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406)
期刊(478)
学位论文(270)
视频(13)
会议论文(10)
图书(10)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406)
期刊 (478)
学位论文 (270)
视频 (13)
会议论文 (10)
图书 (10)
按年份分组
2015(13)
2014(668)
2013(253)
2012(302)
2011(291)
2010(266)
2009(149)
2008(109)
2007(46)
2004(20)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344)
其它(284)
龙岩学院学报(10)
中华民居(3)
中国广播(2)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
厦门航空(1)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
重庆:重庆出版社(1)
化石(1)
关于井冈山主动对接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李奎联 王井华  期号:第9期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经济区建设  井冈山市  十一届全国人大  调查  对接  经济社会发展  《规划》 
描述: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须适时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尽快实现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提出的生态发展观的“无缝”对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永恒主题
客家妹钟雯的美丽人生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黄金时代(社会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工作已近完成,导演古榕的班机当晚抵达广州。 钟雯透露,这是一部反映客家文化辉煌史的战争文艺片,讲述的是“客家妹阿雯战乱年代从客家等郎妹成长为战地女英雄的故事。” 钟雯,1983生,来自梅州的客家妹,参演过音乐话剧《歌星与猩猩》拍摄过《外来媳妇本本郎》、《隋唐英雄传》、《天地传奇》、《恋爱大过天》等影视作品,也是客家新生代歌手中的佼佼者,主持过“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第二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文艺晚会”等大型综艺晚会和《都市星空下》等电视栏目,曾任“第23届世客会客家妹形象大使选拔大赛”评委,被誉为“客家创作小天后”、“客家金牌主持人”和“客家文化青年使者”。 粤人云:“凡有戚(海)水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至今仍保留着诸多古老汉文化原汁原味的优秀因子,是广东三大民系之一,近现代移民海外者不计其数,尤以东南亚(粤人索称南洋)为多,保守估计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8000万客家人,因而客家文化的辐射地域十分广阔,其影响力遍及海内外。 作为21世纪的“客家文化青年使者”,钟雯的理想是抱着“天下客家是一家”的信念,用80后的语言和旋律,传播客家文化,演绎精彩而美丽的艺术人生。 内心深处的悸动 艺术源于生活,更能丰富生活。沿着艺术的轨迹,你可以到达更高的人生境界。这是钟雯的见解。 原本一心一意发展演唱带来的钟雯,对文化并没有太多的关注,直到一次偶遇,才成就了“客家文化青年使者”这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荣誉。 回程时,钟雯在赣州机场碰到一群来自台湾的客家人,并与其中一个男士同机回穗。这个男士说取道广州回梅州寻根。他说,来年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钟雯来自梅州,应该去做主持人,“原来四川也有客家人,但客家话说得不标准,而恰恰海外华侨最想到的就是纯正的来自世界客都梅州的乡音,因为这个原因我有了‘2005年第20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主持人这个头衔。” 至此,钟雯终于明白了乡音、乡土、乡情在海外客家人内心深处的悸动,“我觉得他们才是我学习客家文化的启蒙老师,这也许是上天安排的吧。” 2007年,钟雯主持全球客家“安阳之春”大型文艺晚会时用客家话朗诵了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台下很多观众听了都流泪,“当时只是演出的一部分,没想到他们那么感动,我自己也都哭了”。 新视角创作《新过番歌》和《新月光光》 回想起当初自己竟然不甚清楚“客属恳亲大会”究竟与客家人有何关联,钟雯至今仍觉得可笑,“连谁是客家人都一知半解, (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就好像还在自问我是不是中国人一样,我觉得那种感觉特别傻。” 超越传统与时尚,打破时间与空间界限,能把一个族群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心灵之根联成…线的,一定是世代传承的文化。 2009年12月,钟雯应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的邀请,参加了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为主宾的80周年庆典,并压轴演唱自己创作的《新过番歌》,把客家人“下南洋”的艰苦历程用抒隋歌曲的形式艺术地表达出来,新加坡客家人和新加坡媒体给予一致好评。 当时受邀出席晚会的嘉宾除了当地乡贤和各属团乡亲外,还有来自中国内地和港台以及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近千名客属贤达,祖籍广东大埔的李显龙的后代,但听不懂客家话,为了让其听懂《新过翻歌》钟雯唱了二遍,第一遍用客家话演唱,第二遍用普通话演唱。