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坪地客家民居“养在深闺”
-
作者:陶清清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淹没在钢筋水泥中的客家围屋。周游 摄
坪地低碳城附近的一处客家围屋和碉楼,已经破败,保护刻不容缓。
周游 摄
不久前,龙岗邀请业内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探讨客家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大计。10月16日,本报以《龙岗欲造深圳“客家之都”》为题,报道了龙岗打造“六区一都”建设文化城区的设
-
吃客家美食知客家“人品”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曾秋玲
“开学餐”饱含祝福与期望
开学了,家住梅城的兴宁籍邓女士特意给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孙子欣欣做了一顿简单而又特别的早餐:一份腌面,一份瘦肉蛋花葱蒜芹菜汤。她一边疼爱地看着欣欣香香地吃着喝着,一边念叨说:“吃哩鸡春,春春光光;吃哩葱,聪明伶俐;吃哩蒜,会划算;吃哩芹菜,读书勤奋。
-
惠东还有海蟑螂找个周末去尝尝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将播三期节目介绍惠州美景美食。
节目中播出的海蟑螂酷似鲍鱼。 本组图片 央视截屏
东江时报讯 记者林旭 “去过惠东好多次,墨鱼仔、鲍鱼仔、石头螺都吃过,海蟑螂还真没听说。”7月2日晚,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播出一期名为《小城军声 别样海鲜》的节目
-
两岸一家亲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永良
永台同携手,两岸情更长。5月19日晚,福建省永定县客家文化交流团一行9人圆满结束在台湾的交流访问……
一份乡情 凝聚客家力量
在台期间,永定交流团先后拜会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台北市议员、国民党中央常委吴志刚,桃园县长吴志扬,
-
“80后”深情唱家乡
-
作者:林琳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庄近昌老人正在阅读。
庄近昌老人已经83岁了,是位地地道道的“80后”诗歌王。但谁能想到,这位连出6本诗集的诗人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家住坪山的庄近昌笑着说:“我来深圳生活快20年了,对深圳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深圳的日新月异就是我创作诗歌的无尽源泉。”
不会写的字词就向孙子学习
精神矍铄、
-
客家嫁女礼俗
-
作者:谢望春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诗云:
婚姻嫁娶循纲常,月老赤绳牵成双。
三茶六礼遵祖训,良缘夙缔恩爱长。
生儿育女守妇道,贤妻良母懿德彰。
五世其昌百年好,夫贵妻茶庆腾芳。
客家人崇尚礼仪,源于千年民俗优良传统。《石城县志》载:“民间婚嫁不废六礼,此其大概也。”这就是客家人讲究婚姻礼仪的见证之一。传统的客家嫁女礼俗,历
-
客家毽子花样多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钟明山
毽子的“毽”字,首部为毛。可想而知,毽子是由羽毛为主要材料制作的,故我们客家人称之为鸡毛球子。心灵手巧的客家祖先,不仅喜欢踢毽子,也擅长制作毽子,不像现如今,大家都去市场上买毽子。
毽子的制作方法很简单。找来一枚古四方孔铜钱,在孔的四边用纳鞋底的钻子各钻一孔,也有均匀钻上五孔的。然后捉住
-
客家“硬饭丸”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连允东 我曾食用过个大味美的鱼丸,也吃过鲜嫩爽口的肉丸;还品尝过松软可口的豆腐丸和软滑鲜香的松丸。但这些各具特色的“丸”食品,总不如儿时享用过的客家“硬饭丸”那样地道实在,味道鲜美。 客家“硬饭丸”是我家乡福建宁化的一种时令美食。每至农历四月“立夏”时节,宁化的城市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硬饭丸
-
客家“等伴茶”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钟秋梓
常常听人说起,上犹县平富乡横坑畲族村的“等伴茶”历史久远,味道醇香。于是,自己的舌尖总是被不断地诱惑着。日前,笔者随着央视国际频道《客家足迹行》栏目组走进边远的上犹县平富乡横坑畲族村,探访了当地具有浓郁客家风情的“等伴茶”制作工艺。
横坑地处崇山峻岭之间,常年浓雾弥漫,而且由于水势
-
客家门前塘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张腾 赣南乡村,有屋场就有祠堂。祠堂处在中间位置,前面没有房子,前排左右的房子与祠堂高度一样,后面的房子比祠堂高。祠堂里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养眼又醉人。祠厅多为上、中、下三厅,有的是上、下两厅,祠厅宽大,是村民聚会、商量村里大事的公共场所。祠堂建筑尽显客家文化韵味。祠堂前都有一口面积一亩左右的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