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灾难禳解故事中的习俗流传
-
作者:陈赟
期号:第16期
来源:中国减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故事 习俗 巫术符号 灾难禳解 流传 黄巢起义 葛藤 禁忌 神异性 太平军
-
描述:罗香林先生的《客家源流考》一书中记载了一则"葛藤坑"故事: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大军进发到闽西,百姓纷纷逃难。黄巢见到一位逃难妇女,背上背着一个大孩子,手里却牵着一个小孩子,心中不解,询问才知,大孩子乃是其侄,父母双亡,因此准备在万不得已时牺牲自己的孩子,尽力为兄嫂保存血脉。黄巢大为
-
赣南客家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
-
作者:曾卫平
期号:第5期
来源: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客家民俗 客家文化 旅游品牌 客家人 旅游发展 赣州市 旅游文化 精神内涵 旅游资源
-
描述:据史料记载,客家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一个从赣南到闽西到粤东再到世界各地的过程。从地理上和史实上看,赣南是客家大本营地区接受北方汉民族南迁的第一站。很多客家姓氏源流资料也昭示,他们的祖先在赣南繁衍生息了若干代,后来才进一步往闽西、粤东迁移的。
-
河南板头曲音乐发展手法研究
-
作者:杨丽莉
期号:第2期
来源:民族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南板头曲 音乐发展 手法研究 中国传统音乐 乐种 旋律发展手法 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材料 变奏 中国传统器乐
-
描述:河南板头曲是中原弦索乐中的重要乐种,和江南丝竹、福建南音、山西五台山音乐齐名,是中国传统器乐中的瑰宝。有史料记载,板头曲对"广东客家音乐"(即广东汉乐)的发展影响深远。另外还有"潮州弦诗乐",至今仍以"中州古调"为其乐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板式也与板头曲曲体相同,都是六十八板体结构。
-
揭西擂茶
-
作者:范勇
期号:第24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擂茶 客家人 揭西 习俗 风味 茶叶 南迁 旅游 移民 历史
-
描述:揭西的客家人素有煮擂茶的习俗,许多来到揭西参观旅游的游客,都会去河婆擂茶馆尝一尝独特的客家擂茶风味。"擂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据考,"擂茶"这一名称出现甚早,在宋朝耐得翁《都城纪胜》中已有了"擂茶"的记载。客家人,就其本源而言,多为自北方南迁而来的移民,祖先们原
-
“客家主体古越族人”说质疑
-
作者:张天周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主体
-
描述:居后才娶当地女子为妻 ,“客家妇女宗源是当地土著” ;3.据有关家谱记载研究比较 ,“大部分客家人的祖先是闽浙赣粤等省的土著。”本文列举事实 ,对此说进行了逐一批驳。指出随着一批批中原汉人南徙 ,该地区居民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客家先民主要是汉人 ,“客家主体古越族人”说 ,不足为信
-
贺县公会客家话的声调
-
作者:邓玉荣
期号:第2期
来源: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古全浊声母 广西贺县 声调演变 《方言》 去声 方言土语 客家方言 古入声 古今演变
-
描述:量居民讲瑶话或壮话。公会镇地处小盆地,周围有山岭与外界阻隔,虽不十分险峻,在解放前交通不甚方便,现有多条公路与外界相通,离县城八步镇四十公里。据占公会镇客家人口大部分的谢、吴、杨三姓族谱记载,其先祖于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陆续由今
-
广西贺县(莲塘)客家话音系
-
作者:邓玉荣
期号:第4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广西贺县 部分字 古全浊声母 同音字汇 今读 入声字 梧州师专 量词 韵尾
-
描述:广西贺县(莲塘)客家话音系邓玉荣贺县位于广西东部偏北,总面积5147.20平方公里,人口约78.4万,其中讲客家话人口约24万(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主要聚居在县内公会、莲塘、沙田、黄田、八步、鹅塘、桂岭等乡镇,其他乡镇也有分布。据贺县客家人族谱记载,贺县客?..
-
大余县城客家话音系(摘要)
-
作者:刘金荣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大余县 客家方言 音系 舌尖中 韵母 古入声字 自成音节 历史趋势 普通话
-
描述:大余县城客家话音系(摘要)大余是地处江西西南角的一个山城小县,历史上是南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县志上记载的几次移民与“客家”形成的历史相吻合,研究客家史及客家方言的专家均把大余列为纯客家住地。大余县城客家话音系有十九个声母(含零声母),没有翘舌音声母,舌...
-
试评《中国评论》中两篇关于客家源流的文章
-
作者:夏远鸣
期号:第1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哀德尔 客家源流 客家研究
-
描述:料认为客家人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华北地区,并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断的南迁。弼顿查理斯(Ch.PITON)则对前者的观点与材料使用等方面提出质疑,认为客家人与其他中国人没有什么不同,族谱记载的内容非常值得怀疑。后来的客家研究受到哀德尔影响较大,而对于弼顿查理斯的质疑却长期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
贵港最古老的客家围屋:君子垌段心围
-
作者:邓希文
期号:第4期
来源:广西城镇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贵港市 围屋 客家 光绪年间
-
描述:据《贵县志》记载:清朝光绪年间,贵县有16座围屋,其中建得最早的是怀北二里君子垌段心围,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兴建,至今已有155年历史,是目前贵港市整体保存完好的客家古围屋。段心围坐落于港南区木格镇云垌村上垌中段心腹地带,故取名段心围,为清朝附贡生邓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