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869)
期刊(1703)
图书(248)
学位论文(229)
视频(110)
会议论文(34)
图片(4)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869)
期刊 (1703)
图书 (248)
学位论文 (229)
视频 (110)
会议论文 (34)
图片 (4)
按年份分组
2015(115)
2014(2181)
2012(579)
2011(555)
2010(528)
2009(192)
2008(196)
2007(103)
2005(19)
1988(1)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1083)
其它(424)
闽西日报(224)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
八桂侨刊(3)
时代文学(2)
科学时代(2)
银行周报(1)
广东党风(1)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贺州本地研究
作者:陈小燕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贺州本地话  桂北平话  白话  方言比较  方言分类 
描述:)白话、粤北(连山)白话、粤西(怀集)白话及广州话语音系统、词汇系统之间都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本着“运用综合标准而非单一标准为方言分区”的原则,同时结合人文历史的考察与分析,我们认为贺州本地归属粤语
广州否定范畴研究
作者:郑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州话  否定范畴  类型学  比较  演变 
描述:广州否定范畴有一个横向和纵向的综合性系统研究。 <br> 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 <br> 第一章 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方法。 <br>
龙川县客家的[K-VP]问句——兼论粤赣地区该句型的分布
作者:邓丽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龙川县  客家话  句法  语用描写  汉语方言  方言语法 
描述:进行句法和语用的全面描写,并在考察移民史和古代行政区划的基础上探讨其来源,以期引起人们对客家这一语言事实的进一步关注与研究。 我们首先在整理前人研究成果和查阅地方史志的基础上考察
客话音韵论
作者:项梦冰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话  比较研究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方言地理学 
描述: 非官话东南方言 南方型(吴、闽、客、粤) ——南部方言 本文讨论的对象客家属于南部方言的一种,其音韵特征为:(1)底层调位具有阳上调(包含部分古
盘龙镇客家与梅县客家话音系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科凤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盘龙镇  梅县  客家话  音系  比较 
描述: 盘龙镇客家与梅县客家声母比较,主要有以下特点: (1)古全浊声母变清,无论平仄都有送气的,但仄声有一部分不送气;梅县客家无论平仄都读送气音。(2)盘龙镇客家共有21个
上杭客家研究
作者:邱锡凤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话  上杭  蓝溪  研究 
描述: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二是记录同音字;三是将其与共同语北京音系和中古音系进行全面比较;四是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等记录蓝溪客家与共同语说法不同的词汇近5000条;五是列举语言材料,其中包括蓝溪常用固定词组
博白岭坪村客家研究
作者:陈日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博白岭坪客家话  方言比较  语音  词汇  语法 
描述:究,并对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符号和发音人等情况进行说明。第二章博白岭坪村客家话语音系统描写博白岭坪客家声韵调系统。第三章博白岭坪村客家话语音比较研究从历时、共时层面对岭坪村客家话语音进行描写
成都客家研究
作者:郄远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话  语言变化  语言变异  语言生活  华阳凉水井 
描述:人主要的交际语言。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传统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方法,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对成都客家进行了系统的描写和分析研究。全文共分五章,第二章至
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研究
作者:王水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文学  客家诗歌  诗歌创作  民俗风情 
描述:不管其使用了何种语言,只要其描绘了客家地区的风土民情,反映了客家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都是客家诗歌;非客籍诗人创作的诗歌,只要其内容是关于客家地区山水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也属于客家诗歌。 清代汀州是客家人在福建的集中居住地,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见有学者涉及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的研究领域。从清代汀州客家文人群体及其诗歌创作情况分析,清代汀州出现了一批较知名的文人作家,主要有长汀上官周、黎士弘,宁化李世熊、伊秉绶、黄慎,连城童能灵,上杭刘坊、邱嘉穗,武平林宝树,永定廖鸿章等人,他们创作的诗文水平较高,一些文学作品在当时的文坛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创作出了独具特色,在客家地区流传极广,影响极大的客家方言诗。 文学有地域性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学术界众多学者的认同。清代汀州客家诗歌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清代汀州的山水景物诗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汀州客家诗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这些山水景物诗所描写的对象都是汀州富有特色的山水名胜,体现出的风格特征也与当地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清代汀州客家诗歌与客家方言的联系是客家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清代的汀州地区出现了纯客家方言诗歌,以林宝树的《年初一》为代表,这首诗歌无论从文化影响、语音特点,还是从叙述内容上分析,都具有浓郁的客家特色。清代客家诗人严格依照佩文韵所创作的诗歌,有一些用现在通行的普通话读来不押韵,但用保留了大量中原古音的客家方言读来则是朗朗上口,句句押韵。大部分客家诗歌的创作者都是客家人,他们生活在客家地区,深受客家文化的影响,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也有意无意地把客家的方言俚语,地方风物化用入诗,形成独有的客家地方特色。 从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的思想内容分析,其中具有明显的两大极端,即雅与俗的两大方面,雅的方面体现在诗歌中蕴涵的忠孝、节烈思想和理学趣味,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主流思想。俗的方面体现在诗歌中描写的客家地区民俗风情方面的内容,单纯地叙述某个地区下层民众的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方式,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并不多见。正是这种极雅的思想与极俗的内容在诗歌中并存的局面成为清代汀州客家诗歌中的又一大特色。 从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的创作成就分析,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种多样化说明了清代汀州客家诗歌具有较高的创作水平,并且,这些创作成就的取得都是与清代汀州的自然人文环境相关的,是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创作成就。 地域对文学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性的影响,既包括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也包括历史形成的人文环境等种种因素。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的地域性特征,正是汀州多山而温润的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的理学思想,耕读传家的教育观念,中原古音为主体的语言环境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宁化客家研究
作者:张桃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宁化客话  音系 
描述:; 言的差异,此方面的调查研究基本上是空白。本文将努力填补    这一缺憾。     本文批对宁化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