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体验节庆推广活动如何建构游客地方依附:以2010年新埔
-
作者:刘贞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依附 新埔 农村节庆 体验
-
描述:增加新埔公部門與地方業者對於遊客遊憩需求與偏好之掌握,協助其改善並創新以農村地方文化產業為主體的體驗遊程設計之外;更期盼能從體驗活動建構遊客地方依附的角度,為臺灣其他農村提供轉型體驗觀光的參考,進而有
-
地方有线电视客语新闻之阅听人收视行为研究:以大苗栗客家话新
-
作者:黄雅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族群媒体 阅听人研究 收视行为 使用与满足 有线电视
-
描述:的實務問題。
本研究以苗栗有線電台視的「大苗栗客家話新聞」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人口變項與閱聽人收視行為、偏好、動機之間的關連和影響因素,共計完成1011份有效問卷。研究發現:(1)大苗栗
-
游客旅游动机、满意度与行为意向之研究:以六堆客家文化园区为例
-
作者:梁育诚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旅游动机 满意度 行为意向 六堆客家文化园区
-
描述:r Windows之統計軟體進行處理,採項目分析、因素分析、信度分析、次數分配、平均數、標準差、百分比、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及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歸納研究結果如下:一、到訪遊客以已婚、30-50歲者居多,教育程度以大專院校為主,大多為學生及軍公教者,且女性略多於男性。二、遊客主要交通工具為自用車,旅遊資訊大多來自於親友介紹,且遊伴主要是以家人或親戚為主。三、遊客主要旅遊動機為「休閒調劑」,感到滿意的項目為「環境規劃」,行為意向最強烈的為「推薦意願」。四、在遊客旅遊動機、滿意度及行為意向的強烈程度上,已婚者大於未婚者;六堆地區大於其它地區;遊伴為家人或親戚者大於其它者;交通工具為腳踏車者大於其它者;前來次數越多者大於次數越少者。五、遊客旅遊動機、滿意度與行為意向均呈正相關。其中「休閒調劑」的旅遊動機越高,其「休閒社交」的滿意度、「推薦意願」的行為意向也越高;「環境規劃」的滿意度越高,其「重遊意願」的行為意向也越高。六、旅遊動機、滿意度對行為意向具有預測力。其中以「景點特質」及「環境規劃」是主要的預測變項,對遊客行為意向的解釋力最大。最後,根據所得結果討論提出適當之建議,期能作為未來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經營發展之參考及後續研究者之研究方向。
-
宁化客家运动的文化复象
-
作者:何辉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记忆 族群意识 文化重构
-
描述: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用过程民族志的方式将它较完整地记录下来,再对其进行文化的解释,正是本篇论文的主旨。论文分为三个部分: 1.通过对宁化石壁开展
-
外省客家人的本土化: 以廣東陸豐莊氏宗親會為例
-
作者:彭芊琪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陸豐 擂茶 族群認同 客家 外省人 本土化 宗族 宗親會 移民 族群
-
描述:訪談等方法進行研究,而本土化分為兩個部分來觀察,一為他們來台的土著化過程,另一為台灣興起以政治為核心的本土化運動,他們的適應情況為何。研究發現,莊氏宗親會為宗族性質的組織,成員少數是隨政府來台的軍公人員,其他主要是因中國戰亂,於1948年隨著宗親網絡移民台灣,在經濟、生活等方面,較一般外省人更早土著化,且客家身份亦發揮助力。他們來台後就有宗族聚會,而1980年才正式化為宗親會,從其成立者的身份與當時社會氛圍看來,很可能是在台灣意識崛起下,試圖拉近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是一種反本土化的表現。然而,對於大部分的宗親而言,宗親會主要是慎終追遠、養生送死或聯絡感情的功能,在台灣有了這樣的組織,反而使他們的心裡產生依靠,促其對台灣的認同,並且在宗親聚會中,強化了他們的客家身份。所以,1990年代台灣本土化運動在各方面展開,他們的移民網絡和客家身份,都成了他們適應本土化的助力,在族群認同上,因為和台灣客家人的融合,所以,他們也可以認同自己是台灣的客家人,而且政府推行的本土化策略,對於他們不但沒有排斥性,他們本有的擂茶還提供了建構台灣客家文化的元素。關鍵字:客家、外省人、本土化、宗族、宗親會、移民、族群、族群認同、擂茶、陸豐
