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080)
期刊(779)
学位论文(230)
图书(200)
视频(72)
会议论文(41)
人物(4)
图片(4)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080)
期刊 (779)
学位论文 (230)
图书 (200)
视频 (72)
会议论文 (41)
人物 (4)
图片 (4)
按年份分组
2015(75)
2014(1271)
2013(588)
2012(601)
2011(625)
2009(246)
2008(239)
2007(121)
2004(33)
2002(6)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884)
其它(384)
赣南日报(180)
客家研究辑刊(60)
源流(9)
客家(5)
资源导刊(地质旅游版)(3)
山花(2)
散文(1)
时代文学(下半月)(1)
赣南采茶舞蹈文化中的客、畲混化研究
作者:许华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  采茶舞蹈      混化 
描述:循的依据。赣南采茶戏是赣南客家文化中的精华和瑰宝,这一点得到海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和肯定,但是作为研究舞蹈文化的我们,如果单单从客家文化去研究和理解赣南采茶舞蹈的动作表演,我们会碰到很多疑问和难题。如客家人的民间艺术会为什么尊崇畲族人(雷光华)作为本民族艺术的开山鼻祖;为什么民间采茶艺人都不吃狗肉;为什么丑角表演中有如此之多的动物形态模拟;中原汉人是看不起狗的,但是到了赣南采茶戏当中为什么狗又成了图腾崇拜的地位等等;这就是本篇文章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选择了对赣南地区经济发展、历史演变都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两大族群——畲族与客家的融合为前提,即从客、畲混化的角度,运用田野调查、文献学、民族志、舞蹈学、文化人类学等多种研究方法,考察在客、畲血统和文化上互相交融的背景下产生的客家民间艺术——赣南采茶舞蹈的形态特征及文化内涵。即从宏观的文化视野,去窥探蕴含在赣南采茶舞蹈身上的两种(客、畲)文化因子。
客家筝乐研究
作者:陈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东汉乐  客家筝艺  文化内涵  现实意义 
描述:系列特征,将当代中国传统筝曲划分为了五大筝艺流派。这五大筝艺流派分别为:河南筝艺流派、山东筝艺流派、浙江筝艺流派、潮州筝艺流派和客家筝艺流派。其中,前四个筝艺流派都是以地域命名的,唯独客家筝艺流派例外,因客家人受大迁徙的影响,客家筝乐兼有了中原地区和南方的文化特征,成为唯一不用地域来命名的筝艺流派。本文将沿着客家民系的形成、客家音乐和客家筝乐的特点、客家筝乐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的这一脉络进行研究分析,以下是本文的主要架构:引言:阐述本文的研究动机和主要研究内容。第一章:客家民系的形成,内容包括客家人的迁徙历史及客家音乐的由来。第二章:客家音乐概述,内容涉及到:广东汉乐、客家筝的起源、代表人物、代表曲目、旋律特点、演奏技法等。第三章:客家筝乐的文化内涵,客家筝音乐风格上,融合了中原音乐风格和当地音乐风格特点,主要具有融合的文化内涵。第四章:学习客家筝乐的现实意义。结语
中医与西医的就医选择及其医疗成本分析
作者:黄培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西医  医疗成本  就医选择 
描述:以及民國90年國家衛生研究院之「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問卷資料。本研究利用Logit模型,探討影響脫臼拉扭傷病患就醫選擇(西醫或中醫)的因素;接著以OLS迴歸分析不同特性以及就醫選擇對於治療天數、醫療費用的影響;最後,再使用logit模型,估計不同特性和就醫選擇對於再回診機率之影響。研究結果發現在影響中西醫的就醫選擇因素上,女性、年紀愈輕者、一般地區、北部地區、佛道信仰、學歷較高、所得介於2萬到4萬之間、客家族群等變數,選擇中醫的機率比較高。在治療天數方面,中醫的治療天數明顯高於西醫,年紀愈大者,其治療天數會愈長。而治療費用的實證結果顯示,中醫的治療費用明顯高於西醫;偏遠地區(山地和離島)、城鎮、北部地區其醫療費用是比較高的。最後,中醫或西醫的就醫選擇並不會影響再回診的狀況,年紀愈大、鄉村、目前無工作,其再回診的機率比較高。雖然中醫的治療天數和費用可能比西醫來得高,然而其再回診率和西醫並沒有明顯差異,因此無法下定論究竟中醫或西醫療法哪個比較具有成本效益。所以醫療政策的制定與衡量,應同時考量中西醫的均衡發展、並且引導醫療資源適當使用,朝中西醫整合方向邁進,如此才是全民的福祉。
印尼客家方言研究
作者:李秀珍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著民族  客家文化  印尼客家方言  客家话 
描述:,从大陆“唐山”来到印尼 的客家人,至今仍能讲一口流利的客家话,可是,两代或三代以上土 生土长的客家后代,大多数都讲当地的“本地话”。这是由于印尼政 府在苏哈多执政时严禁所有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活动的结果。 客家人虽力图保持客家方言,亦无法限制客家话与其它方言或当 地语言的互相影响。由于客家人在印尼定居多年,或多或少受到印尼 当地话或其它方言的影响,印尼客家话有了很大的变化。印尼泗水的 客家话也同样受到当地语言的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由于研究印尼客家话的学者尚少,因此笔者有意在此领域里开始 作初步的探讨,希望给印尼的客属,特别是泗水的客家乡亲一些启发 为了能对泗水客家方言的现状、传承与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念, 我们准备了一套问卷,请30 位客家乡亲协助回答问卷,希望能得到 更为客观的答案。 调查结果显示出,由于政治因素,泗水客家话的现状并不乐观,年轻一代的客家子弟已经不讲客家话了,这为我们更好地传承客家话 又提出了一个艰难的课题。年长的客家人对泗水客家话的前景表示担 忧,然而,大家都意识到“抢救客家话”将是每个会讲客家话的人的 任务。客家话是客家人的象征。保留了客家话,才能保住客家人独特 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
