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南客家嫂:米酒酿造新生活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徐丽芸蔡粲聂志良 赣粤边际的客家摇篮——龙南,客家围屋美丽神秘,客家民俗丰富多彩。这里,曾经以农耕为生的客家妇女,如今凭借传统客家酿酒工艺,发展米酒产业,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近日,笔者走访了龙南乡村几位从事酿酒业的客家嫂,从中感受到她们的幸福新生活。 客家老手艺上了新赛场 2008年6月初,杨村镇
-
客家女的[外家情(外一篇)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有则谚语:“八十公公爱祖家,八十婆婆爱外家”,说的是客家人的敬祖报本情结。在客家史上持续数百年的几次大迁徙中,南迁的客家先人几经颠沛流离九死一生,却始终背负着祖宗骨殖绝不丢弃,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对于客家女来说,她们的敬祖情结除了表现为对夫家祖辈的敬奉外,更多体现在对外家(娘家)的感情上。
外
-
三千客家女誓死保卫洪秀全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天王洪秀全与随从在南京城。1864年,法国画刊上的铜版画。
矗立在广东乐昌的洪宣娇娘子军的雕像。 资料图片
1856年,太平天国内讧,三千名守卫“天王府”的大脚客家女,誓死保卫洪秀全,其勇猛一点不比男人逊色,是洪秀全抵挡韦昌辉的最后屏障。1864年天京城(今南京)破、大队清兵杀向天王府
-
八成“新客家”起步城中村
-
作者:樊克宁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T从 今年7月1日起,广州市开 始对农转居人员实施基本养 老保险;此前还完成了城中 村的村民变居民、村委会变居委会 的工作;以及将集体经济转为股份 公司;把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有 的城中村
-
把客家资源融入现代经济大潮 ——广东省客家商会会长温纯青访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溥操为广东省客家商会题《客家之光》
本报记者黄山松刘奕宏
南国的金秋,是个五谷飘香的收获季节。11月19日,深圳大鹏湾畔、梧桐山下的大百汇中心花团锦簇,高朋满座,广东省客家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在此隆重举行。广东省客家商会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由“无地域”
-
客家族谱连根连心 ――写在上杭客家族谱馆封顶之际
-
作者:张强福 陈乔文 郭鹏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近日,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上杭县客家族谱馆顺利封顶,今年年底将建成开馆。这是该县继今年3月客家族谱赴台后又一喜讯,标志着上杭县的客家族谱文化建设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两岸客家 血脉相承
客家族谱是中 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瑰丽一簇,是联结海内外客家裔孙的感情纽带,在凝聚亲情、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
-
南方版的《乡村爱情故事》 《客家土楼的春天》: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珍贵遗产
“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这是胡锦涛总书记于2010年春节在永定土楼考察时做的重要讲话。近日,一部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指示精 神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客家土楼的春天》,即将由福
-
邓炳昌:十年坚守客家围屋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资料图片(图文无关)
上个世纪80年代,刚刚结束在海南上山下乡生活的老三届知青邓炳昌开始闯荡深圳,至今已整整过了30年。
对于去年刚刚退休的邓炳昌而言,深圳,是一个比故乡广东揭西还要熟悉的地方,在这里的30年间,他当过特区的筑路工人,在横岗开过书店,做过代课老师,90年代,商品经济大
-
下曹古村 谁来擦亮这颗客家明珠?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宁化记者站 张瑞兰 俞祥波 刘才恒 文/图
“20立方木头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全族92个男丁,每个男丁出300元钱,用作修缮公厅的费用。”5月9日,家住宁化县曹坊乡下曹村的曹广发,召集族里乡亲开会,商讨族里“安俊公厅厦”的修缮问题。
下曹村位于省道富下线495公里地段旁
-
[2005-12-10] 五百年客家麒麟舞重見天日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小鎮千人習麒麟舞
「現在麒麟舞更紅火了,這是我壓根兒沒想到的。村村都有麒麟隊,玩的人有1000多人哩!」據樟木頭的麒麟舞老藝人介紹,現在樟木頭鎮已有17支麒麟舞隊,這些表演隊分佈在全鎮9個村委會的16個自然村。據初步統計,近10年來,樟木頭的麒麟舞上演了近1000場次。小到鄉間田舍,大到國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