图书(1645)
学位论文(1254)
视频(475)
会议论文(346)
图片(44)
人物(6)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0295)
报纸 (6267)
图书 (1645)
学位论文 (1254)
视频 (475)
会议论文 (346)
图片 (44)
人物 (6)
按年份分组
2015(489)
2014(12453)
2013(1280)
2012(1311)
2011(1293)
2010(1112)
2009(693)
2008(570)
2007(360)
2004(124)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65)
客家研究辑刊(602)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75)
农业考古(83)
大众文艺(51)
政协天地(44)
身体文化学报(2)
乡村旅游研究(2)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台湾游戏童谣在国小多元文化音乐课程中之研究与应用
作者:陈正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教育  国小音乐课程  台湾游戏童谣  阿美族童谣  福佬系童谣  客家系童谣  国语童谣  游戏理论 
描述:、各族群童謠之相關文獻;接著再以遊戲理論將所蒐集到之臺灣阿美族、福佬、客家、國語四種語系之遊戲童謠加以分類,之後再以內容分析法探討其音樂特質與文化意涵。並進一步根據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探討其在國小多元文化音樂課程中的應用與可行之音樂課程設計範例。
根據研究結果,歸納出如下結論:
一、以遊戲理論作為臺灣遊戲童謠之分類依據,更能將童謠中之遊戲性質
詮釋出來。
二、臺灣遊戲童謠之音樂特質與豐富的文化意涵,相當適合作為國小多元
文化音樂課程教材。
三、臺灣遊戲童謠具有豐富的多元文化意涵,其豐富的文化意涵相當適合
應用於課程統整之教材中。
四、研究者亦就遊戲童謠、多元文化音樂課程、多元文化音樂教材等方
面,提出進一步研究之相關建議,期能作為音樂學研究者、音樂教育
研究者,以及其他相觀教育工作者未來研究之參考。
台湾原住民痛风之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章顺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痛风  尿酸  原住民 
描述:的 HPRT 有一新的突變,然而這
種突變在泰雅族小孩及鄒族小孩上的分佈並不高( 1.4%;1/70, 4.5% ;
1/22)。 是否另有其他的基因變異會導致原住民產生痛風則有待更進
台湾稻米调制技术发展之研究
作者:黄锦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砻  土砻间  砻谷机  碾米  碾米机 
描述:、保存提供參觀而倖存,就如屏東六堆客家文物館所展示之碾米器具,是由歸來碾米廠捐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機具陳列館也收集部分,提供教學與展示等等。 本研究發現,碾米技術的演進,(1)在稻米碾製上,碾製米量在
张秋台乡土绘画特色与贡献
作者:江翠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土绘画  艺术辩证法  人文关怀 
描述:第三章探討 相互融合的生活藝術教育理念/創作理念,第四章將其具鄉土教育功能的藝術創 作分析,包括:農耕系列中四季農耕生活的表現,2. 重要作品的詳細形式分析, 3. 客家硬頸精神的表現等。 本研究使用五對的藝術辯證,第一對「內容與形式的藝術辯證」當然是最基礎的,第二對「共性與個性的藝術辯證」,這特別針對他研究記錄是的作品中溢出的個人特色部分的分析,第三對「靜與動的藝術辯證」、第四對「變動與永恆的辯證」都是對於第一對內容與形式的藝術辯證的深化,也正是張秋台藝術作品中的獨特性的部分的研究。而第五對形與神的藝術辯證可以說用中國美學的方式的一個整合的說法。 他的農耕系列,非常詳細的記錄了農耕生活的的各種面向,不光指世客觀的記錄,他的繪畫更將那種自然、季節、天候的氛圍精準的描繪出來,把正在工作的農夫農婦的姿態神情描繪出來。不光掌握了對象的形,更是讓對象持續在畫中繼續的成長、變化、生活,並且傳達一種特有的面對艱困的生活條件的不認輸的精神。他那樣的生活、那樣的創作,也透過藝術教育將同樣的知識、經驗、信仰、價值觀分享給他的學生。
广东语言科学在飞跃发展
作者:詹伯慧  期号:第10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科学  方言研究  汉语方言  中国语言学  文字学  方言调查  广东特色  双语双方言  现代汉语  语言资源 
描述:到较好的开发,调查研究省内各地方言的风气遍及全省。广东是我国方言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全国七大方言中,广东就拥有其中的粤、闽、客家三种,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面。此外,还有粤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粤北、粤西一些未知名的方言土语。然而,以往很少有人着力进行调查。近20年来,广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我省语言资源的开发,连续几个全省社科研究“五年规划”都把广东方言的调查研究列为重点课题,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更是一贯把方言的调查研究视为体现广东特色的重大研究项目。在省社联、省中国语言学会的领导组织下,一些学府如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汕头大学、广州师范学院等,都不乏有志之士长期埋头于方言的调查研究,可谓乐此不疲。暨南大学以詹伯慧教授为首的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原汉语方言研究室)从80年代中便着力于我省方言的调查和方言研究人才的培养...