台湾鸾堂的经营与发展:以埔里昭平宫育化堂为例
作者:何艳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昭平宫育化堂  鸾堂  埔里地  方社会文  人士绅  关帝信仰 
描述:潮,而這鼓風潮也吹進了內的埔里盆地。 昭平宮育化堂所處之地,原是中部平埔族初入埔里聚居的區域,自創堂之初,即與周遭聚落有地緣及祖籍的多重關係。就鸞堂系統而言,昭平宮育化堂雖然發展成為中部重要
台湾地区客家武术探微
作者:罗凤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武术  西螺七欠  浮罗山区  朱家教 
描述:。至於東南亞檳城的客籍同胞,屬性與來源與臺灣客籍同胞相同,聚居浮羅區習練客家武術,雖在不同的地理上有不同的發展,但在客家武術的演繹卻帶來文化同質性的認同。
研究方法是以歷史學的研究方法為主,藉由相
论赣南采茶戏的生产性保护研究
作者:刘英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发源  特点  困境  生产性保护 
描述:命、生存繁衍,走过了4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大背景下,各种现代的娱乐方式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人们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观念不断发生改变,与传统农耕社会相适应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损毁和加速灭绝的危险,赣南采茶戏自然也不能幸免于难,它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 目前赣南采茶戏正面临演员及创作人才严重缺乏,剧情陈旧,缺乏时代感和演出市场萎缩等问题,令人欣慰的是2006年赣南采茶戏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一方面它认可了赣南采茶戏所具有的艺术和文学价值;另一方面它也向世人警示,赣南采茶戏到了不得不高度重视的地步,否则,这朵“山茶花”将可能渐渐失色枯萎至凋零。 面对赣南采茶戏严峻的生存环境,本文根据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以南康采茶戏团为田野个案,力求将研究的视野放置于大的社会背景之下,通过采茶戏剧团这一视角来探究赣南采茶戏的传承和生产性保护之路。
广东春节习俗的历史变迁与地域文化特征
作者:姚丽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东  春节习俗  历史变迁  地域文化 
描述:业气息较弱,同时保留了较多与驱傩、巫术相关的传统。客家地区的春节习俗保存了较多的中原文化、有较强的农耕色彩,此外还有一些与畲、瑶等少数民族影响相关的锣鼓和歌舞类的习俗。在潮汕春节习俗中,祀神活动众多是其最主要的特点,此外,潮汕人精细好斗的性格以及重视生子等思想也在这些节俗中有所体现。雷州半岛则在本土俚人、中原汉族、闽潮客移民、周边广府人以及少数民族等不同文化群体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多种风俗文化交融的春节特色。广东瑶、壮、畲等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既有汉区的影响,又保持了他们能歌善舞、热情、淳朴而开放的山居少数民族特性。广东五个文化区域的春节习俗特征体现了各自的文化特点,这与它们的族群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息息相关。同时,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五个文化区域的春节习俗又共同表征了岭南的文化特征,如春节食品和习俗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南国风情,以及重商务实、讲究意头、平民意识较强、崇拜鬼神等心理特征。此外,虽然广东的春节习俗体现了浓厚的岭南地域文化色彩,但是总的来看,无论在节日起源、节日时间还是节日文化心理上,广东的春节习俗都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春节习俗一脉相承,具有较强的统一性,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客赣方言词汇比较研究:以六个点为中心
作者:黄小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赣方言  词汇比较  语素分析  判别函数  阶曲线 
描述:触密切。梅县和南昌距离遥远,且在不同省份,接触少。 无论是200核心词还是2000一般词,于都和南昌、田头和南昌的关系值都比于都和梅县、田头和梅县的关系值小,于都、田头是名副其实的客家话。 肖田和南昌的关系值都比肖田和梅县关系值大,无论是200核心词还是2000一般词,但它和南昌的关系到底是发生学关系还是接触关系呢?我们运用了陈保亚的“阶曲线理论”,根据肖田和梅县、肖田和南昌的阶曲线斜率,以及肖田和田头、肖田和于都的亲密关系,发现肖田和南昌是接触关系,肖田与梅县等客家话是发生学关系。但肖田和南昌已有很深的接触。 我们还运用SPSS16.0,通过客赣特征词、客赣共有词建立判别函数,判断出肖田属于客家方言。这种主要运用客赣特征词来判别肖田属性的做法,和陈保亚的“关系词”做法很相近,并且客赣特征词比“关系词”还更典型,因此这样得出的判别结果具有发生学关系的意义。 文章还对客赣与传统五大方言关系进行了比较,特别是客粤的比较,发现客粤关系值高于客赣关系值,因此,我们认为客家南迁后,由于地理隔离,最终客赣关系让位于客粤关系。 6点中还存在一些百越底层词,反映出客家南迁后,在山区与百越族有过密切的接触。
花蓮縣新社部落噶瑪蘭人之人體測量學與膚紋學研究
作者:賴俊宏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膚紋學  人體測量學 
描述: joining方法來繪製親緣關係樹。研究結論如下 1.台灣住民體質上的聚類關係離華南地區較近,和華北地區較遠,且中國北部族群間的差異很大。 2.台灣住民可分為三種群聚,分別是台灣原住民主體群、非原住民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