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肴美味中的文化魅力
-
作者:许小轩
期号:第5期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毛泽东 望月 客家人 菜肴 酒文化 茶文化 滋味 兴国 中文化 认识事物
-
描述:出差去兴国,与当时的县社联主席胡玉春一见如故,成为了好朋友。他请我去吃"四星望月",说店老饭的母亲便是当年给毛泽东烹制"四星望月"的主厨,传承的是正宗手艺,可以让我品尝到地道客家菜的滋味。在老街
-
赣南石城灯彩歌舞艺术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质
-
作者:朱旋 温习
期号:第18期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石城灯彩 文化形式 文化内质
-
描述:石城灯彩歌舞根植和发展于赣南客家民间,具有形态丰富、技艺结合、载歌载舞的鲜明特征,其历经长期的发展衍变,成为赣南客家文化的重要表述形式。本文通过对石城灯彩歌舞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内质的阐述,旨在能够在大力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文化背景下,促进今人对其有更好的了解,推动灯彩艺术的传承。
-
从族际关系变迁看台湾客家宗族的时代肆应:以西湖溪流域聚落为
-
作者:黄丽生
期号:第3期
来源:闽台文化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苗栗 西湖溪流域 客家宗族 族际关系
-
描述:日据时期与殖民统治者的互动而言,客家宗族因应变局,族际关系由“冲突与联结”转向“调适与传承”型态。就光复后与外省人的互动而言。光复初期虽然外省军公教人士及其眷属曾移入本区居留.但大部分不久即迁离
-
重振客家龙舟文化雄风:观澜赛龙舟民俗文化品牌建设刍议
-
作者:朱兆丰
期号:第23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影响,逐渐形成了一个文化新品牌的雏形.保护好观澜赛龙舟文化,不但可以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和娱乐性、观赏性.
-
谈乡土音乐窖家山歌之鉴赏教学
-
作者:李丽霞
期号:第10期
来源:福建教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鉴赏教学 乡土音乐 传统文化传承 新课程改革 客家方言 传统风格 《诗经》
-
描述: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新课程改革强调乡土教材的开发,强调校本课程的设置。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力军的新时代中学生,理当对传统文化载体之一的客家山歌要有所了解。
-
漂泊中的强化与凝聚——简评马卡丹新著《千年回望》
-
作者:曾纪鑫
期号:第4期
来源:炎黄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客家是汉民族中一个相当独特的分支,民族学者称之为汉民族客家民系,人类学者将其命名为汉族客家族群。他们的祖居地,原在黄河及江淮流域,客家人的先祖,既是中原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中华文明薪火不息的传承人。每有战乱,中原地区总是首当其冲,为求生存,客家先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背井离乡,
-
客家移民的文化再制:台湾中部客家人的山林生存之道
-
作者:陈瑛珣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族文化 移民过程 台湾海峡 客家人 生存之道 生活环境 山林 宗族精神
-
描述:文化,既具体呈现于祠堂与祭祀活动此类人投身生活环境中的氛围,可视可感;亦可抽象地表现于编修家谱与订定家规族约的文字,家族精神的传承,直接地表露在后代子孙对祖先传说的传述当中。客家移民由原乡到移居地
-
“江西文化”教学建议及案例设计
-
作者:曲青亚
期号:第1期
来源:江西教育:教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成就 江西人 案例设计 教学建议 历史传承 文化名人 历史文化 近代文明
-
描述:(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江西古老文化的辉煌和近代文明的光荣史.对江西历史文化有系统的认识:了解江西历史文化名人及其所创造的文化成就.从中受到具有感召意义的人生启迪:了解生活在赣鄱大地上的江西人在千百年历史传承中形成的民俗事物,如客家石笔、弋阳腔演唱风格、万年稻米习俗等乡土文化。
-
第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河源举行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1期
来源:炎黄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期间,云集的客属政界、商界、文化界知名人士及客家文化研究专家和学者将以情会友,拜祖寻根,共商传承与发展世界客家文化的大计。
-
开发本土资源,在作文中育人
-
作者:刘清红
期号:第1期
来源:课外阅读(中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土资源 客家风俗 写作教学
-
描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应用.拓展”栏目还特别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