鱼头味美营养高
作者:季玉娜  期号:第4期 来源: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鳙鱼头  营养  美食  健康 
描述:将选料放入直径1米的大瓦缸(小瓦缸亦可)内,以硬质木炭火恒温煨制达7小时以上。原汁原味的鱼头煮好后,打开锅盖,就有一阵清香扑鼻而来。配上久煮不烂的江西硬豆腐和野百合粉,味道香鲜。此瓦罐之妙处在于土质
品文山,品人生
作者:黄俞奋  期号:第2期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山  青花瓷  人生  词句  歌曲  辉煌成就  伏笔  出身  升起  传统文化 
描述:句?是谁,编织出了如此美妙的意境?他,便是人称“周杰伦背后的男人”——方文山。 方文山,别名方一杯,出身于台湾乡村,擅长作词、编剧,现供职华人版图出版社总编辑。他自认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以拥有四分之一客家血统为荣。他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有着独特表达的人,他善于在历史和空间的转换中去诠释自己的音乐理念。除了创作歌词外,他还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风格——“素颜韵脚诗”,无论是填词还是写诗,其创作语法和思维角度都自成一派,自称——“方道·文山流”。 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又有多少人能像方文山这样,在“浑浊”的环境中依旧“一尘不染”,坚守着自己的风格呢?为金钱不停地追求,为虚名不停地向上爬的那些词作者,随着所谓的“潮流”,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梦,丧失了本只属于的自己的独特见解。而方文山,明明知道这是个是诗歌贫乏的时代,却以独特的坚持,创造了独特的诗歌世界!正如《半兽人》中所歌颂的——“坚持自己的信任与见解,才是真正的英雄!” 如今的方文山已闻名各地,而他的过去又是如何的呢?方文山出身于农村,并没有受到高等教育。
古城赣州:那些你不知道的往事
作者:东田  期号:第7期 来源:旅游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州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蒋经国  赣南  江西省  历史文化底蕴  旅游城市  浮桥  市民生活  宋高宗 
描述:历史文化名城。 江南宋城,古色赣州,闲适的小市民生活 赣州早在公元前201年的刘邦时代就已经设县,到隋代时更名为虔州,到宋高宗绍兴23年改为赣州。赣州三面环水,整个城市被章江、贡江两条江水所环抱
’98广州测量战士联谊会年会在广州举行
作者:李添贤  期号:第6期 来源:广东水利水电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州  战士  健康长寿  客家山歌  水利学会  省水  精神力量  领导同志  人大常委  身体健康 
描述:访基和省水利厅历届老厅长陈大良、李德成、卢伯章以及现任省水利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张达辉等领导同志。此外,还有省水利学会、厅机关及一些直属单位的领导和一些老水利专家等。到会年龄最大的已经85岁高龄,个别的还撑着拐杖前来参加。大会由联谊会会长叶启善同志(原广东省水利电力学校副校长)主持并致词。他首先对前来参加年会的会员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接着,他总结了联谊会从i990年10月成立以来到现在已经8年了,联谊会之所以能坚持下来,而且越来越好的三点体会:一是联谊会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联谊会成立时,许多领导还专门为联谊会题了词。这些题词不但给了广大测量战士极大鼓舞,也给了联谊会继续办下去的极大精神力量;二是联谊会得到了广大会员和有关部门经济上的鼎力支持。一切费用全靠会员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赞助。三是联谊会有一个...
民歌中的植物意象
作者:赖广昌  期号:第9期 来源:金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植物意象  土家族民歌  意象手法  爱情  花儿  莲叶  客家山歌  蔬菜水果  女子  情感表达 
描述:接触到的是千姿百态的动植物,其变幻无穷的神态已谙熟于心,所以在他们创作构思的时候,比较容易感物取兴,就近撷取眼前的物象入歌。 其一,民歌中常以“莲”作为意象手法,用以作为传情的信物,而“莲”,谐音“怜”,本意指“爱怜”。 此种情况在《诗经》、《汉乐府》、南北朝乐府、明清歌谣之中屡屡可见。早在《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中,“莲”就被女子用来起兴,对心上人进行俏骂:“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南北朝乐府民歌《江南》,其中不仅有美景与丽人,还暗含了恋情与性:“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明代《山歌》中更以直白的口吻唱道:“郎种荷花姐要莲,姐养花蚕郎要绵。井泉吊水奴要桶,姐做汗衫郎要穿。”近现代山西一带的信天游《门搭搭开花不来来》也唱“莲”:“每日里想你你不在,这些日期你在哪来?并头莲开花离不开,今日你走了啥时间来?” 这种关于“莲”“怜”互训、“藕”“偶”相同的用法,在客家情歌中,更以淋漓尽致的方式得以表现:“妹剪一蕊并蒂莲,开花结子两相连;莲花恁靓心头苦,哪日同哥正团圆?”“妹子相似一塘莲,莲叶生来面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