-
從社會語言學看台灣的方言使用情形(並與日本比較)
-
作者:太田智惠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會語言學 台灣的方言 閩南語 台灣話 問卷調查 日本方言 族群 標準語
-
描述:較,並討論媒體對語言的影響及方言的使用度和流失情況。第五章是根據年齡?性別?出生地以及族群等因素來考察使用方言的情況。而第六章是說明方言和標準語在公?私場合上如何分別使用。 第七章是問卷調查的描述
-
客家饮食意象之整合行销传播策略
-
作者:林丽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象 客家饮食意象 整合行销传播
-
描述:的結果,針對整合行銷傳播4C要素提出行銷策略,並從公部門角度提出政策性建議。
最後研究者則針對其研究心得,歸結出重要性結論如下:
一、 客家飲食在「形」的美學文化精進的必要性
二
-
从连城正一道看闽西道教的区域特征
-
作者:赖炜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闽西道教 连城正一道 区域特征
-
描述:其生平、道场、思想的《大乘尊经》及《仙公诰传科》和相应的斋醮仪式。仪式上有吸纳傩文化的“五方颁赦”、“天师回宫”、吸纳闾山法的“和瘟送船”及吸纳巫文化的收惊仪。连城正一道之所以能在变异中保持正统地位根源
-
海外台湾侨民国家认同的世代差异-以多伦多地区侨社为例(19
-
作者:赖丽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侨民 国家认同 世代差异 族群 理性的国家选择 情感式的国家认同
-
描述:想探究的問題。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及文獻分析法,並以現年16歲以上的僑社台灣移民為研究對象,並獲得五項結果:一、加拿大多倫多地區僑社台灣移民國家認同的發展情形,「台灣人認同」呈迅速遞增,「中國人認同」呈迅速遞減;統獨意識的發展則傾向「維持現狀」。二、台灣人移居加拿大大多仍保有「台灣認同」;另外,多倫多地區台僑的國家認同對象還是以台灣為優先,而且年輕世代對台灣的認同比中老年世代強。至於國家認同強度方面,台灣國內民眾與多倫多地區台僑願意為台灣上戰場的比例都超過三成。三、對多倫多地區的台僑來說,不管是「理性的國家選擇」或是「情感性的國家認同」,都是以「維持現狀」居多,支持統一的越來越少,贊成台獨的越來越多。而在四大族群中,閩南族群具「情感性國家認同」的比例較高,新住民(外省人)較具「理性的國家選擇」,客家族群則介於兩者之間。四、外省人不見得支持統一,本省人不見得支持獨立。五、16-25歲年輕世代自認是台灣人的比例最高,大多有強烈的台灣意識,認同台灣,但又不排斥統一。
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所得,分別提出建議:一、政府應充分善用親我僑胞力量以維護與加拿大的雙邊關係並爭取國家權益。二、全面檢討整體僑務方針,持續推動僑務功能,避免「利益均沾」式的僑務政策,運用網路科技打造台灣認同。三、摒除統獨等意識型態之爭,勿再操弄族群議題,全力打造公民社會,凝聚國家新認同。
-
客语抄本〈渡台悲歌〉研究
-
作者:黄菊芳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语 渡台悲歌 叙事 客家文学 抄本
-
描述:作為人類精神活動重要指標的文學作品所具有的開放與創新。本研究的重要發現與所解決的問題可以概括如下:1.發現〈渡台悲歌〉第三個版本,並據以為底本,完成校勘工作,校勘本共計380句,2660字。2.詳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