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邑文化研究的开拓性成果:评《五邑文化源流》
-
作者:梅伟强
期号:第1期
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评 《五邑文化源流》 欧济霖 张国雄
-
描述: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研究领域在日益拓宽;另一方面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文化建设本是题中应有之义,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江门五邑侨乡,近几年来,地方文化史的研究同样热门,对
-
闽台中医药的历史渊源与现代发展
-
作者:肖林榕
期号:第1期
来源: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 中医药 历史渊源 现代发展
-
描述:内聚力和亲和力。所以,大力弘扬闽台医药,对于促进当前我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一闽台人民所推崇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健康文化的一种地方形态。它以中医药文化为主,同时涵盖了闽南
-
客家文化产业专题学术观点综述
-
作者:郭一丹
期号:第4期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客家文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观点综述 文化产业 专题 产业发展 旅游学院
-
描述:论文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题为《客家文化与产业发展研究》,部分学者赴会参加研讨。研讨会围绕客家文化与产业化,客家文化和地方社会及族群关系,客家民间信仰和民俗,客家文学、艺术、建筑,客家
-
袁文才、王佐事件再研究——中共党史与社会史研究相结合的视角
-
作者:谢宏维 邹芝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共党史资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袁文才 王佐 毛泽东 客籍 井冈山地区 土客矛盾 湘赣边界特委 宁冈县 地方社会 事件
-
描述:二人即在江西永新县城遭到错杀(20年后这一冤案才获得昭雪)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亦随之丢失。②本文尝试运用社会史研究方法,通过展示袁文才、王佐被杀事件的历史过程并分析其原因,以揭示地方社会固有
-
消费价值、美感经验与客家文化商品购买意愿之研究
-
作者:马淑德 颜建贤
期号:第1期
来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消费价值 美感经验 购买意愿 文化商品
-
描述:在购买商品时,消费价值的判断是凌驾于个人美感经验之上的,换言之,商品的消费价值仍是消费者在进行消费行为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本研究建议,相关业者应:1.增进文化商品贩卖地点的气氛营造及网络宣传;2.针对
-
东华山的求签习俗
-
作者:陈永钊
期号:第4期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民俗文化 调节机制 民间文化 历史人物 信仰习俗 民间文艺 西方宗教 民间信仰研究 三仙 20世纪
-
描述:略上的地方。上殿,庙所不大,只供奉着“上三仙”;当地民众只知道“三仙”分别是丘、王、郭“三佑真仙”,具体情况则已不甚详知。下殿坐落在半山腰处,庙所由大雄殿及两侧横屋组成。大雄殿分为上厅和下厅。上厅供奉
-
建构的"客家"与区域社会史:关于赣南客家研究的思考
-
作者:黄志繁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研究 区域社会史
-
描述:客家"建构"的历史进行梳理,包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赣南人作为一个"客家"族群自我认同意识和赣南地区作为一个"客家文化区"地方认同意识的建构过程;另一方面,必须放弃传统研究中以方言和移民作为
-
种植生活的高楼
-
作者:华宁
期号:第2期
来源:江门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中 客家方言 陕西商洛 种植 老年人 客家话 老板 工资 员工 打工
-
描述:,我没做过多顾虑,也不顾及女孩子天生的害羞和矜持,壮着胆子就进去了。 “老板,请问你们这里要人吗?”一对中年夫妇仔细地上下打量了我一番,那女人半天才爱理不理地回答:“要。”“多钱一月呀?”我用本地方
-
厦门小吃大搜索
-
作者:潘潘猫
期号:第6期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厦门 鼓浪屿 小吃 海鲜 填海 服务员 区域 餐馆 搜索 旅行
-
描述:旅馆。住在这样的地方不会感到寂寞,房间和旅舍的环境很温馨,老板和服务员会像家里人一样,还有可能结识新朋友给旅行增加很多惊喜。 旅行的这几天,除了第一天吃的“小眼镜海鲜大排档”,在土楼吃的客家菜,还有
-
古村落: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
作者:雪樵 钟雯君
期号:第5期
来源:社会与公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村落保护 民间文化 海草房 商品经济 传统文化 旅游开发 文化底蕴 故乡 文化遗产 古建筑
-
描述:数百年沧桑与历代兴衰荣辱的还有屋旁那棵饱经风霜雨雪的老樟树。虽已老态龙钟,但仍有旺盛的生命力,—直守候着这片宁静的土地。樟树下常成了村中人们纳凉的好去处。午后另一个纳凉的好地方是宗祠屋前的那几张石凳。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