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258)
期刊(463)
学位论文(326)
图书(30)
视频(21)
会议论文(19)
人物(3)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258)
期刊 (463)
学位论文 (326)
图书 (30)
视频 (21)
会议论文 (19)
人物 (3)
按年份分组
2015(21)
2014(774)
2013(232)
2011(257)
2010(218)
2009(103)
2006(36)
2005(26)
2004(17)
2001(4)
按来源分组
香港文汇报(104)
客家(11)
今日中国(中文版)(5)
臺灣東南亞學刊(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
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中国地名(1)
广州研究(1)
中共党史资料(1)
国史馆学术集刊(1)
从「作月子」看闽客族群文化的异同
作者:傅孟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作月子习俗  闽南族群文化  客家族群文化 
描述:,客家族群顯現出其對兒育女及宗族組織…的重視與執著;閩南族群則顯現閩南族群對作月子文化的遵循態度,是以符合生活為主,對習俗文化表現較少的遵循度。閩客族群對作月子文化與習俗的執行態度與觀念,雖因族群特質而存有些微的差異,但均對現今市場上作月子中心的成立大有啟示。
六堆客家文化园区游客对於展示环境取向之研究
作者:吴姿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游客偏好  六堆客家文化园区 
描述:強其特色,另外針對未來展示增加遊客偏好考量,最後,加強展示與六堆地區的連結,是以,讓遊客透過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對六堆客家文化產興趣,進而帶動六堆地區的發展。
台东纵谷区传统客家婚俗与媒婆角色的探讨
作者:彭岁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再次移民  承袭  在地文化  专业媒婆  过度仪式  贶辞诵说 
描述:的本土化現象,也有了在地的轉化,隨著變化,客家民俗充滿了令人驚喜的在地感。本研究訪談對象主要多為七十歲以上在地之客家長者,探討台灣戰後到五十年代早期,台東縱谷區傳統婚俗的文化風貌。本文將調查所得資料,依序從婚前教育、婚前禮、正婚禮、婚後禮等儀節,呈現本地婚俗的行事特色,另外也將本地頗具特殊性的婚後產育儀節,及特殊婚俗以實例呈現,探討時代環境的背景因素與社會文化。媒人是傳統婚俗中的靈魂人物,本文亦特別針對媒人角色的職責、條件特質、婚禮儀式的引導以及貺辭誦說,來說明媒人的專業及功能。婚禮是人們生命禮俗中重要的過度儀式,在重要時刻,若有專業媒人的引導,協助跨越人生中重要關口,美滿婚姻對社會更具有安定功能。本研究為了原味呈現出本地的文化風貌,採用客語書寫受訪者的言論,使用族群語言的思維探究在地文化,不僅發現更深的涵義,也藉以保存在地文化資產。研究發現本地客家族群重視婚前教育,保守且重禮儀,敬祖且重子嗣,雖然呈現文化融合卻也綻放異彩,展現出自己獨特的文化風貌,一些極具地方色彩又特殊的用語,充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文化。
九年一贯国小国语教科书中乡土文化内容之研究
作者:吴丽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土文化  九年一贯课程  国语科  教科书 
描述:差距懸殊。(三)「鄉土地理」:注重臺灣各地的奇景介紹,而在產業方面題材較 少。(四)「鄉土自然」:重視「鳥類保育」,較缺乏其它態保育的題材; 對於臺灣特有種的介紹不夠多樣化。(五)「鄉土語言」:從鄉土
历史建筑聚落保存再利用之探讨-以竹北市六张犁聚落、新瓦屋聚
作者:陈贤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六张犁落  新瓦屋聚落  老街  保存  再利用 
描述:如何擬定再利用方案,確有必要蒐集文獻資料、相關論述依據,歸納出一些建議或是據以建立模式,作為爾後類似案例的參考,這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六張犁聚落」的開墾始於1737年,而客家族群則自1749年廣東省饒平縣林先坤等人自大陸來台,創建「善慶堂」後才建立林家的基業。同時,1805年饒平縣人林孫檀於芒頭埔一帶拓墾,興建「忠孝堂公廳」作為族人集會場所,附近居民稱為「新瓦屋」。歷經二百多年的歲月,建築群不斷翻修,也經不住歲月的摧殘,呈現樑塌牆傾的頹態,所以,後來的「縣府遷建計畫」及「高鐵六家站興建計畫」原預定將六張犁及新瓦屋老舊建物全部拆除,幸而終於部分保留並進行維修,正是所謂危機也是轉機。 本研究方法包括:歷史文獻回顧與分析、相關理論的探討、參考類似聚落保存、再利用的案例,及研究範圍內聚落之發展歷程、法令規定、現況分析以提出整合再發展之策略。研究結論為:歷史建築的保存再利用必須注意「都市計畫」擬定時相關法令的配合,換言之,都市計畫的「使用分區」將決定後來「再利用」的方向和策略。再利用策略尤應整合所有可用之資源,才能做出最完善之規畫。六張犁建築群之都市計畫使用分區定位於「鄰里公園兼兒童遊樂場」用地,雖然無法委託民間專業經營「特色商店」業,然而只要廣植在地原生種樹木,公部門持續預算補助,即使是低密度開發,作為展覽場地也是不錯的選擇。
文化保存与文化治理:以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区为例(2005-
作者:涂美芳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保存区  新瓦屋  文化保存  文化治理 
描述:委會籌備處當下承載的客家文化政策脈絡。 再者, Bennett認為博物館的文化治理與展示是政府權力裝置的一環,透過長期參與觀察與深入訪談,細緻觀看此座博物館中各項展示爭議的發場景,在此空間權力部署中
客家传统豆鼓产业的发展与未来:以屏东县内埔乡为例
作者:钟来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豆鼓  客家  传统产业  集体记忆  特色商品 
描述:期客家人以務農為,大量耗費體力,因此客家菜多秉持著傳統「鹹、香、肥」的三個原則,因此豆豉在客家族群中被廣泛利用,儼然成為客家飲食「鹹」的代表,而豆豉更經由日常飲食的傳承,已內化成為個人與族群生活中
客家渔港社会网络变迁之研究:以桃园县新屋乡永安渔港为例
作者:汤永铭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网络变迁  休闲商业  客家渔港  创新网络  渔民 
描述:;例如轉業動機、生活連結、關係網絡等等,這些資源如何建構、影響變遷?在各階層間流動的過程中,產哪些互動、網絡關係?透過觀察、訪談研究其社會網絡與變遷,並從相關文獻資料中分析客家漁民所連結的關係網絡
历史地理视野下岭南服饰文化研究
作者:许桂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服饰  历史地理  区域分异  岭南 
描述:文献研究、图表法、历史剖面法、野外考察等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梳理基础上,对岭南历史服饰文化展开研究。所得结论如下:1、岭南服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深受所处的历史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清代濁水溪中游的開發
作者:張永楨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舉人  秀才  社丁首  分類械鬥  書房  聖蹟亭  社學  留養局  義渡 
描述:後,官方卻因治安之考量,將其就地合法化,故濁水溪中游之拓墾過程中,漢人是侵略者,但為計所迫;各族群雖為被侵略者,但其不夠勤奮及貪得漢人財貨,想不勞而獲、坐收地租,亦需自負土地流失之相當責任;至於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