唱完客家话版《新过番歌》,掌声四起,钟雯又用普通话唱了一遍,李显龙非常专注地听着,因为他完全听懂了。这这首《新过番歌》是用80后的视角,来阐述客家先辈们为了生存而飘洋过海来到新加坡创业的艺术歌曲,歌词通俗易懂,旋律优美动听,演唱风格独特。悠扬的旋律、新颖的编曲和钟雯独特的跨界唱法,尤其是结束句“唱山歌,过番啰,新加坡”震撼全场,赢得了热烈掌声。 钟雯说,所谓“过番”,就是客家话“下南洋”的意思,“客家人漂洋过海到东南亚谋生叫过番,过番的人叫番客。有一首歌叫《过番歌》,就是很传统的客家山歌,歌词大意是“阿哥过番阿妹哭,还有阿妹哭断肠”之类的。但是如果这样唱,现在的年轻人肯定不喜欢,对不对?所以我就用80后的视角、对客家先辈过番的理解来创作《新过番歌》。” 今年10月初,在“第一届澳门客家文化节”上,钟雯在渔人码头唱响一曲由她自行创作的《新月光光》“妹把门打开,客人请进来,问哥哪里人?哥从中原来”这同样也是寻求突破客家文化传播模式的一种大胆尝试,澳门客家精英反映热烈。钟雯的演出得到广泛的称赞和喜爱,何厚铧先生在接见“首届澳门客家文化节”的形象大使钟雯等一行人时,特意聆听了她清唱《新月光光》和《新过番歌》,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赞誉。 最勇敢的客家妹 钟雯并不讳言,年轻一代的客家人,即使是在“世界客都”梅州长大的年轻人,也较少意识到客家文化的价值,有的人甚至根本就没有“客家文化”这个概念。因此,她对“客家文化青年使者”的身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采访中,“勇敢”是“客家文化青年使者”钟雯提及频率很高的词。这是她对客家人性格、客家文化精髓的概括,“孙中山、朱德、叶剑英、洪秀全、郭沫若、李光耀……”,钟雯对自己崇拜的客家名人如数家珍,“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勇敢,勇于闯荡,敢于打破陈规。”当然,她也要做个勇敢的客家妹,自己写歌、作词,通过创新形式来传播客家文化, “我要做的事就是要让非客家人士也了解、喜爱客家文化,这才达到了宣传效果,对不对?这也是我的定位。我觉得客家文化的传播可以跟娱乐结合在一起,谁说客家文化一定要很传统,其实可以浅显易懂啊,可以通过影视的方式让更多人接受它并且爱上它。如果客家文化只是在客家人(圈子)宣传的话,比如说改良客家山歌或者是在唱客家山歌,那么客家文化的影响力就有局限。所以我想让更多的非客家人士喜爱客家文化,特别是外国友人。” 钟雯又是一个相当自信好学的人,只要有时间,就会啃厚厚的著名岭南文化研究者谭元亨教授的专著《客家文化史》,她说: “一个艺人,如果有一千多年传承的深厚文化做背景,会唱歌,会跳舞,会作词,会作曲,会主持(节目),会演影视剧,你见过这种完美艺人吗?我相信这种艺人不多。一虽然干这些事情让我很累,但是我能兼顾胜任。我知道自己的定位也很完美,虽然有很大的挑战性,但我就是想做这种艺人。”
北部书院(下)
作者:暂无 期号:第18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建筑群的一部分。坐南朝北,为漳州派二进格局。整座建筑由门厅、讲堂及两道厢房组成。另书院前有宽敞的前埕,为学童课外活动的场所,而“大观义学碑记”则立于前埕左侧。第一进门厅三开间,为行礼出入之所。其建筑采
人文融合的范本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三峡·人文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 围龙屋最早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抬梁与穿斗相结合的技艺,在丘陵地带或斜坡
五都候选人造型大比拼
作者:陈桂清  期号:第46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则在保持招牌“香菇头”的同时,也尝试不同新的造型。蔡在拍摄竞选定装照中,外表一贯严肃的她还尝试不同造型,甚至一度戴着大墨镜出境。而在穿着上,蔡也以粉红或苹果绿为主,更加突显其柔性特质,不过,岛内舆论
艺术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城市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建筑学会联手组织了一次命题作文的“设计事件”屏蔽设计种类的区分,将1990年后中荷两国八位顶尖设计师的代表性作品集合展出,北京展期内在清华美院举行为期三天的国际设计学术论坛“批评态度”。参展设计师名单里
沪上尪怪小书店,当代知青心水处
作者:暂无 期号:第28期 来源: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房子:它一定不能位于商业气氛浓厚的街道,它一定是个老洋房,一定要有个大院子,种满花花草草,这是我们对于一家妖怪书店最基本的认知,甚至是最根本的,找不到这样的地方,还不如不开。 经过30多天
乡情不改 合作双赢——台湾·广东周演绎“丰收之旅”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人民画报(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台湾·广东周"开幕文艺晚会上,此次活动邀请方?协办单位台北世界贸易中心董事长王志刚注意到一个动人的细节——当舞台上客家山歌唱响时,不少台湾客家乡亲沉醉其中,不知不觉地流下眼泪? 广东与台湾
在盘子里作画 创意中国菜风潮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川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那一年的上海,已经流露出关于春节的某些洋派的气质。春节当天(2月1O日)出版的《申报》上有一篇杂谈: “新年各处同也,而上海之新年特别者:门上悬松柏,西例也;贺岁穿貂褂,京也;体面
THE TIME OF SUJIA WEI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焦点·风土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成了客家人的身份证?苏家围这本厚重的书,也许能提供十分有价值的答案。一部苏氏族谱,记载了苏氏宗族的历史渊源,也是客家人迁徙史的辅证。这里的18座府第的明清民居,隐含了客家人对阴阳风水学的理解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