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陷隍妇女集体自杀事件调查研究
-
作者:钟晋兰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杀事件 集体自杀 妇女 调查 研究成果 光绪年间 社会失范 周建新
-
描述:前言 学界关于粤东妇女集体自杀事件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目前仅见周建新教授以民国《丰顺县志》的记载为中心进行的分析与探讨。周文分析了清末尤其是光绪年间该地妇女集体自杀的过程、特点和官、绅、民的不同反应,从社会失范与控制的角度对该事件进行了文献的解读,给读者不少启发。
-
粤东三山国王信仰与两岸关系的互动及发展研究:以揭西霖田祖庙
-
作者:宋德剑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山国王 两岸关系 信仰 粤东 田祖 神格化 神庙
-
描述:一、三山国王信仰的起源与在粤东、台湾的分布与发展 相传三山神庙始建于隋,显于唐,封于宋。元代的编修官刘希孟曾作《明贶庙记》,把巾、明、独三座山岳神格化的由来阐述得颇为详尽。
-
民间信仰研究(1)——解读客家人心灵世界与地域社会形构的钥匙
-
作者:罗勇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信仰研究 客家人 心灵世界 地域社会 田野调查 客家民俗 客家民系 台湾 解读 韩国
-
描述:,象“社官”这样的神神鬼鬼会一去不复返了。直到九十年代初期,我常回家去看望恋乡而不肯到城里来住的慈母。母亲已年届八旬,垂垂老矣,步履亦已颤微,兼患有高血压,我们常常担心她一人外出会跌倒。但令我惊讶
-
黄遵宪对现代教育的理解与实践
-
作者:何尚武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遵宪 现代教育 理解 实践
-
描述:黄遵宪对西方现代教育思想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这与他长期的职业外交官经历有密切关系。研究黄遵宪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黄遵宪教育思想的内涵、分析他的教育实践过程及其对区域教育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这对研究客家梅州地区教育发展历史,促进区域教育文化的和谐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客家方言拾趣
-
作者:文杉
期号:第4期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广州话 客家话 普通话 称谓 玩味 客家人
-
描述:人们对人体五官的某些称谓,想来是颇值得玩味的。鼻在普通话里头叫鼻子,在广州话里头叫鼻哥,在客家话里头却叫——鼻公!如顾名而思义的话,则真有些匪夷所思:是否北京人爱鼻如子,广州人与鼻情同手足,跟鼻子称兄道弟,客家人则尊鼻如祖?与此类似的还有耳:普通话叫耳朵,取其形似,可谓不偏不倚;
-
从明清时期赣闽粤边区的自我救助行为看客家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
-
作者:邹春生
期号:第1期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救助 价值观念 文化特质 客家族群
-
描述:本文以能够比较真实反映客家族群群体意识和社会生活的方志和族谱这两种官、私文本为资料,从客家族群的自我救助行为入手,着力探讨客家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塑造,并通过对塑造过程的分析,认为对当事者的思想和行为机制起着关键影响的儒家思想,对客家文化特质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
《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译注献疑
-
作者:兰玉英
期号:第4期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 词语译注 疑问 辨析
-
描述:《華陽涼水井客家話記音》是客家方言研究的一本重要文獻,但裏面對詞語的“國語”譯注有一些錯誤。應結合上下文和詞語的音義關係,結合四川官話方言和東山客家話辨析其譯注不妥當的詞,它們是:卡、稀巴爛、默倒、幺爸、家物、(扌奪)、直見、架勢。
-
清中期广西的客民及土客械斗
-
作者:朴基水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西 客民 客家 土客械斗 海贼 天地会
-
描述:夥,進行了反地方官、反清的活動。自雍正年間開始,廣東嘉應州的部分客家不斷移居廣西東南地區,與土著之間在土地、水利、風水、女人等問題上產生糾紛,導致客民和土著間的械鬥。這是廣西社會秩序動亂的最基本的因素,也是太平天國運動發展的重要轉機。
-
梅州地区伯公述略
-
作者:夏远鸣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伯公 信仰 民间社会
-
描述:伯公是粤东北地区最常见的一种神明,其分布密集,信众广泛。伯公是神明的通称,所以但凡有神明之处均有伯公。但与一般所见的社官、阿弥陀佛、公王等民间常见神祗又有所区别,他们均来自不同的体系。伯公是乡土社会的重要标识,也是体现乡土气息的载体。
-
械鬥和清朝台灣社會
-
作者:許達然
期号:第23期
来源:臺灣社會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會衝突 族群關係 械鬥 民變 社會組織 宗族 土豪士紳 民間宗教 土地租佃關係 遷移 聚落型式 社會整合
-
描述:鬥增加,然而族群械鬥基本上卻停息了。台灣宗族的成立、居民的防備措施、社會經濟的改變、業主動員能力的減退、地方官對抗租等爭端的調處、及土豪列紳對治安的支持都可排除族群械鬥。一個半世紀的械鬥終於迫使閩南祖籍和客家台灣人和平共存。但台灣到十九世紀末仍未達成社會融和。